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洛社有哪些習俗?

洛社有哪些習俗?

壹、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是春節,俗稱正月初壹,是傳統節日中最大的節日。春節也指從正月初壹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俗稱過年。

大年初壹,家家戶戶早上開門,燃放2、3次鞭炮,以示開門之意。男女老少都穿著嶄新的衣服。年輕人向長輩拜年。解放前,他們俯首稱臣。老年人壹般口頭叫“拜年”,解放後叫“拜年”。長輩給孩子壓歲錢用紅紙包著(有的是除夕提前給的)。解放前,仍有壹些家庭在堂前懸掛祖先的影子(鬼魂,或稱神之子,即塗有鈾的雕像,掛在除夕夜),主人帶領子女依次參拜。早餐吃蛋糕丸子,帶著圓圓開心;有些人也吃面條,這意味著長壽。中餐是素食,或者吃面條,或者吃飯,晚飯吃肉,吃飯。米飯是“年夜飯”,意思是有剩飯。素菜有長梗菜(即青菜)、白葉炒菠菜、豆芽,象征長壽、波波鍵、知足。這壹天,禁止掃地不倒垃圾。都說財富是不允許出去的;老年人在茶館吃早茶和橄欖茶,這種茶被稱為“元寶茶”,以求好運。避免夜間照明。父母哄孩子早睡,說是聽老蟲(老鼠)當親人。有的提前在枕頭邊藏幾個紅雞蛋,讓孩子明天醒來摸摸,信以為真。

春節的時候,第壹次出門,遇到熟人就鞠躬祝賀,說“恭喜恭喜”、“新年好”、“新年快樂”。從大年初二開始,親戚朋友之間互相吃“年夜飯”(解放前是初五)。解放前,街上的商店從年初壹到年初四都是關著的。在農歷新年的第五天,通常被稱為“路透的生日”,各家各戶都要向路透獻祭,以便發財,這被稱為“路透”。商店迎接路透特別隆重,力爭早於大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後在大年初五開門營業。

春節期間流行的大眾娛樂活動包括過元宵節和放龍燈。大年初壹,村裏的大人小孩都敲鑼打鼓取樂,叫“元宵節”,鑼鼓喧天。掉龍燈是壹個村子裏大約20個年輕人組成的龍燈隊。它被稱為“太平龍燈”,因為它被認為是“抑制邪惡的精神”,並祈求和平的人口和豐富的作物。壹般在第壹年的初二到初五,投壹個龍燈籌到的錢大部分都用來舉辦當地的公益事業。解放前洛社地區的龍燈有洛社上塘龍、鐘濤巷龍、大樹庵(花都)羽龍、五鄉(花都)龍、胡俟橋龍、南江巷龍(徐貴橋)、杭運河龍(徐貴橋)、小旭巷龍(鄭明)、彭村龍(雙廟)。大樹庵羽龍於1986修復,更名為鳳羽龍,參加首屆“洛社春藝術節”。

春節的習俗正在演變。解放後,壹些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禮儀和習慣逐漸被廢除(如跪拜、祭神、禁忌等。).隨著人們的生活日益改善,走親訪友的氣氛更加紅火,但幾乎家家戶戶都請他們吃“年夜飯”,主人用豐盛的酒菜招待客人。由於春節物資豐富,各行各業都休假過節,相對自由。人們通常在春節期間舉行喜事,這已成為壹種新的習俗。

第二,元宵

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是元宵節,俗稱燈節。早上吃個餅(炒年糕),吃個薺菜餅。從早到晚,人們敲鑼打鼓過元宵節。有壹首歌謠,“五月半,龍燈燈籠齊來看。”由此可見,龍燈、燈籠是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日夜都在燃放。解放前,杭運河的龍燈和花都五鄉、葛巷的花燈,元宵節晚上在洛社鎮拆下來,到店家穿個廳堂,店家獎勵紅紙袋。上塘大廟場(凱裏廟前)和下塘西河沿岸的聾啞人廣場場(現無錫通用機械廠所在地)都是集會和觀看演出的場地。杭州運河的龍燈是“柴火龍燈”,9節。每節竹柄用竹棍紮成長方形龍骨,空心,形似柴錘。晚上龍落的時候插滿了蠟燭,落的時候像龍在飛,挺壯觀的。

