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
60多年來,通過不懈努力,其祖父唐先生做出了巨大的學術貢獻,贏得了學術界同仁的尊敬和贊譽,成為當代國內外學術界最負盛名的學者之壹。
祖父名叫秉正,字,山東榮成人。生於清朝宣彤元年十二月初三(1910.1.13-1998.4)。少年時期,在父親和老師的悉心教導下,他閱讀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典籍,典籍和歷史的子集無所不在。1931年初春,祖父前往祖國的文化中心北京學習新聞。讀書之後,他拜訪了壹些心儀已久的學長,詢問學習情況,聽講座,造詣逐漸加深。大學畢業後立即南下,考入蘇州“張國學研究會”研究班,由“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授課。如果說他在北京期間思想依然消沈,在新學與舊學之間猶豫不決;到了蘇州,我完全確立了學習和治理祖國傳統文化的道路。正如他後來所說,“我結束了北京時代的蕭條,看到了自己的未來”。(1)當時,太炎先生對我爺爺非常欣賞,視他為得意門生。他多次表示,“山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北交通樞紐,應該出這樣的人才”,並稱贊他是“唯壹有希望繼承絕學的人”。(2)學術界可能會問張先生這種說法的含義,才知道大師是和清代戴震手下的高足書生孔廣森壹起誇我爺爺的。1936年6月,壹代學術巨擘不幸去世,祖父被推選為弟子代表。他在“趕考會”上表明了態度,決定舉辦“張國學研討會”,以發揚前人的學術傳統。(3)他還被聘為“研討會”主席,教授學生語言學和文獻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他轉戰西南各省任教;建國以來,任四川師範大學教授。
祖父唐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致力於學術事業。他憑著自己的才華和勤奮,在學術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和貢獻。因此,他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4)歷任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楚辭研究》主編,中國詩經學會、章太炎研究會顧問。
二
不難看出,在學術研究上,祖父唐先生受太炎先生的影響很大,同時也逐漸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學術思想體系。難怪有人要把他歸為“張派”,也有人指責他偏離了“張派”。這說明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在探索自己的前進之路。(5)至於他的學術思想,我認為最突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在當下學術大潮之時對“新”與“真”的理解。這是他近幾十年反復強調的學術問題之壹。他多次說過:科學研究必須創新。如果陳翔殷原地踏步,學術永遠不會進步。但求“新”不是目的,求“新”的目的在於求“真”。在他看來,所謂“真實”,是指歷史的本來面目和事物的客觀規律。(6)他曾多次在學生面前說,他的學術研究“只是在探索歷史的本來面目方面做了壹點微不足道的工作”,他還說:“壹個人可以在人類真理的長河中加壹滴水,或者半滴水。”(7)我認為這裏所說的“原貌”和“真理的長河”是學習的終極目標和最高目標;再說學術研究的實質意義是什麽?
記住,相對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說過,壹個科學家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除了“勤奮”之外,還必須有“正確的方法”。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合理的。學術界對爺爺的治學方法談了很多。比如有人說他善於用出土文物和舊書互相印證;有人說他擅長跨學科研究;有人說他擅長以詩證史,以史釋詩,等等。這裏就不說了,只說他學術研究中微觀和宏觀的奇妙結合。他認為“如果脫離了微觀宏觀的研究,宏觀將是徒勞的,如果忽視了宏觀的微觀分析,微觀將是累贅和無根的。”(8)因此,他的作品既註重考據訓詁,又非常善於闡發文字的大義,可謂“漢學”與“宋學”兼備。縱觀他眾多的學術著作,往往以考據訓詁為主,妙語連珠,同時又註重探索規律,揭示真理,而前者永遠是後者的突破口。比如他在20世紀40年代寫的《原名》壹文中,對“名”、“問”、“聲”等詞的音韻和語義結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討,最終向我們揭示了夜間昏厥是人類口語產生的客觀條件。這壹獨到的見解得到了世界各國學術界的廣泛贊譽,被視為詞源研究的新突破。作為古代文化傳承的“載體”,語言本身包含著無限豐富的文化積澱;因此,文史研究者必須對其有深刻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否則如何進行學術研究?且不說會有什麽進展。祖父對此有深刻的見解,所以他說:“如果妳不照顧它,
