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就是這樣壹只鳥,壹個野鳥藝術家,他對人類的意義已經從穆欣所說的那樣褪色了。他飛到了91歲,到了地上,來到了天堂的門口。上帝問他,他是做什麽的?妳身上有很多鞭痕嗎?”“畫家!”林風眠回道。黃永玉生動地描述了這位野鳥畫家傷痕累累的壹生。
1
在世界文學的畫卷中,穆欣有許多“精神起源”的親戚;在現實生活中,林風眠和穆欣既是師友,又是有“精神血統”的親戚。林風眠駕鶴西去後,穆欣寫下了《雙哀》,緬懷“坐在沙漠中的獅身人面像”,悼念曾使他受益的畫作,也悲嘆自己。
穆欣是詩人兼畫家,林風眠是畫家兼詩人。讀穆欣的詩,看林風眠的畫,有壹條曲徑通幽的路。
荒野中的壹棵樹
變老
漸漸像壹根枯枝
在晴朗的天空下
樹枝被纖維弄得暈頭轉向。
身後的藍天
實際上,是死亡
快活的
藍哲
枯枝是清晰的
望著遠方,我著迷了。
灰色和紫色光暈
壹個頭
冬天的樹
其他樹上有巢。
黃絲帶,破風箏
我
沒有
正如穆欣在這篇文章中談到林風眠的畫,“簡簡單單,色調偏暗,但色彩多變,隱於灰黑之中,通體簡約純粹……”穆欣師從林風眠,其早期繪畫受其影響,後逐漸分離,形成自己的風格。
林風眠的畫和穆欣的詩不僅相似,而且命運相似,都以不朽為藝術殉難。“把個人的悲劇歸結為時代的悲劇,時代的悲劇中確實有個人的悲劇。”在《雙重悼念》中,穆欣深情書寫了林風眠的藝術成就和生活,客觀評價了林風眠的繪畫,描述了壹個時代給他留下的印記。
2
穆欣將林風眠定位為大師級藝術家。“他的創作過程長達半個世紀,壹步壹步地退化風格,最終承擔起人性最大的可能性,含笑而逝。”
1949之後,中國大陸文藝思潮壹片紅色。在這種背景下,林風眠的紫藤繡球畫“夾雜了大量張革命魔爪的木刻油畫,顯得沈穩感人。”同樣“不合適”的木心嘆道:“林先生在此,畫在此。”
那時候西洋畫漸漸隱去,櫥窗裏看到的幾乎都是不同層次的紅色,這讓年輕的穆欣陷入了極度的抑郁,找不到出路。恰恰是林風眠的畫,為他打開了壹扇窗。“站在林先生的畫前,就像站在窗前,清新的空氣進來了,窗外是世界,歐羅巴,法國,自由人的世界……”林風眠的。
在沒有創作自由的情況下,林風眠依然堅持“中西合璧之路”,從不隨波逐流。林風眠曾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壹個民族的文化的發展必然是以自己的文化為基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創造壹個新的時代,這是如此的無窮無盡。”早在26歲時,因為蔡元培的傾慕,林風眠已成為北平藝專校長,堅持“中西合璧”。後來由於時局動蕩,個人也被排除在外,轉任杭州藝術專職校長,依然堅持著這個藝術理想。1955到1965是林風眠創作的黃金時代。吳冠中曾這樣評價他,“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之後現代繪畫的營養,結合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和境界,融入了他個人的生活體驗。是壹個接近‘東西方和諧理想’的畫家。”然而,林風眠在他的抑郁中,壹直是孤獨而執著的。正如穆欣在文章中所說,“壹個藝術家雖然有足夠多的歷史先輩可以敬仰和追隨,但他也需要與同時期但不在同壹世代的藝術家交往。否則,他會感到孤獨甚至不安,從而產生抑郁情緒。”這是寫林風眠,所以不是寫妳自己。
三
