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海戰是中日海軍的主要決戰,其規模之大、激烈程度之深、持續時間之長,在世界近代海戰史上都是罕見的。就雙方的軍事損失而言,中方的損失無疑大於日方。“九月,丁率北洋軍艦在大東溝與日作戰,損失致遠艦、靖遠艦、朝永艦、洋尾艦四艘。”只有五艘日本船只受損,沒有壹艘沈沒。相比之下,雖然北洋水師最終迫使日軍離開戰場,粉碎了日軍的企圖,但從戰場的損失和實際效果來看,北洋水師在戰術層面確實失敗了。
如果說在65438年6月到0894年9月的這場激戰中,北洋水師還有勇氣作戰的話,那麽65438年2月和65438年2月+1995年7月07日北洋水師的最終覆滅,就是壹曲挽歌。“2月17日上午8時30分,日本聯合艦隊以松島為首,我方千代田、李嶠、鹽島、第壹遊擊隊、吉野、秋金洲等艦艇緊隨其後,第三、第四遊擊隊以單壹垂直隊形從白螭崖起航,各路旗幟高高飄揚,從北口魚貫而入,緩緩進入阿哈瓦港。”“鎮遠、濟源、平原、廣c、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鐘真、鎮邊十艘船都降下了中國國旗,卻輕易用上了日本國旗。唯壹的例外是嵇康艦,它的尾部仍然懸掛著黃龍旗。因為這是為丁準備的的棺材。.....四時,擡來六口棺材,有丁、劉、楊永林、戴宗謙、沈壽昌、黃祖廉,還有水兵水兵和洋人。迎著淅淅瀝瀝的冷雨,他們傷心地離開了阿哈瓦港,駛向煙臺港。”就這樣,北洋水師覆滅,中國的海軍夢在甲午戰爭的隆隆聲中化為浮雲。究其原因,應該說是多種因素* * *的結果,但實力差距是不爭的事實。李鴻章曾說:海戰只靠船跑,“稍有優越感,則優劣大異。”從甲午戰爭時北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對比來看,可以說只是略遜壹籌,所以不考慮其他因素,壹方面北洋海軍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我們以黃海海戰為例來說明這種實力差距。
日本的聯合艦隊在很多方面都比北洋海軍有明顯優勢。詳情如下:
1)參戰艦艇數量:日軍是北洋水師的1.2倍。
2)火跑總數:日軍是北洋水師的1.549倍。
3)總噸位:日軍是北洋水師的1.302倍。
4)總馬力和平均馬力:日軍分別是北洋水師的1.587倍和1.322倍。
5)平均速度:日隊和第壹遊擊隊分別是北洋水師的1.006倍和1.252倍。
6)總兵力:日軍是北洋水師的1.767倍。
7)速射炮:日軍有97門,北洋水師壹門都沒有。
當然,北洋水師在某些方面也有壹定的優勢。比如在裝甲艦艇數量上,北洋水師以4比1的絕對優勢,而在30厘米以上口徑的重炮和20厘米以上口徑的火炮上,也分別以8比3和2比1的優勢。但總體來看,北洋水師處於明顯劣勢。對此,英國菲勒蒙海軍中將曾評論說:“為了比較兩軍的實力,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參與黃海戰役的軍艦來得出正確的結論。從噸位、人員、速度、速射炮、新船來看,日本艦隊更勝壹籌。除了赤城,這個國家的軍艦性能大致相同,艦體尺寸從2200噸到4200噸不等,都是新完工的尖端艦艇。中國,雖有定遠、鎮遠二級戰艦,各有7400噸噸位;其次,靖遠和淶源兩艦各有2900噸的噸位,但只是以裝甲巡洋艦的名義。其余船只要麽噸位小,要麽實力弱,要麽船型不對稱,裝備不當。”
黃海海戰雙方的艦艇雖然沒有涵蓋兩軍的全部艦艇,但基本上囊括了中日兩國海軍的主力。所以,從黃海海戰中中日海軍實力的差距,基本上可以理解1894左右中日海軍實力的懸殊。但是,中日海軍力量對比是從壹開始就這樣的嗎?