把握了中國語言文字的獨特歷史特征,就無法深入探究和評價中國文化的諸多現象,也無法深入分析並得出創造性的結論。"(9)我認為他之所以能在學術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與他對文獻學的良好運用是分不開的。比如在討論《楚辭》、《山海經》中神話的演變時,他發現並揭示了中國古代神話的演變往往受語言因素中介的規律。(10)充滿了理論意識,被學術界視為神話演化史上的主要規律之壹,並被壹些學者廣泛接受和運用。
祖父唐先生的學術態度最突出的特點是他嚴謹的學風和探索精神。作為壹個學者,妳必須具備這兩種學術態度;但是,我發現這兩者在他身上都是極其可圈可點的。翻開他的學術著作,處處都能感受到那種壹絲不茍的學術態度。在他的《語言的起源》和《楚辭稿》的壹些論文的結尾,往往會有壹段“後記”之類的話。表面上看,這些“後記”似乎與之前的論述有所不同,但實質上,他是在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挖掘。在他的整個學術研究中,給人最突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種永不滿足於自己成就的積極進取精神。例如,他的代表作《屈賦新探》於1984年出版後,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就是這樣壹本人人都稱贊的書。出版後,他繼續修訂,在“自存本”中增加了許多新發現,準備將來再版時補上。他曾引用古人的“不舉十例,法不立”來說明學術研究要註重論據;而他的每壹個論點都是建立在充分而紮實的論據之上的,所以牢不可破。我深深感受到“嚴謹”和“探索”的學術態度和精神在我爺爺身上有所體現,那就是“好作品不示人誠”。對於學術著作,他始終強調“少而精”,反對粗制濫造,粗放貧瘠。所以,他的人生雖然未必“與作品相同”,但他所做的卻是“句句屬實,不隨虛言,不為言所信”(章太炎的話)。我爺爺曾經說過,“學術思想最好用筆記的形式表達,開門見山,這樣凡是能用筆記表達自己經歷的人,就永遠不會成長為論文;凡是能在論文上詳細闡述的,絕對不會被排版成專著。“(11)我覺得這個和他的同學黃繼剛先生挺像的。
“窮根究底”是唐先生學術精神的最大特點。他曾說:“學術研究的關鍵在於不怕困難,勇於探索。”(12)他的學術著作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再加上我爺爺幾十年潛心讀書,與世無爭。他曾在壹篇序言中說:“科學研究不能沒有冷靜的頭腦,不能‘坐冷板凳’,壹坐就是五六年也不行。”(13)這是他對後學的殷切需求,其實也是兒子自己的路。孤獨,習慣坐冷板凳,是他壹貫的學術風格。了解我爺爺的人都知道,他似乎有點“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從不從事任何“社交活動”。他是文化界的苦行僧,不是學術界的傳播者。而且他對近年來學術界的合縱連橫的不正之風深惡痛絕。我覺得這不是壹種裝腔作勢的“清高”,而是壹個大學者高度歷史使命感的具體體現,就是壹心撲在文化事業上,心無旁騖,惜時如金,照顧他人。
三
回顧我的祖父唐先生的學術歷程,成就驚人,尤其是語言和楚辭兩個方面,讓人“爬得高,鉆得狠”因為學術貢獻突出,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教授”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這裏我想談談他在文獻學方面的成就。章太炎先生曾稱我祖父為“唯壹有希望繼承絕學的人”,可見章太炎先生對他的期望之高,贊賞之大。就我的理解,這裏所說的“絕學”主要是指文字學。我們知道,在過去,這門學科在學術史上被稱為“小學”,依附於“儒家經典”,本身沒有任何地位。張先生以其廣博精深的學識,把“小學”從附庸變成了大國,成為了壹門全新的獨立學科——語言學。我們不妨說,太炎先生學術成就最精彩的是文獻學。我爺爺早年在語言文字學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特別是在北京讀書的時候。因此,他放入張門試卷中的關於校勘和糾正的《法言易數》的部分,自然會得到張老師的高度贊賞。入校後,祖父全力以赴向太炎先生學習語言學和文字學,並做了這方面的秘傳。這也為我爺爺以後在語言文學領域馳騁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後,他壹直在語言學和文獻學領域努力工作,從研究人類語言的起源開始,不斷創新。在《閻誌》、《中國國學》、《中國古代研究》等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壹系列論文。這些原創性的論文使他在學術界大放異彩,也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語言學史上的地位。如果哪個學者要寫這部學術史,我想我爺爺的文獻學應該是很重要的壹章。
其實,我爺爺受到太炎先生的賞識,並不是因為他對老師理論的堅持,而是因為他對學術的執著。當他還是張先生的學生時,不認同奈氏對中國文字“表數”的解釋,專門寫了壹篇《四解》作為“異解”。再如張先生認為《說文》存在“異讀”,即文字“逾法”現象。我爺爺認為這是早期寫作的必然規律,不是“超越規律”。他以“吾愛吾師,吾特受其理”的勇氣,寫出了《讀書考證》壹文。
