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評價壹個人格理論的科學性?

如何評價壹個人格理論的科學性?

從野蠻到文明,從現實到未來,人類總是依靠理想。正因為如此,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文化體系中,不僅有許多關於理想社會的觀念,也有許多關於理想人格的設計,由此產生了許多關於理想人格的理論。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研究離不開人類思想文化史上哲學家和思想家的理想人格理論的視角,這不僅是因為理想人格的理論研究源遠流長,也是我們研究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歷史前提和理論基礎。

本文從理想人格理論的視角出發,主要圍繞理想人格的理論基礎、目標關註和實現途徑三個方面展開。本文所定義的理想人格,本質上是指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的品質的完善和標準。

西方哲學家和思想家的理想人格理論

古希臘是西方文化的搖籃。自蘇格拉底提出“認識妳自己”以來,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家們就重視對人的道德即人的德性的研究。在蘇格拉底看來,德性是具有社會價值的人的優秀[1]。?他提出,人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因為在他看來,無知就是善,就是美德,就是聰明。他認為自己無知。"...壹個人,就像蘇格拉底壹樣,知道自己的智慧真的什麽都不是,這才是最聰明的人。?"[2]他用“精神助產術”來尋找和發現美德,但他認為最高的善不存在於人,而存在於上帝的世界。人們只有高舉理性,重視道德實踐,才能到達上帝的世界。比如蘇格拉底說,哲學之王柏拉圖是至善的化身。到了亞裏士多德,道德研究進入了系統化階段。在他看來,倫理學是研究人類的優秀之處,因為“人是理性的動物”,“壹切活動的目的”都是“善”。[3]因此,?亞裏士多德的倫理學追求人類理性與道德的統壹。理性規定人,其中包含道德。人既有理性又有道德,道德是人自身的規定性,是理性的要求。從智慧與道德的統壹出發,亞裏士多德的理想人格是造福人類的“完人”。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道德上的善惡差別,人的價值取決於德性的高低,理性的德性是最正確的選擇,是確立人生的目的。所以,人的最高價值就是擁有這種美德的人,即“好人”或“完人”。“完人”的理想人格是壹般性格(如對城邦的熱愛)和理性性格的結合。亞裏士多德認為,理想人格是可以實現的,因為人的內在傾向會引起人對理性生活的向往,“因為就人的內在傾向而言,他應該追求不朽,盡力按照人性中最好的部分去生活。”[4]而這壹切都源於他的哲學前提“人是理性的動物”。

可見,以蘇格拉底和亞裏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家,從人的德性角度提出了“善”和“完美”的理想人格思想。這些思想是相對正確的,但由於它們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論基礎上,其思想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

歐洲中世紀是壹個神學統治的時代,經院哲學占統治地位,科學是神學的奴隸。奧古斯丁的“原罪論”把人生的追求從這個世界放逐,到天國去尋求“永恒的幸福”。於是,關於人追求幸福的善被擠出了整個現實世界,成為了壹個神學問題。

15、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結束了“普遍衰落”的中世紀,進入了歐洲歷史的新時代。它把人從教會和神道統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人成為世界的中心和自我目的本身。這壹時期,資產階級哲學家和思想家從人性論出發,探討人的道德問題。以愛爾維修為代表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從生物人性的角度,把“感性印象和私欲、享樂和對個人利益的正確認識”作為“整個道德的基礎”。〔5?以康德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從人的抽象的“善良意誌”和“自由意誌”來探討道德問題。康德認為,不顧實際後果的善良意誌是道德的基礎,只有遵循“絕對命令”的行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而為了實現這壹抽象的倫理原則,就必須在信仰中假定人類意誌的自由[6]。?因此,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認為理想人格是“完滿”的理念,是“神性的壹切直觀個人的對象”,“壹切可能存在的完滿”,“現象領域壹切模型的原型”。但是,由於這些唯物主義哲學家和唯心主義哲學家要麽從生物人性的角度把人看作是人的生物本性的反應,要麽從抽象人性的角度把人看作是絕對意誌自由的產物,他們的理想人格理論缺乏科學依據。