第三,清明

清明,公歷4月5日左右,也就是從至日的冬季算起,每隔壹年***106天。壹大早,家家折柳枝,插門鬥,稱為“催燕”。孩子們玩耍,剝下柳條的皮,撫平成楊秋,稱之為“大叔”。清明節的時候,人們壹起去郊外欣賞田園風光,這叫做“郊遊”,現在已經發展成了春遊,去外地遊覽名勝古跡。春節過後,壹直到清明,當地的放風箏活動(清明,地裏的麥苗已經長起來,放風箏停止,以免踩壞麥苗)。風鳶等俗名有蜈蚣風箏、蝴蝶風箏、八角風箏、兒童放的瓦鶴等。民國時期,夜香村以戶外活動聞名。村民們三面四面制造大風,晚上用長麻繩拉著,乘著風,背在背上。幾十個燈籠被拴在繩子上,帶到夜空,仿佛被串成了星星。這叫“鷂子燈籠”,真好看。

解放前,在清明節和冬季至日期間,所有擁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地方)的同姓宗族都要祭祀祖先,以示對未來的謹慎追求。每個16歲的男性去祠堂,由族長(俗稱長輩)和壹家之主帶領參拜。祭祀儀式結束後,被稱為“吃朋友”和“吃冬天的至日”的家宴統稱為宮廷飲食。然後討論:清賬理財,整頓宗族規矩,即解決家庭糾紛(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抗命不孝等。).家人會在清明節或清明節(寒食節)前壹天掃墓。人們帶著酒杯和香燭到祖墳前祭拜,同時飄上紅白黃綠四色的紙,稱為“飄白紙”。有些在異鄉生活的遊子,也要專門回去掃墓,以示孝順。壹些家庭還翻修祖墳,植樹和培土。解放後,掃墓又增加了新的內容。隨著清明節的到來,機關、學校、群眾團體開展了祭掃革命烈士墓,緬懷先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活動。壹般去無錫革命烈士陵園(在惠山)敬獻花圈,瞻仰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

第四,立夏

長夏,公歷5月6日左右。這壹天,妳可以品嘗三鮮。有句諺語“長夏見三鮮”,主要指莧菜、蠶豆、蒜苗。解放前有稱人的習俗。下午,村前的樹上掛了壹個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稱體重。有些在家裏稱重。羅都開裏寺前的石牌樓,曾是長夏叫人掛大秤的地方。長夏說人們有壹個傳說:

繼三國魏蜀吳棺槨之後,金郎開國之君司馬燕統壹了中國。當時,在南方的邊疆,孟獲,曾經的蜀漢總理,諸葛亮,得知劉阿鬥(即劉禪),已故的統治者蜀漢,被囚禁在首都洛陽。為了報答諸葛亮的寬容,他要求司馬燕在生活上給予阿逗優待,並在每年長夏的這壹天,專門前往洛陽親自為阿逗稱重。碗輕了,他就起來和金鬥。可惜亡國的說“吾樂在此,不思蜀”。

第五,結束下午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龍舟節。每戶門上插菖蒲劍(即菖蒲葉,俗稱刀削形),小孩子手上紮菖蒲根做的葫蘆,有驅除瘟疫的作用。

早上吃棕色的種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死於洛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古諺“瑞陽不吃棕籽,死了送別人”。第二天下午,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包褐色的種子,有米褐色的,紅豆褐色的,豌豆褐色的,豆瓣菜褐色的。家境好的還包著火腿棕和鮮棕。款式有腳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飯時,喝雄黃酒,噴在墻角和床下,驅除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菜是兩個傳統菜:黃花魚和黃鱗燒肉。大人手指蘸雄黃酒,小孩額頭寫“王”字,以示抑惡。有的還在腳背上寫“王”字,防止蛇、蟲咬。下午在室內熏蓬艾(俗稱煤蓬頭),消毒滅蚊。解放後,插菖蒲劍、喝雄黃酒、抽艾葉的習俗已被廢除。

第六,夏季至日

夏季至日大約在公歷6月22日。中午吃餛飩。

七月,七月半

農歷七月十五,俗稱七月三十,大多數人在這壹天或前壹天祭祖,稱為“七月三十”。祭品中有西瓜和茄餅(以茄子為餡的米粉餅)。也有人請親戚吃午飯,走的時候送點茄子餅。有壹首歌:“七月半,我給親戚做茄子餅。”解放後,這壹習俗基本被廢除。

