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是指對心理適應出現問題的求助者,運用心理學方法尋求解決的過程。需要解決問題並前來尋求幫助的人稱為來訪者或客戶,提供幫助的顧問稱為咨詢師。
來訪者通過語言、文字等交流媒介講述、詢問、討論自己的心理不適或心理障礙。在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討論找出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尋求擺脫困境、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對策,從而恢復心理平衡,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改善身心健康。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關系
第壹,工作的任務不同。
心理咨詢的任務主要在於促進成長,強調發展方式,幫助來訪者發揮最大潛能,清除正常發展的路障,重在預防。心理治療多是彌補患者過去已經形成的傷害,解決和改變發展的結構性障礙。
第二,對象和場景不同。
心理咨詢遵循教育模式,來訪者多為正常對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問題,壹般在學校、單位、心理咨詢機構等場景工作。心理治療的對象是心理異常的患者,它在臨床和醫學情境中都起作用。
第三,工作方式不同。
心理咨詢應以更多的方式涉及來訪者的生活環境,如參與他們的直接環境,與他們的家人和親戚取得聯系,更多地使用日常生活設施(如電話咨詢),設計和組織班級和各種團體活動。心理治療的形式更多的是成雙成對。
第四,解決問題的性質和內容不同。
心理咨詢具有現實導向的性質,涉及意識問題,如職業選擇、訓練教育、生活工作指導、學習咨詢等。,所以經常采用認知和邏輯的方法。心理治療涉及內在人格問題,更多的是處理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