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印度及其周邊國家,日本也是壹個愛吃咖喱的國家。看看超市貨架上賣的各種咖喱粉和咖喱塊。大部分的包裝都標有日本風味,幾乎讓人以為日本是咖喱的發源地。其實日本和印度雖然都在亞洲,但日本人吃的咖喱是明治維新才從歐洲傳入的。似乎無論什麽東西傳入日本,都會被改造成更加精致、細膩、溫柔的東西,與當地文化巧妙融合。咖喱傳入日本後,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日式咖喱壹般不會太辣,因為加了濃縮原漿,所以比較甜。雖然日式咖喱也叫歐式咖喱,但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歐式咖喱之所以叫它,是因為它的增稠劑是法國料理中常用的roux,多用來做濃湯,香料多以南印度風格為主。歐式咖喱雖然濃郁醇厚,但與同類印度菜相比,辣味還是明顯遜色。咖喱不僅可以和米飯壹起吃,還可以作為拉面、烏龍面的湯底,和其他地方的咖喱有很大區別。北海道劄幌有壹種湯咖喱。
咖喱到了日本人手裏,出現了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咖喱粉和咖喱塊。雖然不再像印度家庭做的咖喱那樣花樣繁多,自由自在,但是方便又省時。不用去飯店,不用辛辛苦苦學做飯買材料,只要稍微熱壹下,澆在米飯上就可以吃了。咖喱也因此成為了普通人隨時可以享用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