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端午節。根據荊楚《續齊時和》的記載,魏晉南北朝以後的端午節是與紀念屈原結合在壹起的。唐元十五年,桂州刺史王茂元在屈原故裏秭歸屈原坨修建屈原廟,並題寫碑文。許多村民和各種龍舟聚集在這裏,這使得屈原家鄉的端午節民俗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這種民俗在屈原的家鄉壹直延續至今,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傳統。
自明代以來,當地農民自發組織的“騷壇詩社”在端午節吟誦楚辭或寫賦,在全國各地的端午節習俗中獨樹壹幟。屈原故裏的端午民俗,既保留了傳統端午習俗辟邪的內容,又繼承了故裏人民對屈原精神品格的贊美和紀念。
★屈原傳奇
《屈原傳奇》屬於民間文學。產於屈原故裏秭歸縣。屈原文化已經成為秭歸的代表性文化,“屈原傳說”是壹項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屈原傳奇》在秭歸縣廣為流傳,以屈原出生地樂平裏為中心,周邊有桂洲、周平、沙鎮溪、泄潭等鄉鎮。根據歷史記載和傳說內容的論證,可以大致推算出屈原的傳說。於今鐘勇《靖州紀家》秭歸縣有屈原的住處,女神廟和破衣石還在。可以這樣解釋,屈原的傳說在晉代以前就已經流行,屈原死於公元前278年。所以《屈原傳奇》最早出現在大約22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