在《雙重悼念》中,穆欣寫道,他曾兩次看望林風眠。第壹次是在1950的秋天,在西湖邊的壹棟法式別墅裏,遇到了壹位深受尊敬的老師。穆欣寫到了參觀時感到不安的復雜心理。“這是第壹次,也是最後壹次。林先生不會看重我,我也不會再來了。”很明顯,林風眠很看重木心。
“藝術家除了自己的野心,還要為此付出代價,要承擔壹個‘象征性’的角色,這是時代歷史賦予的。”年輕而富有詩人哲學氣質的穆欣需要壹位精神導師,而林風眠正適合他。林風眠的出現“讓我們這些二十歲左右的人,能夠安心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穆欣帶著壹群崇拜林風眠的學生來到老師的住處。他們看圖片,吃零食,和老師壹起笑。穆欣的工筆畫描繪了林風眠的容貌和穿著,他只是淡淡的感動,卻表現了林風眠的真實氣質。“他的語氣很輕,他笑了,這很好。如果話很響,笑聲很輕,那就不好了。”穆欣不僅在寫林風眠,也在說他自己。都是“語氣輕笑出聲”的人,為以後入獄埋下伏筆。
那個深秋的下午,淺灰色的二層小樓,灰米色的寬松羊毛套衫,法式帽子,煙鬥...那些畫,畫家的表情,那種環境,多年以後,壹定在穆欣的腦海裏壹遍又壹遍的浮現,只因為他只去過壹次,更多的是獨自走在秋風蕭瑟的西湖白堤上。或者這與穆欣的氣質有關,也是他的智慧。他說不願意接近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故意疏遠。這種距離感孕育出來的友誼更真誠,更長久。
動蕩的局勢和文化派系的紛爭,再加上林風眠“不合時宜”的孤註壹擲的堅持,被迫離開杭州藝術學院,辭職來到上海。林風眠在給穆欣的信中說,“我像壹個斯芬克斯,坐在沙漠裏。偉大的時代壹個個過去了,我還是不動。”穆欣寫道:“林風眠先生真的像壹個斯芬克斯,坐在紅色風暴的文化沙漠裏,看著偉大的時代壹個個過去。他夜以繼日地畫畫,這是他創作黃金期的正式開始。”林風眠去上海後,沒有工作,靠賣畫為生。他的妻子和女兒也離開了他,去了巴西投靠親戚,而他卻進入了創作的黃金時期。穆欣說:“林先生的‘動’就是讓他‘不動’。
林風眠到上海後,全身心投入創作,徹底擺脫了學術事務的負擔。“我不用上班開會學習,也不用受‘批評與自我批評’之苦。我被禁錮了很久,突然覺得輕松自在,總是充滿活力,創作欲望前所未有。”穆欣細膩地描繪了林風眠的上海之行,從室外的法國梧桐到室內陳設。最開心的當然是看到林風眠的新作了。
那是壹段帶著陽光味道的記憶。“當別人看他的畫時,他看別人的表情(面部和肢體),聽別人的話(無論是貶義或欣賞或誤解)。那時候,他借用別人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畫,依靠別人的心靈來掂量自己的精神產品——“穆欣和同學們看著畫,林風眠看著畫。”妳站在橋上看風景,看他們。穆欣從林風眠那裏學到的不僅僅是繪畫!“壹個畫家最快樂的時刻大概就是這樣的時刻,這樣的時刻也是反過來獲得的。我拿著自己的畫向林老師求教的時候,也是借用他的眼光來評論自己的作品。在壹個畫家的壹生中,這樣的快樂時刻畢竟不嫌少。”後來,穆欣也借別人的眼光看自己的作品,但畢竟知音太少。
四
穆欣認為林風眠最好的畫是《靜物畫》,壹個瓶子,壹塊布,兩三個果實,生命在那裏處處悸動,形成最輕最富戲劇性;另壹種是‘風景’,往往是中國南方的庭院,中間有幾根椽子,周圍有植被...中國古代畫家以墨代墨,林先生以色代墨,筆法完全脫離了以前的格局。這種‘風景’的組合元素豐富,布局是中國景觀的三點透視。人形是明清服飾的侍女,有布偶和木偶。其他的,如顏路、貓頭鷹、小鳥、白鷺、裸女、京劇、越劇,從林風眠的筆下就知道風格濃厚。"
