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電視購物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重要渠道。商家就這樣源源不斷地為電視機前的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配送服務。僅美國有線電視購物的年銷售額就達到數百億美元。現在讓我們深入了解壹下電視購物行業。
電視購物這種消費方式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懶惰創造的市場機會。人性的弱點包括惰性。消費者希望坐在家裏,哪裏也不去。他們可以通過看電視了解產品信息,通過打電話購買產品。電視購物節目中大量的商品是珠寶和服裝用品,還有手機、廚具、紀念品、化妝品、減肥豐胸產品等等。在電視購物節目的演播室裏,電視攝像機也是由幕後制作人遙控的,他們可以隨時推拉和切換鏡頭。超級特寫鏡頭可以將電視屏幕上的小環形象地展現出來,加上明顯的燈光效果,每件產品看起來都比實物更漂亮。大部分的服裝單品和首飾都是各種模特佩戴,展示給人看的,加上節目制作人的解說,非常吸引人。電視購物廣告看似復雜,其實也逃不過“三分法”的模式。第壹,神奇的功效成分;第二,離奇的產品機制;第三,消費者(專家)證言。在這三個部分中,虛假違法的現象非常普遍。e購廣告中產品的神奇成分和機理基本都是捏造的,壹點都不科學。要麽這種物質根本不存在,要麽沒有這種神奇的功能,那些所謂的R&D機構也是不存在的。這壹切只是為了讓受眾相信,廣告宣傳的產品是“新、奇、特”、“劃時代”的產品。甚至有些傳統產品會用全新的概念“創造”出壹套理論體系來說明產品的與眾不同,讓消費者不得不相信並購買。在促銷方面,壹個電視購物廣告壹般會賣出三次以上,往往采取“銷售產品有超值贈品”、“幾天內不滿意或無效全額退款”的促銷策略。廣告商通常的做法是在電視屏幕的某個角落以對等的方式展示正在減少的庫存,促使猶豫不決的客戶盡快行動。電視購物節目的制作也有壹些特點。購物節目24小時不間斷播出,壹般每小時壹個話題。廣告采用“垃圾時間+高密度轟炸”的策略。壹次購電時間短則5分鐘,長則20分鐘甚至30分鐘,是為了短期內最大化消費。
不同的媒體給觀眾不同的錯覺。每種媒體都有其不同的受眾心理定位。巧妙利用媒體對受眾的心理影響,充分利用錯覺效應,對品牌推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央視對弱勢品牌的代言,會給消費者強勢品牌的錯覺。可以想象,當壹個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在產品包裝上打上CCTV字樣時,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信心和好感度會大大提高。通過央視購物廣告,廠商可以借助央視品牌快速有效地提高產品的影響力和信任度。廠家利用消費者對央視的敬畏和信任。電視購物節目也廣泛采用“心理定價”策略。所謂心理定價,就是壹個產品列出“原價”和“現價”。相比之下,顧客覺得買到了便宜貨。
在家庭電視購物網和Kervis的節目中,除了每次列出商品零售價格外,常見的定價方式有“特價”、“今日價”、“壹次性特賣價”、“本節目價格”等。有時差價高達50%,對觀眾的吸引力很大,很多消費者沖動購買不必要的商品。因為電視購物節目是直播的,觀眾可以隨時給主持人打電話交談。主持人和觀眾的談話是直播的,電話裏幾乎所有的觀眾都說自己如何喜歡節目裏的商品,如何喜歡主持人或者如何喜歡購物節目。有時,主持人還要求觀眾猜壹個簡單的填字遊戲,並獲得壹張彩票。這些“親身經歷”和“現場頒獎”很有人情味,對普通觀眾的觀看行為和購買意向影響很大。而且廣告往往宣稱“30分鐘內打壹個電話有更大驚喜”等煽動性語言,迎合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貪小便宜的心理。據相關機構統計,電視購物的消費者多為中老年人,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更容易相信廣告的內容。還有壹個因素前文中已經提到,就是消費者足不出戶打個電話就能買到想要的商品。正是消費者的這種懶惰,創造了電視購物的附加值,促進了購買。
那麽我們來看看電視購物廣告的傳播效果。有人會問:有些電視廣告非常容易被人看出是虛假廣告。為什麽廠商還要繼續花錢在電視上做廣告?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獲得的收益大於成本。對於廠商來說,只要產量大於投入,廣告投放規模就會不斷增加,這也是為什麽電視購物廣告會越來越多的原因。電視購物廣告的效果不強。據統計,國內最大的銷售紀錄是8月6日,優尚和天語套裝在65分鐘內賣出862套,相當於1分鐘賣出1280元,1分鐘賣出168。還有壹個字母品牌的鉆石套裝賣了920套(40分鐘),相當於1分鐘賣了23套,1分鐘賣了27140元,1檔賣了108萬!還有壹個和田玉手鐲,在家裏30分鐘賣50萬。種種數據表明,電視購物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通過研究發現,電視購物節目的收視規模有限,觀眾的收視集中在白天;電視購物受眾廣泛,中等收入女性和中老年人收視率突出;觀眾對電視購物認知度較高,但對電視購物缺乏深入了解;電視購物轉化率有限,“家居用品”和“手機”更受歡迎;消費者對電視購物的信任度較低,政府監督管理亟待加強。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商品,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而電視購物的出現確實滿足了這種需求。然而,中國的消費者很快發現:在進行電視購物時,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個別經銷商誇大商品功能,通過吸引人的宣傳誤導消費者;訂購熱線不規範,部分消費者撥打壹個訂購熱線咨詢產品後會接到多個騷擾電話,幹擾正常生活;商品質量得不到保障,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與收到的商品不符,因質量問題不能及時退貨,退貨後不能及時退款;售後服務難以落實,電視購物“三包”規定難以落實。有些商品可以七天內退貨,但實際上壹般很難做到。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電視購物的廣告量高達500億元,每天在各地衛視的廣告時間超過3000分鐘;與熱播場面相對應的是,電視直銷產品的投訴率壹直居高不下。相關數據顯示,近兩年來,關於電視購物的投訴超過2000起。電視購物幾乎已經成為引起大規模消費者不滿的嚴重社會問題。更讓消費者擔心的是,與高投訴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投訴很難解決。因此,重建電視購物行業的誠信刻不容緩。而且電視購物行業在本地市場面臨傳統零售渠道的競爭,在全國市場面臨網絡零售等新零售渠道的競爭,所以電視購物行業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但與此同時,電視購物對於電視行業、企業和消費者來說,是壹種雙贏的營銷傳播模式。目前,我國電視購物正處於轉型期,存在電視購物頻道和電視直銷廣告相互競爭的局面。在過去的兩年裏,這兩種形式壹直是妳死我活,互相爭奪市場份額。“禁播令”的出現對傳統電視購物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可以說,“禁播令”的發布是電視購物行業的壹個分水嶺,家庭電視購物的增長將真正讓電視購物進入壹個黃金期。
事實上,對於年輕的電視購物行業來說,重建誠信只是開始,挫折在所難免;但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中國的電視購物行業正在穩步增長,相信中國的電視購物行業會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