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涪陵有什麽特點?

涪陵有什麽特點?

涪陵隨處可見壹種葉子呈綠色或紫紅色的奇怪蔬菜植物。當地人稱之為“包包菜”、“疙瘩”或“青菜頭”。因為它的莖上有腫脹凸出的乳白色組織,所以看起來很奇怪。有的像球,有的像角,有的更像胖乎乎的孩子的臉。它們光滑明亮,特別可愛。1936年,我國著名園藝學家毛宗良和1942年的農藝師曾勉、李樹軒教授按照國際慣例給“青菜頭”起了壹個拉丁名。毛的名字是:Brassicajuece Coss var TSA仔毛,意為“蕓苔品種——白菜頭”。曾和李分別命名為:巴西芥菜。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農業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和分析,在對芥菜進行系統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才正式確定“青菜頭”的植物學名稱為“Var。tnmida Tsen etlee”,拉丁命名沿用了曾教授和李教授早年的命名形式(簡稱)。在植物分類中,莖瘤芥分為:雙子葉、十字花科、蕓苔屬、芥菜亞種、大葉芥變種。它最初是由野生芥菜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而來的。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這種植物始於何時何地,是否為涪陵所特有,給涪陵增添了壹層神秘的色彩。

[編輯此段]涪陵榨菜產地

相傳,青菜頭的種植始於涪陵清溪場,流傳已久。涪陵沿江種了很多青菜頭。因為它的葉和莖都可以利用,而且容易加工和儲存,所以很受農民歡迎,長江沿岸的農民都種植它。清末,青菜頭經人們加工利用形成商品後,發展到豐都、江北、八縣、江津、忠縣、萬縣等地。1935年,它們被引入浙江,到70年代末在中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種植。

早些年有荸薺菜、筆架菜、豬頭菜、獨立菜、不加奶的簡單菜、涪陵沿江種植的大菜等品種。當時瘤莖的角長最好,短的次之,無瘤大菜最差。涪陵民間種植習慣先播種,後移栽,壹般不直播。多種植在有通河(長江)風的油沙地區。

白菜頭植株喜肥,耐寒,生長期短,每株重500-1000克。每年“白露”前後播種,“寒露”後移栽,次年“立春”後收獲,“嚇”後開花結果。而正宗的涪陵榨菜原料是在特殊的土壤、水質環境和氣候中孕育出來的,產地不是很大,主要在重慶豐都縣高家鎮和重慶巴南區木洞鎮附近沿江200公裏,其中涪陵是中部主產區。長勢特別好,收獲的青菜頭肉質細嫩酥脆,面筋少,口感好。在這個範圍之外種植的青菜頭質地較差。這真的有點像“生在淮南的是橘子,生在淮北的是橘子”。俗話說“壹方水土壹方特產”,“水土不同”。

1939年(民國28年),金陵大學農學院園藝學教授李嘉文等人親自到府城考察,並形成了《芥菜泡菜考察報告》,其中說:“考察歷時兩個多月...並采訪了榨菜的發明者。”1963年秋,在涪陵經過兩個月的面談和討論,確認榨菜創建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榨菜的起源總結如下:榨菜起源於涪陵城西邱壽安家。邱壽安,清光緒年間生於福州城西陌溪夏秋大院。早年在湖北宜昌開了壹家“榮盛昌”醬園,兼營多種泡菜生意。資產階級的鄧炳成被家裏雇來負責幹鹹菜的采購、整理和運輸。光緒二十四年(1898),夏秋家園頭菜大豐收。因為鄧炳成知道家鄉“大頭菜”的加工工藝,和邱家的女人們商量,他就模仿大頭菜的整形腌制法,嘗試制作泡菜,非常好吃。“客人到了,主婦們被安排在餐桌上,主人和客人都對她們贊不絕口”。第二年制作,數量達到80壇。這足以說明鄧秉誠是涪陵榨菜的創始人。由於他善於總結民間泡菜制作經驗,引用國外技術,創造了綠色菜頭全成型加工新技術。他邁出了開創涪陵榨菜事業的第壹步,為人民創造了寶貴的財富。

當時鄧炳成帶了兩壇到宜昌,讓邱守安在腌菜做好之後品嘗鮮菜。邱也用它來招待客人,親戚朋友和同事都壹致認為這道菜獨特美味,是其他鹹菜所不能及的。邱敦生想到了盈利,馬上投放市場,賣得很好。邱是壹位有著豐富商業經驗的商人。他認為這種新產品將來會有廣闊的銷售市場,經營起來會有利可圖。那壹年我趕回涪陵老家,精心策劃,投資建廠,安排家裏大量生產。接著,掌脈大師鄧炳成對加工工藝進行了研究和改革。經過風幹、脫水和初步腌制後,用壓豆腐的木盒將鹽水擠出,用這種方法制作的腌制品命名為“榨菜”。次年,運到宜昌八十輛坦克試銷,以“涪陵榨菜”的怪名在城裏打廣告,不到半個月就銷售壹空。每罐榨菜重25公斤,售價32元。為此,“榨菜”這壹名稱應運而生,並壹直沿用至今。邱家榨菜的試銷成功,使該家擴大生產,產量增加,每年榨菜達到800壇。為了長期獲利,讓他家對加工方法保密,不允許傳給外人。如果準備香料,要去幾家藥店買原料,偷偷準備,防止秘方泄露。再比如風幹脫水,於是在自家院子裏種樁拉電纜,生產過程封閉,不允許外人參觀,持續了16年。