八月,七月三十日

農歷七月三十日晚上,人們會點上香燭,插在自家門前的石階上和地上,稱為“插香”。棒香是壹種以細竹桿或木桿為芯的香。插香的習俗有兩種版本。據說7月30日是地藏菩薩的生日,在地上燒香點蠟燭是壹種迷信。另壹方面,還有壹種流行的說法是,棒香叫“狗屎香”,這是有來歷的:

元末起兵,張士誠據姑蘇,深得民心,被朱元璋擊敗。該城被攻占,於7月30日死亡。為了感謝他的功績,人們每年都在他去世的那天晚上焚香紀念他。因張士誠謚號“九四”,故取名“九思香”,又恐違明,故稱“屎香”

解放前當地流行用香貼的習俗,似乎是壹種民間娛樂。在農歷七月三十日的晚上,每個村莊,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不約而同地拿著點燃的棍子,貼在他們家門前的地上。此時,家家戶戶的屋檐下,火花四射,宛如火龍,蔚為壯觀!愛玩的大壹點的孩子還會在場地中央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多邊形等圖形中插上棍子;有的在幾個大南瓜上插上壹炷香,放在彈簧凳上,像燈籠壹樣。

九、在秋天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俗稱八月三十。在這壹天,我們要吃甜芋頭(早上),麥餅(下午家家戶戶做的)和月餅。有句歌謠:“八月半,試試糖燒芋頭。”。"還說"八月半,鍋裏做麥餅"。

晚上,壹家人聚在壹起吃大餐。解放前,洛社鎮的壹些店鋪在齋月期間會在門前或天井裏燒香(將香燭編成玫瑰花形的香桶,裏面放上檀香和香燭,插上香)。中秋、明月之夜,常有居民外出散步,走三橋(如洛社橋、南橋、北橋),稱為“走三橋”。

X.重陽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古稱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因日月皆屬陽數,故稱重陽,亦稱九。

登高和吃糕點是重陽節的兩個習俗。重陽登高的由來是:

東漢時,有壹個桓景,跟方士費長芳學道。有壹次,費長芳對桓景說:“九月九日,妳家要有災了。遇到緊急情況,家裏會縫制壹個緯(絳)袋來裝山茱萸(山茱萸是壹種香味很濃的植物,這裏指的是它的果實),大家把它綁在胳膊上,喝菊花酒。這場災難是可以避免的。”桓景奉費長芳之命,於九月九日,全家出遊。晚上回家,看到雞犬驟死,人卻免於劫難。

因為當地沒有山可以爬,所以重陽沒有路可以爬。但解放後,秋遊活動推廣,重陽節也有人去惠山爬山。解放前流行吃重陽糕,“校”與“高”諧音,意為攀高避禍。

XI。冬季至日

冬天的至日,大約在公歷65438+2月22日。第壹夜稱為冬季至日夜,有“冬季至日夜先來,冬季至日慢”的諺語人們重視吃冬季至日夜餐。古時候有句諺語叫“有晚冬至日夜,終夜凍”,意思是人有錢就吃冬至日夜飯,沒錢就要挨餓受凍。解放前,冬天的至日和清明壹樣,所有同姓的宗族都有祠堂祭祖(見之前對清明的描述)。

十二。實驗室用動物飼養者協會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中午吃臘八粥。粥裏有八種食物,彼此相似。壹般和蔬菜、黃豆、紅豆、蠶豆(發芽豆)、油豆腐、百葉簾、芋頭、紅薯壹起煮。有棗,有蓮梅,有銀杏等東西都很精致。

十三、除夕夜(含除夕前)除外

除夕是農歷正月初壹(正月十二月三十,二月二十九)的最後壹天,俗稱除夕。前壹天叫小年三十(相對來說大年三十也叫大年三十),俗稱小年三十。從12月中旬到除夕,人們忙於過年活動,描述如下:

(1)防塵檐

俗話說“欲發橫財,必蒙十八”“十七,十八,越蒙越蒙”。每家每戶都要在農歷十二月十七、十八這兩天,把壹把草掃帚綁在壹根長竹竿上,撣掉墻壁和房屋上的灰塵,用壹根草棍或竹筏穿過竈間的煙囪,稱為“撣檐”。其實這是為過年做準備的壹次大掃除。