在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家和思想家特別重視理想人格的研究,其歷史背景是近代西方社會的“人格危機”。人格危機是人性異化的表現,其根源在於現代科技革命的強烈壓力,加劇了社會基本矛盾。人性的異化表現為人格危機,進而表現為資本主義社會原有人格模式的喪失。為了擺脫這種危機,西方哲學家和思想家們傾註了大量的努力來建構自己的新的理想人格模式,如尼采的超人人格、馬斯洛的自我實現人格、舍勒的完整人格模式和杜威的內在和諧的活生生的人的模式。然而,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偏見,這些哲學家、思想家所建構的理想人格理論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難以找到使個體人格全面健康發展的途徑。

中國傳統理想人格理論

中國傳統文化關註的是人生,人生問題的核心是理想人格的建構。中國傳統理想人格理論是從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儒家傳統文化與綜合中國文化”中濃縮和升華出來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設計,可以追溯到原始神話中對祖先的崇拜和構想,如“三皇五帝”、“精衛奪海”、“後羿射日”、“補天女神”等。而在先秦時代,理想人格設計趨於成熟,其中以儒、道、墨三家最具代表性。

儒家理想人格理論的基礎是人性論。孔子雲:“性相似也遠。”因此,個人的內心探索是他理論的起點。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者君子”,這是他人生理想的人格化產物。“仁者君子”是“禮”的外在表現,是“仁”的內在本質,完美的人格是“仁”與“禮”的統壹。所以張岱年先生說:“儒家的理想人格是‘智、仁、勇’的統壹。子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是對人類的博愛,智是淵博的知識,勇是勇敢堅強,是全面的人格理想。”[9]然而,實際上孔子的“智、仁、勇”三德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因為只有“仁”才是“智”的應有內容,也只有“仁”才能果敢堅毅[10]。孔子強調“仁”,是為了達到“內聖外王”,達到“明事理、至誠修身、治國平天下”,最終達到“極亮中庸”的理想人格境界。這種境界的意蘊正如美籍華人學者杜維明所認為的:有壹種超越本體但不神話命運的意識,有壹種內在的道德意識但不誇大自我,有壹種廣泛的遊歷人間但不依附於權力的悲情願望,有壹種崇高的歷史使命但不自詡為仁者。孟子把理想人格分為三個層次:君子、聖人、神人。他主張現實的人應該追求“君子”人格,因為君子人格是堅持壹定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動搖的偉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這叫君子。”【11】可見,儒家的理想人格以仁為終極關懷,以禮為實現手段,追求“內聖”與“外王”的融合。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聖人”、“真人”、“神人”。莊子的理想人格可分為三個等級,即“至尊者、神人、聖人”。但是,莊子認為,人生是註定的。“生死存在,窮達貧富,德與不德,名與名,饑與渴,寒與熱,物換星移,人生旅行。”因此,理想人格只有通過“精神勝利法”,通過忘記不幸的、不可改變的“無情”心境,從現實世界過渡到自由的精神世界,才能實現。總的來說,道家主張人生無為,逍遙無為,追求超越。隨俗而清高,逍遙於世,是道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寫照。

墨家的理想人格是“廣而全”。有四種人格特質:“有思想的頭腦、堅韌的奮鬥精神、熱愛和犧牲的精神、反對藝術化的生活。”〔14〕

就儒、道、墨三家的理想人格而言,其共同特征是對聖人人格的向往,尤其是醇儒。除了這三家之外,在歷史長河中,董仲舒的“五德”、韓愈的“五性”、朱的“五德”都是著名的理想人格設計。從中國傳統的理想人格理論中,可以看出幾個最明顯的特點。