1990年,為了慶祝祖父八十大壽,臺灣省冠亞文化公司特意影印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語言的起源》。這部巨著由十三篇論文組成,毫不誇張地說,它們都在語言學史上有所突破和影響。比如《語言起源論》就是他的文獻學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劃時代之作,也是他關於語言起源理論的綱領性著作。在這篇論文中,他提出了語言起源於“容量”和“音感”的觀點。他說,先民從“手語”進入“口語”(即聲音符號)的初級階段,口語總是通過這壹特征來表達事物的形式或本質。比如“狗”和“狗”都是用口鼻部的圓形來表達其尾鉤的特征,等等。他的論文在40年代問世後,極大地“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現在,當人們懷著極大的興趣重新閱讀這壹論斷時,有學者站出來指出,唐的語源理論“為世人揭開了人類語言起源的神秘面紗”,“其重大的理論意義應啟發世人的認識”。(15)
其祖父唐邴正先生對屈原和楚辭的研究做出了舉世公認的貢獻,被學術界譽為“楚辭大師”,(16)“楚辭大師”,(17)“中國最著名的楚辭專家”(18),“楚辭現代權威”。自1985年中國屈原學會成立以來,他已連任該學會會長。“半輩子的生活都是歌和歌”“談文章徒然驚喜和歌”都是他的自我寫照詞。對於祖父在這方面的成就,學術界曾有過這樣的總結:“施立搬動了《屈原列傳》的謎題,打破了屈子出生之謎,制造了《離騷》是劉安所作的謬論,論證了《楚辭》非壹人所作,倡導了神話的演化往往以語言因素為媒介的理論,在國內外學術界影響深遠。”確實如此。上世紀80年代我爺爺出了兩部專著《屈賦新探》和《楚辭初稿》,然後臺灣省出了繁體中文版。這兩部專著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反響,書中的許多觀點和結論被國內外學術界廣泛引用。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與文學遺產》、香港的《大公報》、日本的《東方與文學隨筆》等知名報刊對此發表了高度評價。日本著名漢學家竹治正雄博士稱我祖父的考證,“文章有啟發性,我認為是楚辭研究史上自聞壹多先生以來的最高成就,對學者大有裨益”(20)並在該國壹萬字的文學隨筆中評論我祖父的《寫楚辭的探索》。在這裏我還要指出,由於他長期從事楚辭教學,在這壹領域成績卓著,在屈學領域獨樹壹幟,成為壹代宗師。目前,他的屈學體系已成為屈學乃至整個傳統學術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壹。他所在的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成為瞿學研究的“重鎮”,在中外學術界享有盛譽。他的《屈賦新探》和《楚辭稿》已成為研究楚辭的學者和楚辭專業研究生的必讀書目。如杭州大學的姜亮夫先生,生前就委托他的博士生研究這兩部專著。
四
順便說壹句,我的祖父唐邴正先生也是壹位寫舊體詩和散文的大師。20世紀30年代,他在天津《大公報》發表了《紀念九壹八》、《登長城的感覺》、《詠梅四首詩》、《故宮之旅》、《彩雲》等優秀詩作。其中晚清名妓《彩雲》詩名揚天下,被譽為“白元遺作”。祖父的詩深受唐人尤其是白居易的影響,形成了清新流暢的詩風。
他的散文似乎比詩歌有更大的影響力。他在這方面的作品主要見於《大公報》、《草原》、《人民文學》、《散文世界》、《散文》、《東方文化》、《中國文化》。數量雖少,但字字如珠,句句如錦,獨樹壹幟,深受讀者青睞。20世紀80年代末,《北京散文世界》(1989年第11期)的主編曾在編者按中說:
有趣的是,老學者唐先生所寫的《滄桑感》是歲月沈澱的結果,經過作者智慧與開放的過濾,更是熠熠生輝。
以上,我簡要分析和闡述了我的祖父唐先生的學術歷程、學術思想、學術影響和學術成就,以期先為讀者勾勒出壹個大致的輪廓。右圖是這本書的介紹。
給…作註解
(1)見祖父《我寫前後》《博追憶》。
②見天津《大公報》1936年6月17日關於章太炎追悼會的報道。
③見上海《大公報》壹九三六年六月十七日唐關於張講學精神的聲明。
④參見周建中的《司馬遷廟拍照》,發表於《江海晚報》1994年1月24日。作者在文章中稱我爺爺為“學術偉人”。
(5)見祖父《易太言先生》,載《博追憶逝水年華》。
(6)(7)(9)見祖父《論學問》曝言,載“劍南追憶往事”。
(8)(14)爺爺的自律(未發表稿)。
(10)參見《祖父從屈賦看古代神話的演變》,載《屈賦新探》,齊魯書店1984年版。
(11)見爺爺的《治學歷程自述》(未發表稿)。
(12)見爺爺
(13)參見祖父的《楚辭研究(二期)序》,其中載有《元煙樓魯文》的序跋。
(15)張國英的壹部突破性學術專著,發表於香港《大公報》1993年4月6日。
(16)蕭冰《楚辭更新》,《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第2期。
(17)紀昀《楚辭研究談——唐先生訪談錄》,發表於1989年《文史哲》第5期。
(18)何新《愛情與英雄——天地四季諸神頌》第144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見張世春《江陵縣誌》作者四年考證,屈原生於江陵,秭歸非其故鄉,發表於1989年8月26日《江陵日報》。這篇報道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等多家新聞媒體轉發。
(20)參見1992年1月25日竹治貞子給祖父的信,其中載有1995年9月竹治編的《與唐教授的簡明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