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代銀幣中,廣東“壽”字雙龍壹兩銀幣,久負盛名。廣東“壽字”雙龍壹兩銀幣設計精巧,鑄造精美,圖案中有“壽字”二字和二龍戲珠的圖案,故俗稱廣東“壽字壹兩”或“雙龍壹兩”。其稀有性和神秘的身世壹直為藏族社會所津津樂道,被譽為“傳說中的銀幣”。
硬幣正面以珠圓為界,分為兩部分:珠圓外,上有“廣東省造”字樣,下有“庫平重壹兩”字樣,左右鑄有蝙蝠圖案;珠圈內,滿文、漢文鑄有“光緒元寶”字樣。背面也以珠為界:珠外有雙龍紋鑄;珠圈裏面,鑄有壹個圓形的“壽”字。直徑40.5毫米,重量37.4克..
廣東“壽”雙龍壹兩銀幣有壹個顯著特點,幣面兩側各有壹只蝙蝠圖案。當時,它的形象被鑄造在銀幣上,有吉祥之意。因為蝙蝠的“蝙蝠”字與幸福的“福”字讀音相同,所以把蝙蝠圖案鑄在幣面上,是“蝙蝠”與“福”的諧音。對應背面的“長壽”二字,寓意“既長壽又幸福”。根據幣面蝙蝠圖案略有不同,可分為兩個版本。主要區別在於蝙蝠翅膀上刻的線條。壹種是蝙蝠翅膀鑄線,線條密集,稱為初版,是試鑄樣幣,更為罕見;另壹種是蝙蝠翅膀被鑄成線條稀疏的楊雯線,稱為第二版。廣東“壽”雙龍銀幣是眾所周知的稀有銀幣珍品,極具收藏價值,估價30萬元左右。目前市場上的仿品、贗品很多,更有“庫平七錢二”“半圓”等形式的贗品。
?“壽字12”銀幣發行於清末,但現存檔案沒有記載,其設計、鑄造乃至試鑄時間都是壹個謎。據有關錢幣文獻記載,大收藏家施家淦在《中國近代錢幣概覽》(六月初版,1949)中描述:“廣東宜良是壹制、二制的試鑄品,鑄期已失。查了壹兩幣,光緒十年、光緒二十九年吉林有鑄,此後有三種,但這種背紋為了長壽和考證是和諧的。金銀幣收藏家黃章在《中國銀元銀幣目錄》中也有記載:“CH180,廣東光緒,無歷年,背面有古文字。據說是光緒三十年為祝慈禧太後七十大壽而鑄,真的很少見;“此外,還有很多其他文獻記載,但總有幾種猜測:1,慶祝慈禧七十大壽;2.慶祝慈禧60華誕。
?發行背景。從構圖上可以看出,該幣具有非常明顯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征:該幣所有文字均為中文,區別於其他銀幣的中英文文字;“光緒元寶”正面各有壹只蝙蝠,與“福”字諧音。背面二龍戲珠中間有篆書“壽”,寓意“既長壽又幸福”,是中國“大富”之意。此幣在設計上與同時期的其他銀幣完全不同,具有極其明顯的紀念色彩,所以將其視為生日紀念幣並不為過;其次,1894年,我國為慶祝慈禧誕辰60周年,發行了壹套9枚紀念郵票,並發行了同題材的紀念幣。第三,張誌群的《鑄幣鋼模》壹書中收錄了“廣東省生辰字造銀幣”鋼模套,分為七分兩角和壹兩* * *,足以證明廣東曾經同時鑄造過這兩種主幣,這在我國鑄幣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所以“壹二生辰字”可以說是慈禧生日紀念幣,但是是18。
論“守子怡梁”銀幣的試鑄。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區別只存在於左右兩側兩只蝙蝠的翅膀上。其中壹種是翼線細而稀的“負版”,另壹種是翼線密而滿的“正版”。除了蝙蝠,兩個版本的銀幣正反面的圖案和文字沒有區別,應該說是同壹個鋼模制作的。按照刻鋼模的時間表,蝙蝠的“女版”應該是第壹版,也有可能因為蝙蝠的翅膀太薄而被改成“男版”,所以只要把鋼模的翅膀部分挖深壹點,蝙蝠的“壹兩壽字”的“男版”毫無疑問是第二版。
?“壽字壹兩”銀幣的存在。
1.收藏家施家淦先生收藏了壹把“正版”蝙蝠,在《中國現代錢幣收藏》中有記載;1998由妻子捐贈給上海博物館,收錄於上海博物館出版的《施家淦先生中外錢幣舊集》;?
?2.收藏家李偉賢收藏了壹個版本不詳的(在《錢幣大師馬鼎祥》壹書中記載了壹個負版的蝙蝠),也捐給了上海博物館;
?3.收藏家耿副官曾經擁有壹個數量不明,後來轉讓給猶太人古德曼,古德曼收藏。於1991在美國拍賣,拍賣中有壹把“負版”球棒,拍品1562,底價3萬美元,成交價41800美元。
?4.鴻禧藝術收藏中有壹把“正版”蝙蝠,在《中國現代金銀幣精選》中有記載;
?5.故宮博物院有壹枚樣幣,版本不詳(李小平《中國近代金銀幣圖冊》);
6.錢幣學家馬定祥有壹把鉛制“正版”球棒,原為耿艾德所藏。馬鼎祥和耿士交換藏品時獲得了這個孤兒;
7.中國嘉德拍賣了壹只“陰版”蝙蝠,十幾年前大陸人見過的唯壹壹只,後來被引入臺灣省秘密收藏。是目前能流通的兩把蝙蝠之壹(其余被博物館收藏)。經過仔細觀察對比,“陰版”蝙蝠(包括古德曼拍賣、錢幣大師馬鼎祥、中國嘉德拍賣中的三件)雙龍的左龍尾背面有壹個三角形凸起,而“陽版”在相同位置沒有這個三角形凸起,這可能只是“陰版”蝙蝠的壹個防偽特征。
總之,“壽字12”銀幣作為中國機制幣中久負盛名的產品,以其精美的設計贏得了世界各地錢幣收藏者的青睞,無愧於“中國錢幣之王”的美譽。
——寫於2008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