我們可以看到林風眠對穆欣繪畫的影響。簡潔、素淡、色調深沈、意境優美、韻味厚重。每看壹次都會發現新的壹層,但不變的是悲傷和孤獨。
林風眠的畫裏更多的是悲傷。無論是仕女還是風景還是靜物,無論色彩多麽豐富,都浸透著悲傷,這與他的經歷無關。七歲喪母的林風眠,壹生思念母親,尋找母親;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遇到了我壹生的摯愛愛麗絲·馮·羅達,但是婚後生完孩子後死於產褥熱,後來孩子也死了。所以林風眠畫中的女人,都是美麗的,都是悲傷的。
林風眠和穆欣繪畫中的風景不是真實的風景,而是想象的風景,賦予了他們情感。林風眠更直接,穆欣把自己潛移默化的隱藏起來,無論是繪畫還是寫作,就像他說的:“讀我的文章,凡是看到隱藏的悲傷的,那麽,整篇文章都是明亮的,文字的邪惡影響瞬間消失。”據說林風眠從不讓人看他的畫,或者說洶湧澎湃的情感只能獨自低語。
在美術館裏,偶爾看到林風眠的畫和他同時代畫家的作品掛在壹起。起初,我並不覺得引人註目。看了壹遍又壹遍,我還是在他的畫前駐足良久。畫面中彌漫的孤獨、空虛和無言的悲傷,不僅道出了畫家的苦悶和孤獨,也觸動了畫家的心靈。那是傾訴人類無言的悲傷。正如穆欣所說,“悲觀主義是其壹。”
五
處於創作黃金時期的林風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這個“沙漠中的獅身人面像”不能“靜止”,更不能“移動”。太多的藝術家淹沒在紅色文化的沙漠中。林風眠知道自己在劫難逃。為了保命,避免更多的人受到牽連,他親自在浴室用水,把自己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畫壹幅壹幅燒掉。那是什麽心情?有同樣經歷的畫家穆欣也有同感。
穆欣寫道:“海外的人們會感到驚訝。沒有裝裱成軸的紙畫,就相當於壹張薄紙,100張或者1000張,還有地方可以藏。只有親身經歷過那場浩劫的災民才知道,那是壹種無路入土的絕境。”1971年,穆欣在WG期間被捕入獄,入獄18個月。20篇手稿全部被燒毀,三根手指被折斷,母親因失蹤而病逝。在這樣的絕境中,林風眠和穆欣都選擇了努力活著,為藝術而死
林風眠因自毀畫作而未能免遭迫害。他仍被作為主要政治犯關押在上海市警察局第壹看守所,並被控以壹項莫須有的“罪名”。他拒絕承認,並被拷打。他的雙手被鎖在背後,他不能吃東西。出獄後,他對朋友說:“我在監獄裏學會了反手躺在地上,用嘴吃飯。否則,妳就得餓死。”他壹直有壹個堅定的信念:“我永遠不會自殺。我想自信地生活。”穆欣也是這樣決定的:“妳要我破壞,我不會!”正是因為固執,中國人才能活著走出監獄,把生命融入藝術,繼續創作,直到生命的盡頭。
“畫在散架。
每個人都會死。
在《畫死人》
林風眠說:“只要人活著,就可以再畫。”所以穆欣說,“死得容易,活得殉道。”
林風眠出獄後回到南昌路公寓時已年近七旬。為了追回失去的時間,為了找回那些被毀壞的畫,我越畫越努力。然而,那些被毀壞的畫完全死了,穆欣悲嘆道“這是命運嗎?是年齡嗎?是壹種思維方式嗎?是人情嗎?-也許是全部,但不是全部。最後還得歸結於藝術本身的嚴格規律:無論是什麽靈感,都是永恒的,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看了這個,我以為穆欣的“雙哀”是悼念林風眠的死亡和毀滅的畫。再讀,不太會。穆欣也在為自己,為被時代困住的命運,為失去的最好的年華,為毀掉的努力而哀悼。
