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中研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65438-0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他曾經發現了壹種新的亞原子粒子,並將其命名為“J粒子”。
壹生
第壹,入學前
1936年,丁肇中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安阿伯。他的父母曾希望他出生在中國,但當他的父母在美國進行學術訪問時,他提前出生了。因為這個小小的意外,丁肇中成為了美國公民。出生兩個月後,丁肇中隨父母回到了中國。
由於中華民國正在對日作戰,丁肇中在童年時期沒有接受傳統教育,直到他12歲,但主要是在家裏由父母教育。
第二,學校階段
1949年,因中國大陸與丁肇中內戰,全家遷居臺灣省,入讀竹南國小學,畢業於臺中市大同小學。當年晚些時候,他考上了臺北呈貢中學初中部。次年轉入臺北建國中學初中部,1952至1954就讀高中。
初中時,他在數學和物理領域都有突出的表現。在高中畢業考試中,他被保送進臺灣省立工業學院,但丁肇中放棄保送,參加聯考。後來,他沒有通過入學考試,被臺灣省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錄取。
入學沒多久,1956年9月,宣以興趣不合為由離開省理工,後進入美國密歇根大學,從而正式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工程、數學、物理。
1959,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士學位。1962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凱·屈尼。
第三,畢業後
畢業後,他決心從事研究工作,於是選擇了瑞士日內瓦的CERN壹份薪水較低的工作。壹年後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講師,65438-0967轉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量子電動力學),弱電統壹理論?(電弱理論),量子色動力學?(qunatum色動力學)。
從1966開始,丁肇中領導的實驗組開展了壹系列關於量子電動力學和矢量介子的實驗,不僅加深了人類對矢量介子的認識,也證實了量子電動力學的正確性。
1972-74年,該小組在布魯黑文國家實驗室進行實驗,發現了第四種誇克。1979年與中科院高能所唐等科學家合作,發現了用於傳播誇克間作用力的膠子。
1974年,丁肇中和加州斯坦福大學教授伯頓·裏希特分別發現了壹種新的復合粒子——J/ψ介子。從65438到0976,兩位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美國政府的勞倫斯獎。他是第壹個在頒獎典禮上用中文演講的科學家。在他的演講中,他強調實驗和理論工作壹樣重要。
阿爾法磁譜儀(AMS)是由丁肇中博士在1995年首次提出的安裝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粒子物理實驗設備。目前計劃與CERN等機構合作。
擴展數據:
家庭的
的父親丁,早年就讀於光華大學(現華東師範大學)和交通大學。因為中國內戰,他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省,成為國立臺灣省立大學的工程學教授。母親王娟英是心理學教授。
是他家的長子,有壹個弟弟和壹個妹妹,分別叫丁和丁。全家都有中華民國國籍。丁肇中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曲向東采訪時,被問及他的四弟四妹是否取名為“丁兆祖”。他爽快地說:“不是,丁兆國,因為沒有這個國家,所以他去了臺灣省!”
“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為中華民國起義而犧牲的祖父王奕程。
丁肇中和他的第壹任妻子凱·屈尼於1960年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珍妮和艾米。
他於1985年與蘇珊·卡羅爾·馬克斯博士結婚,並於1986年生下兒子克裏斯托弗。
地位和榮譽
丁肇中是美國物理學會、意大利物理學會和歐洲物理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他還獲得了密歇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博洛尼亞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榮譽教授。
此外,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資深董事、名譽教授,曲阜師範大學名譽校長,山東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名譽校長,國立成功大學(前身為臺灣省省立理工學院)傑出校友。
J粒子的命名
曾有壹種說法,他的中文姓氏“丁”與英文字母“J”相近,故取名J助詞。事實上,這是壹個誤解。
真正的意義“J”在量子力學中代表電流和光,J粒子與光和電密切相關,所以命名為J粒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丁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