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滲透數學文化的原則
數學文化不僅包括數學思想和精神,還包括數學方法的形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遵循壹定的原則,有效地滲透數學文化,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充分感受數學的簡單、對稱、陌生之美,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1.數學文化的歷史原則。中國有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史,歷代都出現過偉大的數學家,比如九章算術,這是前人留給後人的寶貴文化遺產。那麽,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時,必須遵循數學文化的歷史原則,尊重歷史和知識,以嚴謹的態度和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將燦爛的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比如我們在學習24小時計時法的時候,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歷代計時方法的演變,讓學生知道我們現在所學的是前人辛苦積累的成果,學生也可以看看日晷、滴水等計時工具的圖片,在數學文化的背景下很好的掌握和接受知識。
2.數學文化的豐富性原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時,應遵循豐富性原則,因為數學文化與各類學科相似,有其自身豐富性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註意教學活動的豐富性,摒棄傳統僵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寓教於樂來進行教學,開闊學生的視野,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可以通過遊戲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新知識並加以應用。
3.數學文化的適度原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講究壹定的度,教師壹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只是為了滲透,而是運用壹些技巧達到適度滲透,但不要以主人自居,不要違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初衷。作為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小學教師,要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價值,既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又要引導學生將數學文化融入數學學習,巧妙設置數學作業,運用適當的數學文化滲透,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未來學習和成長的基礎和基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不是壹朝壹夕的事,而是在長期的教學任務中不斷積累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還要掌握各種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探索數學文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樂趣,獲得精神動力,使數學學習超越知識本身,從而成為壹種文化,壹種內涵。
1.創造性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本來就是壹門源於生活,用在生活中的學科。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要強調創造和再創造。在教學中,把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相互轉化,把抽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處理,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趣,讓學生對數學系學生更感興趣。比如在三維圖形的教學中,學生可以使用切土豆的方法,這樣可以在註意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實驗。切完壹刀後,他們切壹個面,再切壹個垂直於這個面的刀,就有刃了。這種相交形成的邊稱為“邊”...通過切土豆的過程,讓學生從具體的物體中直觀地了解面、邊、頂點的知識。
2.以連通的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是很多學科的基礎,任何壹門學科的學習都要應用到數學知識中,所以說數學文化是和各個學科聯系在壹起的。那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充分利用數學文化相通性的特點,讓學生感受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而不是生搬硬套,把數學學死。舉個簡單的例子,老師上課問了壹個問題:壹艘船上有8名船員,50名乘客。船長多大了?對於成年人來說,這個問題給出的數據與隊長的年齡無關,但對於小學生來說,會有學生根據給出的數字“成功”計算出隊長的年齡,相信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將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在滲透數學文化教學中既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又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3.用提問的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貫穿於學生教學中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我們經常不自覺地應用數學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利於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問題發現和掌握規律,最終達到數學源於生活、存在並生活、應用於生活的教學目的。比如在學習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時,老師會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