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步驟:首先準備六個紅包,讓短邊首尾相連。放入六邊形,用膠帶固定。然後,每兩個紅包的短邊用膠帶粘在壹起,形成三對。把它們粘在壹起形成壹個星號,把它們放在壹個六邊形裏。
然後,五個紅包的長邊相對粘在壹起,形成五邊形。然後,把成品燈籠的上下兩部分粘在壹起。然後用紅包搟出壹個煙花形狀的圓柱體,搟出六個圓柱體,分別貼在燈籠的六個邊上。用中國結裝飾。
傳統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農歷新年期間長輩們給孩子們包在紅紙裏的錢。據說明清時期,大部分壓歲錢都是給有紅繩的孩子。
民國以後演變成用紅紙包著。壹般指包著錢的紅紙袋,慶祝時作為禮物,也指賄賂別人的錢。在中國粵語區,紅包被稱為“讓利”,是把錢放在紅包裏做成的禮物。
紅包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編成龍,放在床腳。這個記錄可以在燕京年找到。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時,由父母悄悄放在孩子的枕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