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魚紋彩陶是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瑰寶。彩陶是在陶器表面用紅、黑、赭色、白色作畫而成,彩陶永不脫落。此盆以細陶土紅陶制成,張口卷唇,盆內壁以黑色繪制兩組對稱的魚面圖案。面部概括為圓形,額頭左半部分塗成黑色,右半部分塗成黑色半弧形,可能是當時紋身的習俗。眼睛細而直,鼻梁挺直,表情安詳。嘴旁有兩條畸形魚線,魚頭與人嘴的輪廓重合。再加上兩只耳朵對面的兩條小魚,形成了人魚和魚的獨特組合,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人頭上的尖角可能是發髻,加上鰭狀的裝飾,看起來很氣派。半坡遺址出土了幾件內容相同的彩陶壺。
傑出的彩陶藝術
中國古代文明歷史悠久。仰韶文化形成於7000年前,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主幹。它展示了中國母系氏族制度從繁榮到衰落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藝術達到了完美的境界,成為中國原創藝術創作的典範。這個彩陶盆是它的代表作之壹。
圖騰制度
在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罐上繪有魚紋和網紋,應該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梯田上建立聚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從事采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人頭上奇特的服飾很可能是壹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而略顯畸形的魚紋很可能代表了個性化的獨立神——魚神,表達了人們對魚的圖騰崇拜的主題。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這個彩陶盆是兒童甕棺的蓋子。仰韶文化流行壹種把孩子埋在罐子裏的習俗,罐子當棺材,盆子當蓋子,埋在房子附近。這個陶盆上畫著壹個人臉,人臉兩側有小魚附在人的耳朵上。根據《山海經》中有的地方有巫師“爾二蛇”的說法,有學者認為面魚紋代表巫師爾二魚,寓意巫師邀魚附身,入冥界以招魂英年早逝的孩子。
更多意義
此外,在先秦典籍《詩經》和《易經》中,魚有比喻“男女結合”的意思。以此推斷,這個魚臉紋身應該也有祈求生育家庭興旺的意思。但無論它蘊含著怎樣的玄機,作為中國原始社會先民的藝術傑作,它早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人面魚紋彩陶壺的藝術手法與半坡遺址的工藝水平
在器皿內壁上,用黑色繪制了壹組對稱的人臉紋和魚紋。繪畫手法大膽誇張。臉型圓潤,三角形發髻高聳於頭頂,額頭發黑,壹側呈弧形鐮刀狀,眼睛瞇成“壹”字形,鼻子呈“┸┸”形,嘴裏銜著兩條魚。臉兩邊耳朵周圍也有兩條小魚。還有兩條大魚在人臉之間同方向追逐。魚身和魚頭呈三角形,魚眼呈圓形,大魚的魚身以對角線正方形為刻度。人類的臉在魚中表現出無憂無慮的樣子。魚的圖案很生動:魚頭雖是寥寥幾筆,卻把魚的形狀和精神刻畫得具體而又巧妙。魚無鱗,飾以對稱的菱形花紋,富有節奏感和生命力。整體設計是古拙式的,簡潔、奇幻、怪異。
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6000年。遺址主要分布在黃河中遊、渭河和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陜西和山西。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廟底溝和秦王寨代表了它的早、中、晚期。其中,半坡彩陶常見於各類壺、碗、壺、尖底瓶;畫基本為黑色,常見的有魚、鹿、蛙、羊等動物圖案,人臉圖案以及三角形、寬帶、曲折、網格等幾何圖案。魚紋是半坡彩陶中比較常見的題材。
仰韶文化彩陶圖案從寫實到抽象的發展,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實的世界。天上的鳥,水裏的魚,山上的樹,地上的草,都栩栩如生。再者,人類進壹步認識到了各種事物的不同本質和規律,於是出現了從現實主義到各種抽象,比如魚的花紋到鉆石,花草到不同的弧線變化。因此,在欣賞彩陶所反映的古代藝術的同時,也可以了解我們的祖先認識世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