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戲進行了很大的藝術改革。樂曲以鑼鼓代替弦樂器伴奏,並加入了壹些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在演唱和表演上,剔除了壹些京腔和魯腔的混合表達,突出了本劇獨特的藝術風格。編纂了《無極記》、《雙絲帶》、《雙鎖櫃》、《張太和休妻》等壹批傳統劇目,創作了《李緹娜》、《程紅梅》等現代戲和《陷巢狀態》等民間故事劇。也培養了壹批優秀的青年演員。比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借羅衣》、《演魯花》、《討學錢》、《休紫丁香》、《薛梅觀畫》、《花園裏穿槍》等。早期的著名演員有王本寅、、孫、董少軒、和劉。目前,活躍在舞臺上的民間藝人有周小武、、劉長芬、、魏曉波、盛小武、王力、夏等。
廬劇的主要表演團體是合肥廬劇團,主要演員有淩、、、胡擁軍、等。劇團成立48年來,編創演出了147部現代戲和138部古裝劇,出版了大量的魯劇音像卡帶。代表劇目有《雙絲帶》、《借羅衣服》、《要學錢》、《打蘆花》、《休紫丁香》、《秦雪梅》等。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新的文化娛樂方式對傳統戲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使得魯劇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能演大戲的屈指可數。魯劇的搶救與保護應盡快提上日程。
2006年5月20日,魯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一篇:廣東傳統糕點的起源和歷史下一篇:拿著弓箭和長矛的印第安人真的對英國殖民者毫無防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