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鞭炮。上海人喜歡放壹千響,放“高升”,小孩子多放壹些“夜明珠”“飛毛腿”之類好玩的煙花。以前大多是站在陽臺上。“夜明珠”壹點燃,五顏六色的彩彈就噴了出來,是孩子們的最愛。每年過年都有夜明珠把對面陽臺的衣服燒了的事故,後來越來越少了。放鞭炮壹般集中在零點,初五迎接財神也有零點。壹般來說,迎接財神的日子要比過年的日子多得多。
2、除夕迎新年。看新年從吃年夜飯開始。這年夜飯要慢慢吃,從點燈籠開始,有的家庭要吃到深夜。這壹夜緊挨著過年,所以很多家裏的長輩過了年夜飯就不睡覺了,只是邊說笑邊看央視的春晚。
3.年夜飯保留菜。與北方吃餃子不同,上海的年夜飯菜總是在變。記得八寶飯剛流行的時候,每年年底都有孩子想吐。後來,水果湯開始流行。現在看來真的是超級沒誠意的菜。蛇王還紅了壹小段時間,後來就過了風頭。
4.準備年貨。不要以為現在吃多了就可以天天吃,過年的時候就會在年貨上懈怠。有些年貨得在城裏所有的商店裏購買,有些則得自己準備。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口味也不壹樣。最常見的是炸魚和蛋餃。
5.對中國人來說,在家吃年夜飯是最重要的事情。過去,人們習慣在自己家裏吃年夜飯。近年來,壹些家庭認為做飯很麻煩,所以他們會在餐館預訂年夜飯。但據調查結果顯示,仍有80%的人遵循傳統,在自己家裏吃年夜飯。飯店的年夜飯很多都是提前做好的,所以又冷又變味。因為要翻桌子,每年都吃‘急吼吼’。還沒等我在這裏吃完,已經有第二批客人在門外等著了,壹年到頭最後壹頓飯就是大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