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很久以前我驚訝地看到國際品牌中出現中國元素,到今天中國元素頻繁地與西方文化結合並被重新定義。真的是這樣嗎?設計師Barney cheng在他的專欄中寫道,當他作為中國唯壹的設計師參加巴黎的婚紗設計活動時,他發現與日本的和服相比,中國的傳統服飾對那些西方時尚人士來說更加陌生,而中國獨特的風情仍然給他們附著了強烈的神秘感,他感到有些失望。恐怕讓我們失望的不僅僅是這個。相信稍微有點市場經濟概念的人都很清楚,這些獨特新穎的設計背後,不僅僅是贏得滿堂彩,實際上是沒有任何美感的數字。我們有時候不知道的是,所謂的“限量版”到底是為了顯示這件藝術品的珍貴,還是在對銷量數字沒有太大信心的情況下,為自己加油的噱頭。說真的,像迪奧、YSL、古馳這樣的大品牌,偶爾玩玩中國風是絕對沒有市場的,別人的目標市場也不壹定鎖定在中國,而我們只是壹個普通的中產階級或者差不多年輕的白領,要吃兩個月的煎餅才能買到壹個大品牌的新款。為什麽我們要逼著自己去追趕“限量”的熱潮?這種東西明顯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