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山自古以來就被人類食用,是人類最早食用的植物之壹。早在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中就有“填腸多吃山藥”的名句。以下是我整理胡愛山糕點的方法,歡迎查閱,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練習1
1.紅棗洗凈,用溫水浸泡,蒸壹小時。去皮後用油(花生油/豬油)和白糖炒成棗泥備用。
2.山藥洗凈蒸壹小時,然後去皮,磨成泥,加入面粉(糯米粉+梗米粉)、豬油、糖和水,再蒸30分鐘。
3.然後在模具上抹油,依次放入山藥糊、棗泥、山藥糊,倒出蒸幾分鐘,就是滋補甜品了。
練習2
材料:
鮮山藥(650克)、無籽大棗(100克)、枸杞(1湯匙)、冰糖(4湯匙)、糯米粉(3湯匙)。
1.將無核棗、枸杞洗凈,分別用清水浸泡壹夜;山藥去皮,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泡備用。
2.燒開半鍋水,放入山藥片,撒上1湯匙白糖拌勻。大火蒸25分鐘,然後取出晾涼。
3.將紅棗切成細絲,在鍋中撒上3湯匙白糖,拌勻。大火蒸15分鐘,然後取出晾涼。
4.將涼拌山藥壓成泥狀,加入3湯匙糯米粉,用手揉成山藥面團,靜置15分鐘。
5.將蒸熟的紅棗用勺子搗碎,放入榨汁機中打成棗泥,取出備用。
6.取雞蛋大小的山藥面團,壓成餅狀,放入適量棗泥作餡,用手搓成丸子狀,逐壹放入盤中。
7.鍋中水燒開,放入棗泥山藥餅,大火蒸10分鐘,取出放入枸杞中裝飾,即可食用。
練習3
材料:
配料:山藥
輔料:紅棗(幹)和奶粉
調料:煉乳
1,主料和調料準備好了。將山藥表面的泥洗凈,然後切塊,放入熱水中浸泡30分鐘。
2.用清水洗凈紅棗表面的灰塵,用熱水浸泡5分鐘。將大棗兩端切開,去核。
3.剪成兩半,用剪刀修剪。將紅棗卷曲,塑造成圖案。
4、紅棗切成小塊,山藥去皮切成長條用清水浸泡。將切好的紅棗和山藥放入蒸鍋蒸20分鐘。
5.將蒸熟的紅棗去皮取肉,用勺子壓成紅棗泥。然後把蒸好的山藥用勺子壓成泥。
6.加奶粉。加入煉乳,攪拌均勻。
7.先將1/2山藥泥放入花紋模具中。加壹層棗泥。
8.加入山藥泥,壓平。放上紅棗花和薄荷葉。
練習4
制作材料:
配料:當地白蘿蔔和山藥
輔料:花生、米粉
生產流程:
1,白蘿蔔,山藥糊蒸。
2、五花肉切丁,花生炒碎。
3、熟蘿蔔絲、五花肉、花生、自發粉漿造型蒸熟。
擴展:簡介
胡愛山,中草藥的名字。本品為盾葉薯蕷的幹燥根莖。主要功能有:健脾、厚胃、補肺、補腎。脾虛泄瀉、慢性痢疾、勞咳、尿頻、消渴、子宮脫垂。
來源
本品為盾葉薯蕷的幹燥根莖。
性味取向
性平,味甘,無毒。入肺、脾、腎、胃。
功能指示
脾、胃、肺、腎。脾虛泄瀉、慢性痢疾、勞咳、尿頻、消渴、子宮脫垂。
相關兼容性
①每天早上煮120g山藥,治療子宮脫垂、脾虛泄瀉、口渴。
②山藥適量,半生半炒,* * *細磨,米湯,每次6-10g,每日2次,適用於心口脹滿、食欲不振等癥。
(3)山藥20克,粳米30克,* * *研末煮成糊狀食用。具有強腸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泄瀉。
④山藥15g,黃連6g(或天花粉15g),水煎。可治療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多尿、饑餓等癥狀。
⑤胡愛山粥:胡愛山60g,粳米(或糯米)100-150g,同煮,加鹽調味。具有健脾和胃、補腎、止瀉、增肌、止渴功效。適用於厭食、便溏、慢性痢疾、疲勞咳喘、陰虛乏力、慢性腎炎、婦女帶下、兒童消化不良、老年人糖尿病等。
⑥胡愛山蛋黃粥:將200克胡愛山粉與3個蛋黃混合,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糊狀。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適用於大腸松散、腹瀉天數較長的病癥。
⑦沈淩胡愛山湯圓:將人參65,438+00克、茯苓65,438+00克、胡愛山65,438+00克各蒸熟搗成糊狀,然後與紅豆沙30克、白糖、熟豬油混合制成餃子餡,再用揉好的糯米粉包成餃子,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即可食用。具有健脾和胃、益氣補腎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氣短懶動、腰膝酸軟等。健康的人可以吃得更起勁,走路更輕盈。
⑧胡愛山茯苓包子:將100g胡愛山粉、茯苓粉加適量水調成糊狀,蒸半小時,然後加入白糖300g、面粉200g、少許豬油、海苔絲(即胡蘿蔔絲)做成包子,再用發酵食用堿蒸成軟面包。益脾氣,益氣澀精。連續食用可治脾胃虛寒、身體虛弱、食欲不振、口渴難耐、尿頻、遺尿等癥狀。健康的人可以精力更充沛,食欲旺盛,增強體質,祛病延年。
⑨山藥:將500g新鮮山藥蒸熟,去皮,加150g面粉,揉成面團,壓成圓餅,放上適量核桃仁和什錦果料,蒸20min,最後在圓餅上澆壹層蜂蜜、糖、豬油和糯米粉,稍加加熱拌勻。本品外形色澤美觀,味美爽口,具有滋腎養陰的功效。適用於腎虛體弱、消渴、尿頻等癥。
⑩淫羊藿山藥面條:鮮山藥400g,蒸熟,去皮,搗成泥;將15-20克淫羊藿(中藥)加水煎煮去渣,將煎液與100克龍眼肉壹起加水煮沸。煮沸後加入適量的酒和醬油調味,用山藥泥攪拌混合,將湯汁煮成米湯,分別裝入五個大碗中作湯面,煮好的面條放入湯中勾兌食用。淫羊藿有健腦的功效。另外,龍眼肉是增智、益腦、養心的物質,配合山藥,所以本品有健腦、強身、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需要註意的事項
感冒、溫熱、邪實、胃腸郁結者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