第二,軍備競賽
要理解這壹點,必須追根溯源,從中日海軍的發展歷史說起。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海軍。唐宋以後,中國的造船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說曾經擁有世界領先的水平。特別是鄭和在1405-1433期間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真的可以用“炫耀外國軍隊,展示中國繁榮”來形容。但是到了清朝,西方國家的航海和造船技術進步很快,相關的海軍體系和戰略思想也逐漸現代化。在壹百二十年的時間裏,完成了傳統海軍向現代海軍的轉型過程。此時的中國海軍依然沿襲歷代固有體制,並無突破。所謂“水師”,分為內河和公海。當初沿海各省的海軍師團只是用來保衛海口,抓捕海盜。雖然他們的管轄範圍在沿海地區,但官方制度與大陸相同。光緒年間,南北洋鐵船都造好了,還設專門官員指揮。”可見,直到光緒年間,中國仍未完成從古代海軍向現代海軍的轉變。
至於中國近代海軍的建立,在《大清約法》中有記載:“中國當初沒有海軍,道光年間才開始籌海防經費,開始討論向國外購買船只,以補充水軍。同治初年,曾國楨和左建議興辦造船廠和煉鐵廠。沈葆楨在渤海開船政,李鴻章在旅順修碼頭練北洋水師,是壹個海軍的開始。”可見,中國海軍的創建,當在鹹通,而真正完成,恐怕已經到了光緒初年。
我們再來看看日本:
“古代日本沒有海軍,安正二年六月,荷蘭人開始提供蒸汽船。德川將軍家裏決定派保田博,西藏戰勝鈴太郎等於長崎,於是跟蘭仁學了汽船操作,然後派了阪本Kamajro,赤松泰三郎等向郭蘭學習海軍方法,並在荷蘭購買觀光船只。.....慶應丁卯,德川重歸政壇,設三職八班,僅以陸海軍務為名,不設專官。.....8月,兵部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師,每個師都有自己的分局。五年二月,裁撤兵部,脫離陸軍,設海軍省。六年六月,官制重定,是現在的制度。”
基於中日兩國海軍發展的歷史,我們選擇1888這個時間點作為參考。不難看出,此時的日本海軍對日本海軍還是有很大優勢的。詳情如下:
1888北洋海軍與日本海軍實力對比表
中國和日本的軍艦類型
(僅限北洋水師)
二級戰艦2 1
裝甲船只包括二級戰艦4艘2艘
(包括1865中的法國產“東方艦”)
快船(巡洋艦)7 5
船只總數24 22
(不包括運輸船)(不包括運輸船)
官兵4000多人,近萬人(根據黃遵憲對日本的記載,好像少於這個數字)
這樣,到1887,中國僅壹個北洋海軍就足以和整個日本海軍抗衡。而且在二級戰艦、裝甲艦、快船等主要指標上,仍然領先於日本海軍。如果再加上南洋水師的實力(福建水師在之前的馬尾海戰中全軍覆沒),自然遠在日本之上。這方面有壹個很好的例子。“光緒元年(1875),制造局造了壹艘遠艦。船舶管理系統是成功的。通過練武,學生可以遊遍南洋,回到日本。”當時“英國人郎偉力主管海軍訓練。”這個時候中國還能和日本打,所謂“歸還日本”,說明當時的日本海軍力量非常不足。當時郎偉立建議利用這個機會壹舉殲滅日本海軍主力。後來這個提議雖然被否決了,但是可以看出中日海軍力量的時尚差距巨大。這壹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當局,加快了其擴軍備戰的步伐。但即便如此,到1888,從中日海軍實力對比來看,優勢還是在中國。
然而僅僅6年後,1894年,中國北洋水師被日本水師擊敗。從第壹部分所列的黃海海戰中日海軍力量對比中,我們驚訝地發現,短短六年之後,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遠遠高於北洋海軍,尤其是在速射炮、船速和尖端艦艇數量上。因此,中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那麽這種劇變的原因是什麽呢?