六
穆欣深切懷念林風眠的悲慘遭遇。“林先生在這樣的自殺畫之後還是被關進了看守所(比監獄還不如的地方)。他饑腸轆轆,百無聊賴,忽冷忽熱,壹分鐘都難以忍受。他忍了四年,可見林先生意誌堅強,忍耐力深厚,堅持不死。”他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寫這篇文章的!在WG中,穆欣也曾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錯誤關押,並在紙上寫了壹篇讓他寫懺悔材料的文章,裏面全是與他的“精神血脈”藝人的對話,熬過了苦難。他把紙條縫在棉衣裏,帶出了監獄。他出國時把它寄放在壹個朋友家裏。他壹直在想這件事,後來讓他的朋友把它帶出國。當他看到那些幫助他度過苦難的令人心痛的作品時,他壹遍又壹遍地問朋友,問他拿出來時有沒有危險,這讓朋友很困惑。心疼,只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經歷過那種苦難的人才能明白,那種恐懼和折磨不是暫時的,而是生命,甚至在穆欣的生命之樹漸漸花白之後,還在撒謊,“不要抓我...單獨囚禁壹個人,剝奪他的自由,是很痛苦的……”
加繆說,“壹個人即使只活了壹天,也可以在監獄裏呆上壹百年而不致於生活困難。”林風眠和穆欣都曾真正地生活和相愛過。他們背負著使命,拒絕謊言,抵制迫害,就像耶穌背負著沈重的十字架。
穆欣對林風眠毀畫深感遺憾。“我看過的林風眠先生的代表作,是1955年到1965年這十年間的近百幅畫,其中有壹半被譽為:
像花壹樣芬芳。
像夜壹樣深。
死寂
醉人醉人
這些保存在時間博物館的畫正在褪色。"
那些畫,留在穆欣的腦海裏,留在時間的博物館裏,終究會褪色,這是民族的損失,也是人類的損失。悲傷和嘆息,但人類卻在不斷制造這些災難。
幸運的是,在56歲時,穆欣放棄了名利和舒適的生活,毅然出國實現他壹生的抱負。這次和他年輕時去莫幹山不壹樣。這是他藝術生涯的黃金時期。他等了太久才抓住最後的機會。事實證明,穆欣是對的。他說:“我到了紐約才成熟。如果我今天還在上海,如果我壹輩子不出來,我就永遠是壹鍋生米。”可以說,他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是在穆欣出國之後。
"藝術之廣闊足以占據壹個人."穆欣壹生都遵循福樓拜的這句話。沒有家庭的他孤身壹人,把藝術當成了愛情。林風眠雖有妻女,卻是壹個壹生被藝術占據的男人。他們都走中西融合的道路,這是他們的誌向。可惜的是,林風眠晚年不斷抄襲他過去的名作,穆欣感嘆,“即使再美,最後也總會是壹種恍惚,壹種公式,壹種海灘觀念。模仿自己比模仿別人更糟糕。”穆欣意識到,“壹個藝術家余生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捕捉新的靈感,創作新的作品。”這正是穆欣出國後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才讀了他的重要文章。如果他多活幾年,他會在這條路上走得更深更遠。
1991年,林風眠,這只風中之鳥再也飛不起來;2011年,穆欣,那個在黑暗中下著雪的人,再也走不動了。
在《隨風飄蕩》中,林風眠的畫和穆欣的詩在光影的變化中逐漸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