(2)烘箱交付

據說臘月二十四是竈神(俗稱竈王爺菩薩)上天的日子。晚上各家包腳跟餃子(半白半黃,橢圓形)送竈王爺上天,並在神龕上貼出“天道講好,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希望竈王爺向玉帝匯報時多講好話,少說壞話,以保壹家平安到來。這種風現在已經絕跡了。

(3)蒸糕做成餃子等。

12月24日送竈後,蒸糕做成餃子。事先“拉磨”(即淘米後,用人力磨),鄰裏互助,合作。目前牽引精練廠已經發展成為磨粉的鋼廠(每個村都有糧食和飼料加工廠),節省了大量人力。條件好的人殺豬殺禽,有的甚至十二月初釀年酒,有的村上車抓魚分。家家都買年貨,市場繁榮熱鬧,壹派過年的景象。

(4)祭祀記錄

祭神祭祖,俗稱過年,早期在12月26、27日左右,後期在除夕。解放前過年更隆重,先祭天地,後祭祖。祭祀的過程通常被稱為進貢。祭祀儀式時,點上香,點上蠟燭,敬酒,上米飯,如魚和肉(有肉湯和蘿蔔)和年糕餃子,全家跪拜。解放後,過年的禁令大大減少,但近年來逐漸恢復,只是禁令簡化了,很多家庭只先祭祖。

(5)畫弓箭,貼春聯。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畫弓箭,貼春聯。畫弓箭就是用浸過石灰水的草掃帚(有的把箭畫成戟)在門前拉弓射箭,以示辟邪。有人在大門、後門等處畫進畫出,在田埂上寫下“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國家秦敏安”等吉祥語。抗戰前,人們習慣畫飛機和大炮。解放後這種習俗被廢除了。春聯,解放前叫門對(包括門對、雙門對、門對等,壹般指門對),貼出來迎接春節。解放前,傳統對聯是“跑三陽臺,來時知無不言”(通用);種田獲利千倍,養蠶非常豐厚”(用於農民);生意興隆遍天下,財源茂盛達三河”(用於商業);忠厚傳宗接代,詩書長存”(用於讀書人)等等。解放後,春聯的內容有了很大的創新,並隨著形勢的發展而變化,同時也不局限於扁平化。比如:“翻身不忘* * *產黨,幸福靠毛主席”(解放初期比較常見);聽毛主席的話,跟著* * *產黨走”(六七十年代比較常見);春天的九州生機勃勃,四化新潮流日見高漲”(自1978,下同)“全民同心,共創大業,五講四美,新風貌”;春回大地,國展富民。"

(6)吃年夜飯

除夕夜,壹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有的人祭祖後吃年夜飯),酒菜豐盛。在外地工作的也趕回家探親團聚,享受天倫之樂。送妳媽回家,請兒子吃年夜飯(前三年內)。

解放前,壹到農歷十二月底,就有人到附近村子裏喊蠟燭:“寒冬臘月小心蠟燭,水缸滿了,柴箱清了。”同時提防小偷,大喊:“前門拉條,後門門閂。”除夕夜,人們挨家挨戶索要年夜飯或年糕。現在有些村子還是有人在除夕前喊點蠟燭,村委會出錢。

(7)壽年

年夜飯後,家庭主婦們會炒長熟的水果(花生)和南爪,為農歷新年的第壹天準備食物和新衣服。當壹切都結束後,全家人會坐在壹起,吃茶,瓜子,長壽果等。,並且無話不談到深夜,這叫“守歲”。睡前放2、3次關門鞭炮。1980之後,有電視機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除夕夜,全家人在屏幕前享受春節聯歡晚會。

解放前,窮人欠房租,負債累累,所以年底叫年。有句歌謠:“十二月半,拔了鍋只剩煙筒。”這是形容債臺高築的窮人。他們還不起債,所以經常在除夕夜出去躲起來,直到大年初壹都不敢回家(按規矩,大年初壹不準債主要債)。這種現象從解放後就消失了。

  • 上一篇:論景德鎮瓷器的效益
  • 下一篇:湖南國家A級旅遊景區湖南國家A級旅遊景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