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再好的教材也只能根據壹般情況提供壹個思路和壹個教與學的設計方案,不可能完全適應每壹所學校,更不可能適應每壹個班級的每壹個學生。
壹般來說,閱讀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壹、閱讀教材的寫作思路;
二是了解教學內容的安排意圖;
三是閱讀教材的語境;
第四是讀教材的“寓意”。
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
使用彈性教材是指教師在真正理解教材、尊重教材原型和實例的基礎上,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補充、擴充和延伸,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功能。
首先要註意點亮教材的細節。
比如教學“壹個底半徑為1.5 m,高2 m的圓錐形小麥堆,如果每立方米小麥重700 kg,那麽這堆小麥有多重?”我提問時抓住了“小麥每立方米重700公斤”這個細節,點亮了學生的思維。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很容易對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產生混淆,尤其是對“底面積、側面積、表面積、體積”的理解。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內涵,更要註重捕捉教學細節。
其次,要註意補充教材。
聽過或看過竇桂梅老師課的老師,壹定會有同感。她在教授“參觀花園不值得”這壹課時增加了三項內容:粉筆字、肢體語言和壹段相關的音樂。寫出漂亮的粉筆字,立刻贏得了學生的印象分和學生對老師的好感;恰當的肢體語言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再加上壹段好聽的音樂,在放松心情享受藝術的同時,對文字的印象自然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