三、中日海軍力量興衰的原因
研究這壹劇變的內在原因,必須結合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壹下,就是因為中日之間的巨大差異。正是這種差異,導致了19世紀下半葉中日海軍力量的大起大落。具體有六個方面:體制、經費、重要性、戰略理念、教育體系、發展環境。
制度的差異
如果討論中日海軍體制的差異,首先要明確中日海軍體制是什麽。
就中國而言,海軍起初並沒有獨立的組織,而是由海軍輔助。整個系統仍然沿用海軍的軍制,保持不變。在海軍的管理上,最早是由中央政府的國政廳管理。李-A艦隊解散後,改為地方總督兼北洋貿工部長,但從未設立專門機構。1885(光緒十壹年)10 13年6月,清政府發布了設立海軍衙門的決定。奕譞,酒精王子,被任命為總理和海軍部長,“所有沿海海軍師應控制和派遣”。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李鴻章被任命為會議大臣。漢軍總司令正紅旗山青、右兵部侍郎曾紀澤擔任副職。並指示李鴻章“專其事”。海軍衙門的設立標誌著清政府海軍建設進入了壹個新階段。
日本海軍管理體系的現代化要早得多。“慶應丁卯,德川幕府重返政壇,設三職八班,只以陸海軍務為名,卻沒有專設軍官。明治元年二月改為軍防局,四月改為軍務官。次年7月改為兵部省,全部由海軍抽調,沒有提督、中將、少將等軍官。四年四月,恢復少校、中學生、未成年助手、少校、中學生、少尉。8月,兵部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師,每個師都有自己的分局。五年二月,裁撤兵部,脫離陸軍,設海軍省。六年六月,官制重定,是現在的制度。”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陸海軍早在明治四年(1871)就被劃分為兩個省,相當於壹個部級單位。而中國直到1885年才建立海軍衙門這壹專門機構,比日本晚了14年。從級別上來說,還是兵部下屬的壹個機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中日兩國海軍在管理體制上存在很大差異。日本有專門的海軍省管轄,而中國只有壹個海軍衙門,這個海軍衙門幾乎沒有實權。海軍管理權實際上掌握在北洋大臣、南洋大臣和地方督撫手中,權力分散混亂,不利於集中管理和指揮,從而影響海軍戰鬥力和相互配合。這壹系統的重大缺陷在中國海軍發展初期並沒有完全暴露出來,但到了19年底,其弊端完全暴露出來。但日本海軍體系的優越性在19世紀後期逐漸發揮出來,為日本海軍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資金的差異
從中日海軍軍費的投入也可以看出19世紀下半葉中日海軍力量消長的原因。以下是僅有資料的中日海軍軍費對比。
表3:北洋海軍與日本海軍軍費對比表
年份中國(北洋水師)日本(按貨幣匯率1895折算)。
1868-1875(6月)的情況很復雜,這裏不可能說的很清楚。理論上南大洋和北大洋海軍每年撥款200萬元,實際上並沒有達到這個數額。根據姜鳴的研究成果,認為光緒元年(1875)-光緒二十年(1894),北洋* *收受2300萬元,其中後八年(1887-1894) * *收受65438+。
1875/6-1876/6270萬元(約1.7萬元)
1876/6-1877/6354萬元(約223萬年)
1877/6-1878/6 321.75萬元(約203萬元)
1878/6-1879/6 264.16000元(約1667000元)
1879/6-1880/6 263.63萬元(約1.662萬元)
1880/6-1881/6
(1881.6-1882缺少數據)365萬元(約230萬兩)。
1883-1890,年均330萬元(約208.2萬元)。
1891-18955855元(不包括天皇的內廷經費等。),年均1171萬元(約738.8萬元)。
可以看出,從1875開始,日本對海軍的投入就超過了北洋水師,在1876-1890期間始終保持在200萬兩以上。1891年後,年均投入已達738萬兩白銀,遠高於清代北洋。綜合來看,1875-1894年期間,清政府對北洋水師的理論投入應為4000萬兩(按南北分解計算,北洋水師每年可得200萬兩白銀)。根據姜鳴的研究結果,實際到位的只有2300萬兩,而日方高達65162000兩(6543000兩)。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中日兩國在投資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沒有投入,就會有收獲。因此,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麽中日兩國海軍力量在19世紀下半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關註程度不同