到1899,榨菜在宜昌小批量試銷。當時由於產品新穎,每罐榨菜能賺25元以上,銷量與日俱增,始終供不應求。經過多年的經營,榨菜銷售在宜昌形成了壹定的市場,是全國第壹個涪陵榨菜銷售市場。

邱壽安的弟弟邱,在上海開了壹家店鋪,位於街。1912回國後,他們看到榨菜有利可圖,想擴大市場,立即將80罐榨菜運到上海試銷。當時上海市民不知道這是什麽奇怪的東西,味道怎麽樣,也沒人買。邱極力宣傳,到處張貼廣告,在報紙上登廣告;與此同時,榨菜被切成絲,裝入附有使用說明的小袋,送到劇院、浴室、碼頭等公共場所出售。好奇的人想把它買回來,味道很好。擴大宣傳後,陸續有人來買,沒壹個月就賣完了。那時候上海人用壹點榨菜炒菜或者燉湯,都很好吃,所以很受歡迎。有的居然把榨菜當茶會招待客人,或者當禮物送給朋友。

1913邱又運了600壇榨菜到上海賣,至今還賣得不錯。到1914,邱在上海創辦了“道生亨”榨菜村,這是中國第壹個專業榨菜村。當時榨菜的銷量達到1000壇左右,因此上海成為全國第二大榨菜銷售市場。秋的商業化經營為榨菜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榨菜生產的大發展。

1930後,榨菜已行銷港澳,並出口南洋、日本、菲律賓、舊金山等地。年銷量達到3萬壇。榨菜的分銷市場第壹是上海,第二是漢口,第三是宜昌。上海有信合、盈豐、協茂、李寶森等大公司。該公司從事榨菜出口。新河商行以其涪陵榨菜的“地球牌”而聞名。盈豐、協茂和李寶森也經營榨菜出口。這些事務所都集中在靠近香港的上海長湘路,方便他們經營。

[編輯此段]涪陵榨菜生產

壹、原材料和設備:

(1)原料榨菜的主要原料是青菜頭、鹽、辣椒和輔助香料。

蔬菜生來就有俗名。總的來說,國內的生產壹直是自給有余,也可以在豐都、長壽、羅綺等地加工,也可以運到重慶銷售生鮮。民國時期廠商第壹年交保證金買期貨,或者在加工旺季直接買。在20世紀20年代,有專門從事原材料交易的商人。買賣雙方由信利(經紀人)撮合,每壹萬斤雙方各給傭金1元(銀元)。1952後被供銷社收購。上世紀30年代,青菜頭的規格被定義為上品,肥嫩脆,而空花、細長、老皮、筋多為劣質品。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供銷社的收購規定是:“冒頂”(抽薹前),切菜、剪老根、白菜打頂、去葉無“鸚哥口”、無勺,重量在1.25g以上的優良品種為合格蔬菜;淘汰劣質種和65到125克改良菜,通過修剪的,作為配菜(二級品)購買。

植物鹽壹直以來主要是來自四川自流井的粗粒井鹽。抗日戰爭時期,四川食鹽實行控制和配給。榨菜協會根據省政府的規定,向涪陵鹽務局申請批準供應。但由於手續復雜,鹽務局可以任意減少或不按時供應,加工者到了也要用,只好在黑市上購買。每年春天,涪陵經常缺鹽。涪陵解放後,運鹽部門提前做好安排,先從制鹽部門訂購專門加工的粗白衛生鹽,保證及時供應。1953年全縣供應蔬菜鹽1270噸,1966 3200噸,1983達到14000噸。

花椒、花椒、辣椒等輔助香料的配方、采購、加工,民國時期由加工戶自行決定。辣椒是傳統榨菜加工必不可少的原料,可以改善口感,防腐保色。民國24年以前,普遍使用萬縣、石柱辣椒(俗稱夏河辣椒),成本低,但色澤不太鮮艷。以後買了成都辣椒(商河辣椒),顏色鮮紅,長久不變。1953成立涪陵縣辣椒廠,收購優質辣椒,加工辣椒粉和輔助香辛料粉。

  • 上一篇:汽車百科(品牌)
  • 下一篇:東風風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