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臺州過端午節的習俗是什麽?

臺州過端午節的習俗是什麽?

根據國家記錄,臺州人慶祝端午節的習俗始於農歷五月初壹。端午節那天,(1)道士畫的猴子開始貼在每個家庭的廳堂或門前,屋內掛判官,瓶插菖蒲和艾草。傅勇和法官致力於驅鬼。菖蒲有壹劍可以殺千害,艾草代表百福的說法。這兩樣東西合在壹起就能驅邪。借助菖蒲和艾草驅邪,它們的氣味還能凈化空氣,消滅病毒。(2)小孩子從端午節就開始穿繩子,穿虎皮褲,穿虎皮鞋,胸前掛壹個裝熟鴨蛋的小網兜。(3)蚊帳內掛有絲綢、錦緞制成的虎臉、粽子蓮藕和裝有雄黃、香粉的香囊。(4)女人在頭發上插上紅色和綠色的天鵝絨針。據說這樣不僅可以辟邪還可以驅除五毒(蛇、蠍子、壁虎、蜈蚣、蜘蛛)。在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臺州的每個家庭都在早上吃粽子。說起吃粽子的起源,毫無疑問是從屈原演變成河流。但在臺州,還有另外兩層意思:包粽子和吃粽子。壹是農歷五月臨近各種考試時間,包粽子諧音,粽子也成為祈求考試成功的吉祥食品。其次,在臺州有句諺語“吃了端午節粽子才給棉衣”,告訴人們只有過了端午節,天氣才會真正熱起來,妳可以放心地存放棉衣,不用擔心突然降溫,所以粽子是壹種具有季節象征意義的食物。過去,在端午節(②)的中午,臺州人會買酒和菜來享受下午的時光。(3)下午家家燒藥湯洗澡,泰州的浴室也在這壹天放普和艾入浴。傳說洗這個澡不僅能辟邪,還能讓人壹年不生疥瘡等皮膚病。(4)孩子端午節要“寫壹本書”,就是用雄黃酒在額頭上貼壹個“王”,以增加驅毒的功效。⑤明末清初,端午節時,泰州何澄河上有龍舟競渡。關於賽龍舟的壹個普遍說法是,人們競相尋找屈原的屍體,因為他跳進了河裏。但據考證,其實中國古代劃龍舟並不僅限於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古人把船當作驅邪的工具。既然辟邪,越早越好,於是就衍生出了端午賽跑的習俗。

現在每到端午節,臺州僅存的習俗就是:包粽子,插菖蒲和艾草,中午吃飽,給孩子綁繩子,浴室裏用百草湯洗澡等。,剩下的都不存在了。

孫建國就端午節接受了《泰州日報》記者熊的采訪。

(2010,6,11下午在辦公室)

熊:請談談小時候怎麽過端午節。

孫建國:農歷五月,暖風吹來,到處都是粽子的香味。古代端午節之際,家家包粽子,花生或紅豆嵌在黏糊糊的黃米裏,猶如瑪瑙包裹的黃金,讓人垂涎欲滴。

我家住在高港區龍窩口,靠近長江。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南關河就在我家門前流過,從長江入口流向何麗霞地區。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前後,我在胸前掛了壹個小網兜,裏面裝著沈甸甸的、綠黃相間的粽子,印象頗深。手裏拿著壹個鹹鴨蛋,妳會握著很多謎團和夢想。朋友們三三兩兩地去南關河看大人們劃龍舟。我們隨著船跑上了岸,大聲回答:“哦——咚咚咚,哦——咚咚咚!”河上航行非常熱鬧。藍天白雲全是古老的民謠,但我當時壹個字也聽不懂。這個節日的喜慶氣氛給冰冷的童年增添了幾分溫暖,至今難忘。

