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東周春秋時期發明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翟墨用木頭制作了木制小鳥,歷時三年研制而成,是人類風箏的最早起源。
後來,魯班在翟墨用竹子來改進風箏的材料,甚至演變成了今天的多線風箏。據說墨子是木鷂,三年成型,壹日失傳。
到了南北朝時期,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隋唐以來,由於造紙業的發展,人們開始用紙糊風箏;在宋朝,放風箏成為壹項受歡迎的戶外活動。
宋代詩人周覓在《老武林》中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在郊外放風箏,黃昏歸來。”“風箏”就是風箏的意思。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宋代蘇漢臣的《百子圖》中都有生動的放風箏場景。公元1600年,東方風箏(鉆石)傳到了歐洲。
除了絲綢和紙之外,風箏也是由塑料制成的。骨莖包括竹竿、木棒和膠棒。有人設計了壹種無骨風箏,其結構是將空氣引入絲綢制成的風坑,讓風箏形成壹個輕輕漂浮的空氣枕,然後乘風而行。
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日本也有壹種大型風箏,在每個風箏節時都會放入藍天。這些風箏的大小從十英尺到二十英尺不等。骨桿是竹子做的,100多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