梨園戲是中國福建省的漢族劇種之壹,是閩南話的傳統地方劇種之壹,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壹。梨園戲起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壹起被稱為“閩浙之聲”,被稱為“古代南戲的活化石”。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梨園戲實驗劇團多次獲得文化部獎勵。其中,新編梨園戲《東升》、《施立》榮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和2003-2004年度全國舞臺藝術優秀項目“十大優秀項目”。
梨園戲的角色
1,健康
根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分為:紗帽生、破衣生、毛巾生、小喇叭生等。
2.否認者
大梨園可分為大丹、二丹和肖丹。大丹唱做並重,二丹活潑輕盈,肖丹靈動。小梨園裏只有大旦,肖丹戲是由貼紙組成的。
3.網
大梨園分為:打面,臉譜就是白底黑字勾勒出的反面人物。白胡子,壹個口白無臉的老派戲子,卻是壹個幽默或老派的人物。小喇叭,是壹朵小花。穿裙子,沿襲南戲“網打女”的老規矩,演乖戾可笑的中老年婦女。路上還有“三拐杖”,就是拄著拐杖上臺的人。小梨園分為:汕頭人,是官員。巾服,是員,秀才。
4.醜陋
有醜男有醜女。可分為袍帶醜、主婦醜、奴隸醜、粗鄙醜、黑頭巾醜。
5、粘貼
《大梨園》又名《老鐵》,是壹部老旦劇,演中老年婦女,而《小梨園》則是肖丹,有時偽裝成老聃和焦桐。
6.在外面
是老戲骨,也叫“洋人”,壹個正派的白胡子老頭,也是壹個反派老頭。
7.最後
又叫“奴隸”,因為它扮演的奴隸最多,但也扮演了黑胡子和正派老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