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楊少華和馬誌明在第二屆金門音樂節上表演了《戒煙》、《地理地圖》等節目。20世紀80年代,他們繼續與馬誌明合作《八扇屏風》等作品,後因某種原因分手。90年代初,他與趙偉洲合作演出《枯樹逢春》和《警鐘》,創造了獨特的“萎頓”演員的表演手法,反響極好。
2002年,謝亞萍在中國傳統相聲系列《笑口常開》(又名《原來妳是壹壺茶》)中飾演“慢性子”和“理發師”兩個角色。2004年,楊少華和他的兒子楊毅共同出演了由趙涵編劇的《楊光的幸福生活》,並在片中飾演主角楊光的父親楊鳳年。
人物經歷,楊少華:
楊少華在1944師從郭榮啟,在北京祁鳴茶館學習相聲。1951年,他來到天津,在大明鋼廠工作,在工會負責文藝宣傳,後來調到南開曲藝團,成為壹名職業演員。1950年進入天津市第壹軋鋼廠當鉗工,成為工會文藝骨幹,後調入天津市曲藝團。
2003年,楊少華為相聲學習了英語和計算機等壹系列新術語。他經常纏著兒子通宵練習。後來與第壹屆央視相聲大賽獲得大獎的四兒子楊毅參加第二屆央視相聲大賽,表演《肉爛在鍋裏》,獲得央視相聲大賽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