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鉛釉技術的發明和發展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打破了原有的釉陶色彩單壹的局面,是漢代釉陶大師的大膽創新,是藝術品位和風格的升華。“韓三彩”為日後“唐三彩”的成功燒制奠定了基礎。在“漢三彩”向“唐三彩”過渡時期,常見的是在“漢三彩”的釉色中加入黃、綠、棕。輪胎也變成瓷土,是把輪胎在1100度燒成,然後上釉,二次燒成。胚質、施釉、工序、持續時間與“唐三彩”幾乎相同,但釉色、釉厚、釉流動性、繪畫還沒有達到“唐三彩”的高度。南北朝三彩可視為“唐三彩”的萌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南北朝時期,三種顏色出現了多色釉,如在黃色和白色的背景上添加綠色或同時使用黃色、綠色和棕色。這種彩陶為唐代五彩、光滑、透明、晶瑩、華貴三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到了宋代,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三色”的產品沒有“唐三彩”那樣雍容華麗,釉色淡雅,靜謐含蓄,意境深遠。他們比唐代更註重表面的裝飾技術,擅長雕刻、印刷、燙金貼花、鏤空、揉捏、浮雕,尤其是雕刻、填充等技法,形成了比唐代更高的藝術效果。陶瓷胎體主要采用雕刻法裝飾。第壹次燒成後,按裝飾要求填以彩釉,再進行第二次燒成。
宋三的琉璃色彩豐富。在唐代三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黃、綠、白、棕四種主色,又有紅、黑、醬色,並創制了新的翠釉,翠綠色亮。與唐代的三色畫相比,宋代的三色畫形象逼真,色彩規整,沒有青釉。使用功能從地下變成了地上。宋代主要有枕、燈、碟、碗、壺、瓶等日用器皿,還有狗、馬、豬等小玩具,以枕為大宗,也有遺物箱、塔等供體。這幅畫有強烈的民間生活氣息。
宋三彩保持了唐代民窯的特點,主要產於河洛地區。總的來說,和宋三才同時期的是廖三才。遼是契丹人在中國北方建立的政權,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燦爛文化,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遼代三彩繼承了唐代的傳統,是壹種接受了唐代三彩傳統的低溫瓷釉陶。其胎質厚硬,呈灰黃色白色或淡紅色。雖然質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遼三彩在繼承唐三彩傳統技法的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特色。
遼三彩多采用黃、綠、褐釉,海棠花的方盤、長盤、雞冠壺、桶瓶等富有契丹民族風格。其中赤峰崗窪窯的燒成量較大,三彩釉陶柔和微紅,釉色細膩光亮,可與唐三彩媲美。裝飾手法有兩種:印花和橫切。壹般來說,板和光盤是在楊雯印刷,刀具是橫向切割。與唐三彩不同的是遼三彩沒有藍色,釉色不混,釉面少流。
人們稱這種陶瓷為“遼瓷”。它繼承了“唐三彩”的傳統,故又稱“遼三彩”。由於正統,金朝統治下的北方地區燒制的彩釉陶器也被稱為宋三彩(近年來根據新的考古資料,也有金三彩之說)。
元三彩、明三彩(琉璃三彩、法華三彩)
典型的是明代的三彩,三彩指的是釉陶制品。北魏時用於宮廷建築,唐宋時復興推廣(河南開封的宋代鐵塔是當時琉璃建築的代表作)。元朝進步很大,明清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明清時期的建築玻璃是最成熟的時期。建築琉璃的制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以往任何壹個朝代,官方建築已經高度標準化和定型。明初,皇宮建築所用的釉陶是在南京聚寶山的壹個窯子裏設置的,隨後在北京設立了釉陶廠。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它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用各種琉璃構件裝飾。明清時期琉璃雕塑被廣泛用作建築裝飾,其代表是山西大同的琉璃九龍壁和北海公園的九龍壁。
建築陶瓷胎玻璃的釉色與三彩玻璃基本相同。鉛作為助溶劑,銅、鐵、鈷、錳等金屬元素作為著色劑。不同的是,應時是添加到玻璃,以增加釉層的厚度。
法華三彩是在彩色玻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品種,明代中葉以後流行於山西南部。瓦瓦器的胎和玻璃器壹模壹樣,釉料配方也壹樣,但熔劑不同:玻璃用鉛,瓦瓦用硝酸鉀作熔劑。景德鎮在嘉靖前後也仿制過瓷器。景德鎮和山西的區別是景德鎮用的是瓷胎,山西用的是陶瓷胎,所以燒制溫度不壹樣。
法華釉陶與普通釉陶的區別在於,它采用的是立粉工藝。用細管將細泥裝入布袋中,按調整方案擠壓泥袋,在陶胎上勾勒出人物和花卉,再按圖案顏色施釉。“蘇三彩”的制作出現於明代,在清代康熙時期發展迅速。它是景德鎮制瓷者根據釉上彩技術引進的新品種。蘇三彩的胎骨全是瓷土做的,經過1200度的高溫燒制而成的瓷胎。花紋裝飾的特點是具象。在中國古代,婚禮、生日等喜事稱為肉事,是紅色的。喪葬等物稱為素物,通常以白、藍、綠、黃等色,也稱素色。這就是“素三彩”名稱的由來,也說明了當時釉彩技術的局限性,很難燒出鮮艷的紅色,所以常說“三彩加紅無價”。
焦誌濤
趾陶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發源於廣東武陵南部,嶺南壹帶古稱“趾趾”。趾甲制陶技術於18世紀傳入臺灣省嘉義,在臺灣省也稱為“嘉義燒”。它是清代三彩的代表,是在“唐三彩”和“宋三彩”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也是壹種低溫多色釉。腳趾甲陶的制作,完全靠技藝高超的陶工用手和竹簽把壹片片泥粘上、裝飾上,再用多色釉著色,使之絢麗多彩。經過多次燒制,集雕塑之美、色彩之美、燒制陶器之美於壹體,同時也體現了清代極其復雜精美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