中日兩國對海軍發展的重視程度也有很大差異。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日本從天皇到民間都非常重視海軍和海防的發展。1890年(光緒十六年、明治二十三年),牧仁皇帝下詔,撥出30萬元作為造船費。同時,我們將向人民征集二百多萬元來建造船只。1893年2月(光緒19年、明治26年),牧仁再次下令節約皇宮經費。6年來,每年撥30萬元用於造船。它還命令所有文武官員,除特殊情況外,在此期間必須繳納十分之壹的薪水作為造船費。日本天皇為了籌集海軍軍費,以身作則,甚至下令節省皇宮經費支付海軍。他的註意力不高。另壹方面,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無論是慈禧還是光緒皇帝,對海防都不太重視。集中在兩點上:
壹個是65438年到2008年70年代的海防與防之爭。當時,中國正面臨著嚴重的邊境危機。阿古柏政權曾控制新疆大片地區,隨後中國南方(越南)出現邊境危機。法國侵略軍已經滲透到越南北部,逼近廣西和雲南。清廷的壹些重要官員,如左,主張防禦為主,而李鴻章等人仍然認為中國最大的威脅來自海上,尤其是日本人。李鴻章的海防戰略應該說是高瞻遠矚的,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不強調要塞防禦,中國將有再次失去領土的危險。但中國人壹直很重視領土,所謂“寸土不讓”,卻對當時無邊無際的海上邊界和制海權的意義認識不足,認為停止防禦刻不容緩。所以,難怪堅持要塞防禦的壹方占據優勢地位,最終使清廷花費大量軍費在新疆等地區進行戰爭,加強邊防。
如果說這場爭論還是眾說紛紜,那麽北洋水師軍費的挪用就不能不說是清政府不重視海軍建設的鐵證。過去,人們常常認為這些資金主要用於建造頤和園,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總局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決定每年撥款400萬元用於海防後,它成為公眾的壹大收入來源。每當清政府財政困難時,它就從中賺了很多錢。僅光緒元年至六年,“雲南案津貼”20.3萬兩,“河南貸買米銀”4.2萬兩,“晉豫省賑”20.2萬兩,“資平價不夠”7.4萬兩,“河間等井工”、“惠玲工程”4.2萬兩。光緒十二年,海事處以經費不足為借口,要求自光緒十三年正月起,將南北海經費和東北三省報賬統壹按22平(即京平)發放,每含糊扣62平以上,以沖抵名義上由海軍衙門專款撥付的定遠等八船俸祿夥食費。據光緒十三年至二十年定遠等船餉統計,八年間,平均盈余二十余萬元。雖然上述各項都列在北洋海防報賬的“入不入”壹欄中,但畢竟都是從海防報賬中扣除的,總額超過1.7萬,占北洋海防經費總收入的7%以上,不可忽視。至於西方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用於修建頤和園,情況很復雜,眾說紛紜,尤其是挪用的數量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但無論如何,頤和園的修建對海軍建設產生了壹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壹定程度上的資金短缺。
從以上例子來看,中日高層對海軍的重視。這裏再舉壹個例子:日本政府在造艦擴軍活動中,壹直將中國海軍視為對手和假想敵。尤其是對於中國北洋艦隊的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我感到了極大的威脅,我會迅速擺脫它們。以至於當時不僅在日本海軍士兵中,還流行著壹種“壹定要打勝仗,定好距離”的說法。就連孩子們在小學玩遊戲的時候,也是分成兩組,壹組集結成中國艦隊,壹組扮成日本艦隊,進行壹場攻占“定遠”“鎮遠”的戰鬥遊戲,決出勝負。目的是教育孩子把打敗定遠、鎮遠作為日本的戰略目標。日本海軍的建設,婦孺皆知,深入人心。相比之下,中國高層對海防和海軍建設還不夠了解,中下層就更不用說了。
