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分層教學的定義
所謂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這壹古老理論在現代教學中的全新實踐,即根據英語新課程的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即教師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程度差異,加強對不同類型學生的分層教學方法,以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分層教學強調“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但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不能用壹部分人的發展來換取另壹部分人的發展。它的核心是面向所有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它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在分層教學中,既能照顧差生,又能在他們的學習困難中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機會,同時也能讓優秀的學生有機會接受更多的新知識,掌握更多的新技能。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和措施
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是教育的目標,是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教就是不教。”當前,素質教育的目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學會學習,真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因此,教師要不斷給學生創造條件,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學會主動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1.學生是分層的
學生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第壹步,也是最重要的壹步。首先,根據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分為優、中、差三個等級,分別授課。其次,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適當分配,保證優、中、差搭配,做到學習上互幫互助。
2.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在教學中,如果對所有學生制定統壹的教學目標,很可能尖子生吃不飽,中等生養不飽,差生跟不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和積極性。
3.教學內容分層
(1)實踐分層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踐中設計了不同等級的習題,學生根據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選擇習題。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該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機會,尤其是貧困學生。以單詞、句型和課文的教學為例:先讓差生讀簡單的單詞和句型,再讓中學生讀復雜的單詞和句型,最後讓尖子生讀復雜的句型和課文。(2)活動分層,個體學習與小組互助相結合。小組活動是體現學生主體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小組活動形式多樣,如小組對話表演、小組猜謎等,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活動的空間。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開發學生交流的潛能,形成師生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
(3)任務分層,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任務必須由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擁有更持久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可以給所有學生同樣的材料,但設計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程度的幫助;妳也可以給不同的學生不同水平的材料,執行同樣的任務。同樣的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目標。無法規定學生要達到哪個教學目標,只能規定每個學生必須達到的最起碼的基本目標。然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目標水平。當學生帶著相應的目標完成他們的學習任務時,他們被鼓勵去挑戰更高層次的目標。
4.工作分層
學習英語和學習其他課程是壹樣的。學生不獨立做作業,只靠課堂老師的講解和操練,很難獲得紮實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在日常學習中,由於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作業分層非常重要。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出發,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分優、中、差三個層次設計和布置作業,讓每壹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鞏固和發展。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效果
分層教學的實施使處於同壹起跑線上水平相近的學生,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克服了過去的自卑心理,重新樹立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資優生相遇,強手相向,優越感被消解,壓力增大,壓力變成動力。中專生覺得學英語有收獲,嘗到了學英語的甜頭。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高漲,改變了過去“要我學”的被動局面。
分層教學不僅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學習成績,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全面、健康、和諧地發展。顯然,分層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要優於傳統教學法——差生減少,壹般生提高,優秀生增加。原因是:在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照顧整體,往往不強調個體,所以最終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法雖然也是班級授課,但老師更強調的是個體,即在壹定的層次上因材施教,體現了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因此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