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壹度的祭祀活動已成為天水人民生活中的盛大節日。天壹亮,天水市就已經充滿了音樂、人群和節日的氣氛。8時整,身著紅綠服裝的漢族民間曲藝表演隊從城東的天水市政府大院出發,緩緩向城西的伏羲廟行進。走在這支隊伍最前面的是壹幅巨大的伏羲畫像,周圍都是人。後面是八排八列64人的方陣,穿著黑色的衣服和褲子。他們高舉旗幟和條幅,條幅是伏羲八卦中的六十四卦。在這支1000多米長的表演隊伍中,有壹支最初用於祭祀玉帝的古樂潮汕隊。有過去群眾用來祈雨的夾板鼓隊;還有敦煌舞樂隊;有壹隊小學生穿著秦兵的服裝;有大學生模仿原始動作組成的遠古祖先;有老年社火隊和中國傳統節日裏不可或缺的醒獅隊、舞龍隊;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吳山鼓隊和秦城隔板鼓隊的表演。巫山顧璇由大約30到40人組成,他們都穿著黃色的絲綢衣服和褲子,據說它是龍的後代,也是黃皮膚的象征。他們壹手拿著鼓錘,壹手拿著扇形羊皮鼓。鼓雖然嬌小,但激昂的旋律和快速旋轉、鏗鏘有力的跳舞機充分表達了西北人民的英雄氣概和對祖先的崇敬,也讓每壹位觀者激動和興奮。據說這種鼓很早就有了。它最初是牧羊人遇到狼時用來發出求救信號的。後來逐漸被搬上文學舞臺,頻繁出現在中國各地。今天,他們在這裏,伴隨著這昂揚的鼓聲,傾吐著對祖先伏羲的敬仰、崇拜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