戰略概念的差異
中日海軍力量的差異還在於戰略理念的不同。
就日本而言,國土面積小,人口密集,自然資源匱乏,國內市場有限,又是資本主義國家,沒有足夠的殖民地提供巨大的海外市場。所以,日本要想擴張勢力,謀求發展,就必須在當時的條件下拓展生存空間。東亞不是美洲,沒有殖民的處女地。它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必然會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所以日本的發展戰略從壹開始就非常具有侵略性和進攻性。“日本在完成自身現代化後,開始向亞洲大陸擴張。看看日本好戰的傳統和其軍事領導人自古以來享有的崇高威望就不足為奇了。實際的日本領導人已經得出了這個明確的結論:每個民族都必須為自己掠奪,弱者和膽小者將壹無所獲。”正是基於這壹點,日本的戰略從壹開始就是進攻性和侵略性的。日本是壹個島國,要想侵略其他國家,必須穿越茫茫大海。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對於保護日軍的海上交通線及其在相關海域的制海權非常重要。也正因為如此,日本政府和軍方才把建設現代化海軍提到如此重要的戰略高度。可以說,基於上述原因,日本的海軍戰略是進攻戰略,以行動控制靜態,以進攻代替防禦。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海軍戰略以“防禦”為主。從1874(同治十三年)開始,清政府加緊了海軍的籌建步伐。同年,江蘇巡撫丁日昌提出海軍章程六條。建議購買制造大型戰艦,在沿海地區建造堡壘,培養海軍師,選拔精英人員到海軍服役。還建議沿海建立北洋、東陽、南洋三個海軍師。北洋水師負責山東、直隸的海防,並在天津設置北洋水師為提督。東方水師負責浙江、江蘇的海防,在吳淞設置東方水師為提督;南洋水師負責廣東、福建的海防,並在南澳設置南洋水師為提督。每個海軍師有六艘私人船只和十艘小型船只。“三洋府尹半年必哨壹次,無事則運糧,有事則抓賊。”海軍三個師(海軍)分為天津、吳淞、南澳,實行分區防禦。同時,這壹戰略的核心思想是以靜制動,以守為攻,以至於這壹思想的影響直到甲午戰爭開始都沒有消失,北洋水師也沒有消失。歷史進入現代,船舶的機動性和續航力大大提高,萬裏沿海可以說是防不勝防。但清廷的戰略思想並沒有從過去傳統的海防觀念中改變,在海岸炮建設和海防上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從而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遠洋海軍的發展,不能說是大錯特錯。
教育制度的差異
從海軍的教育訓練方面,中國和日本也有很大差距。
首先來看中國:光緒二年,沈葆楨和李鴻章壹起,派學生到英法兩國的大學和制造局實習。這是第壹個留學生。六年了...李鴻章在天津創辦了水師學堂。十壹年,曾國荃說:“在福建、廣東、浙江三省,增加了鐵船、快船、魚雷艇。後來軍艦、船艦專門練遠洋巡航,不準載勇者拖船。”會和北洋大臣玩,送第三批留學生出國。第13年,...北京在昆明湖設立水師學堂,廣東在黃埔設立水師學堂。十六年八月,北洋在劉公島設水師學堂,南洋在南京設水師學堂。十九年,傅晶魚雷的船政系統建成。廣東巡撫將水師講堂改為水師學堂。由此看來,從中國第壹次向歐洲各國派遣留學生的1876年(光緒二年)到1893年(光緒十九年),清政府先後派出三批留學生,並在昆明湖、廣東黃埔、劉公島、南京修建了四所海軍學堂(因資料不足,可能有遺漏)。應該說海軍教育有壹定規模,但是
而日本則是另壹番景象:1869年(同治八年、葉明二年)的“版書歸還”後,長洲、薩摩、土佐三地將其軍隊全部交由葉明政府管轄,以補充正在組建的皇軍基本隊伍。為了發展海軍事業,同年在東京開辦了海軍學校,隨後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海軍大學和海軍工程學校。在這些學校裏,英國軍官被雇來教書。並派了很多學生去英國和美國實習。自征兵通知發布以來,日本設立了1所海軍學校和3個海軍陸戰隊,以培養和補充海軍軍官。為了培養海軍人才,日本政府在武岡、廣島、橫須賀等地設立了海軍軍官學校、海軍駕駛學校、海軍造船工業學校、海軍炮兵訓練所、海軍水雷訓練所等。1887年(光緒十三年、明治二十年),決定在東京設立海軍大學,規定“軍校、礦務系、駕校畢業的學生,均可入大學進修兩年”。此外,東京、大阪和函館也設立了商船學校。