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傳統色彩;五色觀;包裝設計;app應用
試圖用現代演繹的方式呈現中國特色的傳統色彩。同時,只有將傳統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才能使設計充滿民族精神和通用語言。
關鍵詞傳統顏色;五色觀;包裝設計;申請。
1.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學會了從自然界的赤鐵礦中提取顏料,並繪制在骨器和石器上。在出土的大量古代彩陶中,陶器上的色彩大多以紅、黑、白三色裝飾。這壹時期,人們對色彩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單色崇拜的階段。
從原始時期早期的單色崇拜發展到奴隸制後期的五色運用,標誌著人類對色彩認識的壹大進步。“五色”壹詞的出現應追溯到戰國時期的“李周?《花王公基》中記載:“畫之事:雜色。東方是藍色的,西方是白色的,南方是紅色的,北方是黑色的,天空是神秘的,地球是黃色的。[1]這是我國最早的“五色觀”色彩理論的詳細記載。
五色朦朧意識雖然起源於人類原始野蠻時代,但真正賦予其古代哲學思想和文化內涵的主要是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這也是五色審美觀最重要的特征之壹。“五色”是“五物相算五行”思維的產物之壹。在此基礎上,古代陰陽五行學者進壹步提出了“五行共存”和“五行制勝”的理論。“相生”是指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如“木火、火土、土生金、金水、水生木”。“互勝”或“互抗”就是互相對立或互相排斥,如“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五色系在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下,在原有的五種主要單色的基礎上,通過混色產生了更加多樣豐富的色彩,稱為間接色,五色為原色,稱為正色。
“五色”是顏色的原色,五行生萬物,五色生百色。五色觀完全符合五行觀的理論。其中五行與五色的對應關系是:白色對應金,藍色對應木,黑色對應水,紅色對應火,黃色對應土。傳統色彩學的配色原理基本上是基於五行思想。“萬物皆有其色,色在萬物之中。”【2】連天地五方都有自己的“方色”,稱為“方正五色”,即:東方色為藍色,南方色為紅色,西方色為白色,北方色為黑色,中央色為黃色。這種朝向和色彩搭配的觀念甚至被當時的陰陽師們無限推廣和誇大,幾乎滲透到了當時社會的各個領域。它還以其固有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中國人歷來崇尚“孔孟之道”。尤其在中國古代,這種思想被視為安身立命之本。傳統的儒道思想對五色觀念的成熟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並最終形成了壹個體系。孔子強調顏色有正色和中間色(臟色)之分,顏色不能隨便混淆,就像君臣、父子、男女有嚴格的界限壹樣。春秋以後,禮崩樂壞。生活在這壹時期的孔子批評說:“邪紫奪朱也。”[3]表示中間色“紫”帶走了正色“紅”的地位,用顏色隱喻帶走了“正”作為非“仁”,違背了“禮”的制度規範。道家代表老子也認為“五色使人盲,五音使人聾。”[4]由於道家在物質上強調“淡泊無為”的思想,在藝術上表現為對無色美的追求,正是這種被動的退卻,影響了後來對色彩文化豐富性的發現。由於“禮”教只尊正色,視不規範色相為奸色,古代文獻中很少有中間色和復色的記載。由此可見,中國人對色彩的看法,在相當大的範圍內,是以忽略微妙的多色色彩為特征的。
在現代包裝色彩設計中,壹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挖掘民族色彩傳統的精髓;另壹方面,由於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色彩被賦予了等級觀念,在審美觀念上有壹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我們辯證地審視對待傳統色彩觀的態度,特別是要重視對傳統色彩觀的思想研究。
中國民間色彩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與中華民族誕生和發展的悠久歷史是壹致的。例如,紅色幾千年來壹直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其驅邪的概念和迎福迎祥的含義長期延續至今。受中國傳統“五色觀”的影響,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審美原則是:用有限表現無限,用簡單表現豐富,用直觀的方法表現形象。它體現了中國的傳統哲學、審美趣味和民間心理。比如傳統的民間泥人,通常以白色為底色,然後表面塗上顏色,多為紅、黃、綠、黑等顏色。色彩艷麗,擺脫了現實色彩的束縛,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和裝飾美感,形成了俗與雅的藝術特色。
2.傳統五色概念色系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原理。
所謂傳承,最重要的是立足於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它的形式來把握它的精神,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把傳統文化的內涵融入到情感中,在設計作品中自然流露出來。所謂融合,應該是基於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而進行的融合和組合,絕不是簡單的照搬。中國傳統的“五色觀”色彩體系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可以得到繼承、延續和發展。它應適應現代社會人們的視覺審美要求,繼承傳統色彩體系,建立在對傳統“五色觀”色彩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分析基礎上,用現代審美觀念和設計原理對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中的色彩元素進行選擇、提煉和改造,並“取其形”和延用。在國內,很多設計師在這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並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如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金迪強先生,主張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理念。他強調這種融合不是加法,而是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刻理解的融合。
豪斯醫生大師格羅皮烏斯說:“真正的傳統是不斷進步的產物。它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是靜止的。傳統應該推動人們前進。”[5]我們對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的繼承是能夠創新和超越的。沒有超越,傳承薄弱,必將失敗。然而,這種創新和超越並不是徹底拋棄傳統,重新創造壹種奇特的風格,而是立足於傳統色彩的內涵,賦予其新的表現形式,從而突破傳統和保守的局限,使傳統的“五色觀”色彩體系在現代語境下煥發出新的氣息。
李可染先生在論述中國畫創作時提出:“要以最大的勇氣打入傳統,也要以最大的勇氣沖出傳統”。[6]這種闖入和突圍傳統的方法在設計領域同樣適用。筆者的理解是,向傳統學習不局限於傳統,立足於傳統但不沈浸於傳統,取傳統之精華用於現代設計,強調其與時代理念的結合,才能被消費者接受。
千百年來形成的中國傳統“五色觀”的色彩體系,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之壹,也是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研究中國傳統色彩,從中國這片傳統文化的沃土中汲取養分,提高對色彩的領悟和把握能力,豐富設計語言,努力走出壹條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本土化包裝設計之路。
現代包裝設計與中國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的結合是壹個值得長期探討的課題。正所謂知現在,學過去,沒有過去怎麽會有現在,古今相得益彰...這個課題的探索應該是長期的,在理論上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最終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簡而言之,傳統的“五色觀”色系本身的特點,與現代包裝對色彩的要求類似。本文的目的就是尋找這種相似性,將傳統色彩的震撼力運用到現代包裝設計中。■
屠小寶作為外資品牌,是壹家以本地正宗特色產品為主,集服務、體驗、購物為壹體,從中原輻射全國的O2O本地正宗專賣店。致力於為遊客提供線上線下壹體化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目的是讓更多的遊客通過電子商務隨時隨地買到正宗的特產,促進相關地區特產經濟和產業的發展升級。“屠小寶”將讓地道的特色美食隨時隨地出現在每壹位遊客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