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育實踐來看,德育理論錯誤地將德育設定為學校的專職工作,阻礙了所有學校教育者參與學校德育,導致學校德育被忽視和弱化,甚至出現德育越加強越難做的局面。
事實上,很難將學校的教育工作劃分為“切豆腐”式。學校沒有單壹的智育工作或德育工作。都是為了育人,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果我們人為地把它們分開,就會分裂教育的完整性。
很多老師自然而然就養成了這種心態:既然我是學科老師,德育就不是我的事。這種論調在推卸責任的同時,也淡化了每壹個教育工作者在教書育人中應該肩負的角色和責任。
道德教育包括:
德育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此外,對道德教育還有更廣泛的定義,認為道德教育除了上述三個方面的教育外,還應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這種對德育概念的理解導致了德育概念的泛化和德育邊界的模糊。
傳統道德教育理論是隨著傳統社會的發展而形成的。傳統道德教育理論極其豐富和深刻,在人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現代德育理論的許多問題幾乎都可以在傳統德育思想中找到。
現代德育是現代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現代德育是相對於傳統德育而言的。現代道德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有其自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