熊:妳認為端午節的意義和核心是什麽?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特色,幾千年來為傳承和傳播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中國人來說,傳統節日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梁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都難以達到的。流傳千年的民間節日成為法定節假日,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尊重。端午節的意義在於:迎接酷暑、預防疾病的意義,插艾草、熏香的習俗,祭祀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意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其核心在於:有利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具體來說,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第壹,紀念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小時候只知道吃粽子劃龍舟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長大後讀《楚辭》中的田健、天問、離騷,心中升起無限的傷感。那壹年,我去湖南開會,專程去汨羅江。我看到河水還在,斯裏蘭卡人已經走了,但藍天白雲還在寫著古老的民謠。這時,我好像明白了什麽。端午節吃粽子,不僅僅是這個時候用蘆葦葉和竹葉包裹粽子或者好吃,更是中國的壹種民俗。相傳戰國時楚國的大臣,《離騷》的作者,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積極主張聯合齊國抗秦。結果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流放(具體流放地點說法不壹)。當他的國家瀕臨滅亡時,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河自盡後,楚國人民為了防止魚蝦龜蟹吃屈原的屍體,把美味的食物扔進了河裏。後來屈原在夢中告訴壹個老人,妳扔到河裏的食物都被魚、蝦、龜、蟹吃了。如果妳用竹葉把米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狀,他們覺得是菱角就不會搶著吃了。第二年,人們做到了。屈原在夢裏告訴我,我吃了妳送我的粽子,但是大部分還是被魚、蝦、龜、蟹吃了。妳把送粽子的船打扮成成龍的樣子,他們就不敢吃了,因為魚蝦龜蟹都是龍管轄的。此後,人們每年端午節劃龍舟到汨羅江邊送粽子,逐漸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壹直延續至今。

第二,入鄉隨俗,傳承中華文化。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崇武節、天中節、木蘭節、節宗節、龍舟節,是夏季最大的節日。賽龍舟、吃粽子等端午節習俗,作為20歲的象征,有著隱藏的文化內涵。粽子作為端午節的壹個特殊節日,最初是用來從龍舟上拋江的,也是季節的特殊象征。粽子不是用來祭祀屈原的,也不是用來騙龍追的。其隱含的意義正如《風俗依桐》中所說的“取陰陽包裹之象”。粽子用糯米、豆子、棗子包裹,葉子是遮光的,因為米飯卷起來後可以放在空心裏。以宗密為陽,因其角尖,角為“陽氣躍”之象。所以粽子是陰陽相擁的象征,也是五月五日這個季節的象征。粽子的文化功能不僅僅是作為早期品嘗的食物,更是為了保存以備繁忙之用。同時也是壹種誘發感情的神奇的東西。把粽子扔到河裏,就是用這個“陰陽包裹的形象”來開導潛龍,讓它壹起感受天地的時令陰陽和雨水。

龍舟和粽子是中國農耕社會的產物,是神話、巫術、原始宗教和農耕習俗交織在壹起的奇妙的季節符號和復雜的文化現象。他們用真實的創作表達虛假的思想,以敬神的方式達到造福人民的效果。龍舟和粽子依然是端午節的物件,在遊樂、飲食等方面繼續為當代人服務。然而,它們也已經褪去了農耕習俗的色彩,它們仍然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傳統特色,成為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端午節、龍舟節、粽子等節日早已流傳到東亞的壹些國家,成為東方文化中的* * *成分。

熊:妳認為如何挖掘、繼承、發展或創新端午節文化?

孫建國:傳統和文化的傳承壹直是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失去的太多了。現在的社會,甚至有點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我們應該把傳統和文化放在與個體生命記憶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文化軟實力的意義上,妳是誰,妳有什麽傳統和歷史是妳與地球上其他國家共享的獨特事物。在我看來,壹些有特色的民間節日應該壹直保持下去,甚至很多儀式和程序可以千百年不變。遺憾的是,人們渴望改變和創新,卻忽略了壹些不該改變的東西。

端午節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聞壹多先生曾深情地說:“只有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節日,和中國人壹樣古老,可見它和中國人的生活是多麽密不可分。”如今,粽子是壹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賽龍舟也成為了壹項傳統的民間運動。當人們在享受美食、享受賽龍舟的時候,別忘了講故事——讓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永遠流傳下去,讓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傳承與創新的前提是挖掘端午文化的富礦。端午節因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現實生活價值而被保留為中國的壹個重要傳統節日。壹是采取多種方式讓國人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了解端午節所蘊含的民族感情,借鑒古人的精神和智慧,繼承和發揚其合理的文化基因,讓古老的端午節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煥發新的生機。因為給古老的節日註入新的因素,才是重建傳統節日文化的生命。第二,弘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既要註重內容的創新,也要註重形式的創新,特別是要與人民生活的生動節奏和韻律相協調。比如,由於氣溫升高,各種疾病容易爆發,我們的祖先知道如何適應這種自然變化。所以端午節要插艾草和雄黃酒,辟邪避疫,其實是從節日傳承下來的壹種古老的衛生防疫措施。在現代條件下,中醫乃至醫學可以深入挖掘古代的防疫寶庫,將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節日聯系起來。再比如,可以結合當地愛國典型案例、典型人物開展紀念活動,可以結合當地民俗節日挖掘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讓古老的節日煥發時代的光輝。

  • 上一篇: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瀝青路面坑槽修補
  • 下一篇:浙江壹個低調的千年古鎮,景點很多,這是什麽地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