第壹,由於多元文化的影響,儒家理想人格的體系化、具體化、世俗化過程,積澱為中華民族深層次的文化意識,使之成為後世理想人格模式的價值取向。其影響“即使是中國以來,1949 * *的生產黨,在很多事情的規劃和制度中,仍然發現了很多儒家倫理的因素。”[15]儒家理想人格主導地位的形成首先與統治者的大力宣傳有關;其次,從文化上講,秦統壹中國後,儒家文化不僅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各個地方迅速擴張,而且在各個地理區域廣泛傳播。儒家文化在漢代以後成為壹場大的文化運動,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它的影響[16]。最後,更重要的是,儒家的理想人格精神及其倫理傾向更符合統治階級的統治要求和需要。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雖然道家、墨家、佛家、楊朱、魏晉玄學等等都與儒家進行了較量,但由於文化傳統的影響,他們要麽站在儒家壹邊,要麽敗下陣來,但儒家的理想人格理論卻在這場較量中日益壯大。誠然,近代以來,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在社會理想上,人們追求的是現實世界,而不是去古代世界。這壹點首先得到洪秀全的認可,康有為真正提出理想是屬於未來的,而不是去古代的。進化論使中國擺脫了倒退論和歷史循環論,通過歷史唯物主義對社會規律的理性把握,培育了李大釗所倡導的社會主義與人道主義相統壹的社會理想。在理想人格方面,理想人格不再是“純儒家”的聖人人格,而是通過“英雄”這個中介,“聖人”被壹種新的大眾化的、自由的理想人格所取代,任何凡人都可以成為偉人。

第二,中國傳統理想人格具有“重義輕利”的利他特征。儒家理想人格的特點之壹是“重義輕利”。只有強調“小人為利,君子為義”,講究“義”,忘記“利”,“濟世”,“克己”,才能成為聖人,才能在現實生活和人際關系中貫徹上述行為準則和價值原則。人格發展表現為社會取向和利他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走向利他主義。這種人格價值取向的惡果就是奴性人格。這對傳統中國人的人格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中國傳統理想人格具有政治倫理傾向。儒家理想人格的社會基礎是知識分子(儒生)和官僚階層,因此其政治性和黨性原則是鮮明的。同時,儒家理想人格本質上是壹種道德理想人格。仁和禮是儒家倫理價值的兩大主題。仁是人格主體的自覺,禮是外在的社會制約。理想的人格是仁與禮的統壹。其目的是調整個人成為“懷德”君子,而不註重專門實用人才的培養。“君子不為工具”(《為政》)是儒家倫理的精髓[17]。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理論是壹種道德內在追求和內在神聖的理論,而不是客觀世界的知識體系,是教育人安身立命、治國平天下的道德修養。幾乎所有的儒家原則都可以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規範。“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為聖賢繼位,為萬世太平”成為歷代聖賢最大的誌向[18]。

第四,在理想人格的成就及其實現上,中國傳統的理想人格理論特別關註個體的“內聖”,強調個體人格的塑造和內化。孔子強調“兼容並蓄”,孟子把內聖和教化統壹起來。然而,傳統的理想人格理論雖然強調“自覺”和“自願”的原則,卻缺乏實現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實踐手段或經濟利益手段,只能依靠“信學、守成、善道”的自我塑造和完善,從內部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通過“內聖”得到提升和飛躍。這種重在尋求內在修養的理想主義修身模式,限制了人的視野,束縛了人的思想。使對生活的追求局限於內心世界的考察,對所處的世界缺乏抵抗力,產生內向封閉的心理,形成保守的性格。因此,中國人民患有嚴重的精神萎縮,無法喚起中國人民勇敢出擊,努力追求民族的意誌目標和理想價值目標。

