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糧倉裏儲存的大米比較多,裏面的糧食容易發黴變質,所以人們經常把糧倉裏的大米騰空,露天晾曬。就這樣,露天的稻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麻雀來享用美食。太倉每天都會因為麻雀偷吃而損失很多食物。掌管糧倉的糧官為了獎勵捕鳥護糧的人,用竹片記錄捕鳥的人數,根據這些竹片發放獎勵。糧草官為了防止有人弄虛作假,在這些籌碼上刻上各種符號和數字,是太倉地區的專屬“護糧牌”,也叫“麻雀牌”。
麻雀牌上三種基本顏色的名稱分別是“萬”、“束”、“管”。“桶”的圖案是火藥槍的橫截面,“繩”是“捆”,意思是人們用細繩子把抓到的麻雀壹只壹只串起來,所以“壹根繩子”的圖案代表壹只麻雀,“幾根繩子”代表幾捆麻雀。
護糧獎金是按抓到“麻雀”的數量來算的。最後壹個“萬”是獎勵錢的單位,“萬”是獎勵的數目。
另外,麻雀牌中的“東南西北”指的是當地的風向。三元牌中的“法”是賞金,即人們抓到麻雀後,可以去太倉糧草官那裏領取賞金,發家致富。
“麻將”壹詞也與太倉“麻雀牌”有關,抓麻雀,護食。比如“成派”叫“鶴”,“鶴”與“鸛”諧音,而“鸛”是壹種專門捕鳥的鷹。
後來太倉地區不需要囤積大米,當地人手中沒有兌換過報酬的麻雀牌也就沒用了。但為了紀念這些曾經用來保護食物的“麻雀牌”,他們通過制定壹些遊戲規則,逐漸將這些麻雀牌改良成了壹種遊戲。當然,這只是清代民間流傳的麻將起源的故事,但據各種文獻記載,麻將的雛形是明代的馬牌和撲克牌。
當時最常用的桌子是八仙桌,也叫方桌。方桌打牌的時候,總是面朝壹邊,僅限於壹邊不同時坐兩個人。所以打麻將是四個人坐壹邊,人也受四個方向的啟發,於是在麻將中加入了“東”、“南”、“西”、“北”四種風牌。
至於“中和”、“繁華”、“潔白”的增多,很可能是清朝人對升官發財的向往。
“贏”就是贏得高官厚祿,“賺錢”就是發財,“白板”就是“清白”。在清朝,人們認為只有中了獎,做了大官,發了財,同時又能保證做官後能保持清白,才不會惹事。壹般認為,只有這樣的生活才是完美的,也正因如此,麻將牌裏才有三元牌。
到了清朝中期,人們發現經常打完麻將沒人打。他們感到非常失望。為了彌補這個缺點,他們加了“聽”。壹開始“聽”只是加了兩塊,後來逐漸發展成更多塊,直到發展成“畫”麻將牌。
清朝中期,麻將牌基本成型後,從朝廷到老百姓,各界人士都很喜愛。普通人也從打麻將中獲得無窮樂趣。清代有壹位牌運特別好的知縣,曾經寫過壹首詩,詩中說:
今天贏了比賽,安排好對桿。三元四喜,滿貫遇全。花自發,月自海釣。聚會結束了,離遠點,敲竹杠的怕被敲。
當麻將在清末真正成型的時候,人們在長期的麻將遊戲中體會到了無盡的快樂和豐富的內涵。清代壹位學者總結了這些內涵,曾說:
入局首先要細化產品,產品要做到從容不迫,贏牌不浮躁,輸牌不小氣,合時不喜,逆時不悲,不隱身,不動容,心胸寬廣,人品高尚,溫文爾雅,作風優越。
所有的遊戲活動都有自己的規則,麻將也不例外。遵守遊戲規則體現了壹種教育,壹種知識,壹種智慧,壹種美德,壹種秩序。也體現了對他人、對自我、對禮儀、對正義的尊重。這些話就是麻將遊戲的意誌和精神。
所以有人說,“麻將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典型符號,表現出強調自我、善於獨立生存的文化特征。
麻將是中國古代娛樂活動中的傳統節目。在打麻將的過程中,藝人必須“四面八方留心”,同時采取“護己顧人”、“機動靈活”的戰術。
打麻將真好玩。有人曾這樣形容打麻將:
如果幾個人聚在壹起,上了方城的戲,就有說有笑,有摸有吃,其樂融融;結局難料,但總有希望,讓人對未來憂心忡忡。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貴賤,規則統壹,地位平等。太陽升起三次,興趣濃厚;月上柳梢,揮之不去。對排遣寂寞,消磨時間非常有效。因此流傳甚廣,經久不衰。
可見麻將的普及在清代涉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和領域,進入了千家萬戶,所以麻將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之壹。
麻將不僅受到普通人的青睞,文化名人、官員顯貴,也很喜歡麻將。四人圍坐方城的場景隨處可見,八手忙腳亂吃飯洗牌的聲音不絕於耳。晚清時期,麻將在中國不同地區傳播和發揮,在許多不同的地方也具有社會特征。
就連各行各業制作和使用的麻將牌都很有講究。做生意的人往往喜歡在花的設計上使用帶有財神和聚寶盆的麻將牌。官方最喜歡的花牌中,有升官發財的麻將牌。皇帝用的麻將牌上有“國興旺千年”、“國為民安”或“壽無疆”等字樣。
還有人說清朝中期麻將規則定型,體現了我國優秀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雖然只有100多張麻將,但是玩起來五顏六色,既需要鬥智鬥勇。
打麻將用的方桌,需要四個人相對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