總之,在中國傳統的理想人格理論中,儒家的理想人格理論占據著主導地位,也是最完美的理想人格模式。但是,它的政治倫理、內在要求和客觀性造成了中國人的奴性人格、封閉性人格和依附性人格,阻礙了中國人人格的現代化。在近代中國,哲學的解放使人們對傳統理想人格理論(主要是儒家理想人格理論)的批判、揚棄和超越成為可能。事實上,這種揚棄過程在當前社會主義條件下仍在繼續。今天,中國人正以鮮明的主體意識對傳統的理想人格理論進行清理、改造、批判和反思。在此基礎上,根據現代社會和人的發展需要,構建適應我們時代的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想人格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想人格理論是唯壹科學的人格理論。它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石,以全面的人性論為理論前提,以“人格”的全面自由發展為終極關懷,以社會實踐中人與世界關系的全面發展為實現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的完整理論。

首先,馬克思主義理想人格理論是建立在全面的人性論基礎上的。在哲學史上,人性論是研究理想人格理論的起點,但對人性論的解釋卻不盡相同。馬克思主義理想人格理論既摒棄了抽象人性論強調人的理性成分而忽視人格中的情感、道德和命運因素的片面理論,又摒棄了人本人性論過分強調人的真實情感而忽視人的理性因素的片面理論,堅持了綜合人性論,即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人性論。這種人性論是壹種綜合性的人性論,它包括在社會存在基礎上反映出來的人的生理、心理、心理素質的總和;這種人性論是實踐的人性論,是人類通過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實踐以社會方式的凝結和體現;這種人性論是壹種不斷發展的人性論,是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發展而逐漸完善的過程。

其次,從全面的人性理論出發,馬克思恩格斯闡述了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理想人格內容。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指每個個體的人格能力的全面自由發展,而不是個體的“全面自養”或“全面自為”[19]。對此,馬克思說得很清楚。“當歷史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時,在這裏,人不是在某種規定性中再現自己,而是產生他的全面性;不是試圖停留在已經成為的東西上,而是停留在變化的絕對運動中”[20]。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個人的全面發展,就是每個人全面改造自己,豐富自己的需求,提高自己的能力,拋棄過去造成的壹切庸俗的享樂,成為時代的新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按照自己的先進形象,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創造壹個全新的高級自由境界。

具體來說,所謂全面自由發展的理想人有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有大師地位的人。在* * *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最終成為自己社會組合的主人,從而成為自己的主人,成為自己的主人——自由人。”[21]當時人的自由發展主要體現在對自身人格的獨立設計、個人活動的自由和自覺以及對自由時間的大量占有。其次,是全面發展的人。即生產勞動為每個人提供了全面發展和發揮全部才能的機會。因此,生產勞動成為解放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手段,社會工作者的個性得以充分實現和充分發揮。“人,以全面的方式,即作為壹個完整的人,擁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22]。個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心理素質通過德育、智育、美育在德、智、情三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諧的發展;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最後是真善美的統壹。真實是指這種人是全面提升的人,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對自身本質的把握和占有;善良是指這樣的人符合人格發展的最高要求;美是指他發達的智慧、超越理性的力量、充滿激越、高貴的品質和堅忍不拔的統壹,其中包含著無與倫比的人格美和人性美。

第三,在實現全面自由發展的理想人格的道路上,馬克思主義認為,理想人格的追求與* * *產品主義的追求是壹致的,也就是說,只有實現了“自由人的聯合體”,即* * *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個人的真正統壹,每個人才能關註、肯定和發展自己,才能真正把握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人只有在追求自身與自然、自身與社會、自身與自身的實踐活動中實現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人格。

總之,馬克思主義理想人格理論的科學性是由於其理論前提的科學性、內容的客觀性和實現途徑的實踐性,所以它是壹個完整的、科學的理想人格理論。

從理想人格理論的角度來看,西方理想人格理論總體上是不科學的,因為它的理論前提和理論基礎是不科學的。植根於中國自然經濟特征的傳統理想人格理論是壹種片面的政治倫理理論,遠遠不能適應我們時代人格發展的要求,需要揚棄。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理想人格理論的科學性,它對我們設計和實踐社會主義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 上一篇:廚衛門市場上演了壹場鋁門和木門之爭。
  • 下一篇:建築施工中的主要汙染問題及環保措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