1888年(光緒十四年、明治二十壹年)頒布了水師學堂官制,其中第壹條規定“水師學堂是教育海軍普通學校學生的場所”,目的是培養海軍軍官。1889年(光緒十五年、明治二十二年)頒布《水師條令》,在各駐軍設立水師隊,負責守衛軍港的海軍部隊警衛、水兵的教育訓練和新兵招募。關於海軍軍官學校,黃遵憲《日本史》有詳細描述:“軍官學校有校長、教師、助教。學屋有三種,壹是童年,二是成熟,三是特長。兒童期為19歲以下15歲以上,學習期限為五年。正值壯年,學生20歲以上25歲以下,學習三年,不分年齡大小。每年4月海軍招生,每年8月有希望申請入學的學者被學校錄取。入院之初,有壹個檢查的方法。他們強不強,能不能寫書...有等級之分,第壹種淺而深。.....學校分為官生和私生兩類,官生從入校就宣誓就職。我願意終身從事海軍,不辦其他業務,費用由官方支付。.....官生學成後,會送去泰國西部學習,也會派壹些士官去大使館學習其他國家的軍事制度,或者遇到戰爭,比如最近荷蘭亞齊的戰爭,普佛的戰爭,俄羅斯土耳其的戰爭,都會派專門的官員去觀摩。”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日本的海軍教育體系不僅比中國興起的早,而且在規模和完善程度上也略勝中國。尤其值得註意的是,日本擁有較為完備的訓練體系,可以為海軍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這也是中日海軍力量變化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特殊開發環境
就中日海軍發展環境而言,毫無疑問日本也有很大優勢。應該說在19世紀中期,日本和中國都受到了西方的威脅。中國經歷了1840-1842的鴉片戰爭,日本人經歷了1853的美利堅合眾國佩裏艦隊的敲打。中國和日本都被迫打開了大門。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卻大相徑庭。
“不管是好是壞,日本和之前的中國壹樣,都是被迫被西方侵略的。但是,它對這次入侵的反應與中國完全不同。”事實上,日本很快做出了積極回應。陳武戰爭和大政府回歸後,日本明治天皇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使日本在短時間內逐步擺脫了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幹擾,贏得了主權獨立。“經過長期的外交努力,在1894年,他們(日本)說服英美在五年內結束了治外領事裁判權。.....從此,再也沒有任何理由將日本視為劣等國家,其他列強紛紛效仿英美,很快放棄特權。到1899,日本獲得了對其領土上所有外國人的合法管轄權。在這種情況下,它成為亞洲第壹個打破西方控制鏈條的國家。”
然而,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從1840開始,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壹直在加深。經過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以及19年七八十年代的邊界危機,中國在領土和主權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也承受了巨額的戰爭賠款。(鴉片戰爭21萬元,第二次鴉片戰爭1.67萬元——其中英國850萬元,法國820萬元)另外,1-1.864年期間,中國還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給了清朝的社會。
以上分析主要集中在內部環境。就外部環境而言,中國處於遠東的利益和核心區,始終處於大國的包圍之中。大國不可能為了自己在中國的利益,允許中國擁有強大的海軍。而日本則處於遠東利益的邊緣,由於列強之間的諸多矛盾,都想利用日本的擴張來限制其他勢力,所以對日本采取了縱容的態度,為這壹時期日本的軍備擴張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
四。結論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19世紀下半葉中日海軍力量的大起大落並非偶然,而是有著非常深刻復雜的原因。由於資料不足,本文無法壹壹探究,只是勾勒出壹個大概的輪廓,梳理出壹個大概的思路。總之,19世紀下半葉中日海軍力量的大起大落,是體制、經費、重視程度、戰略理念、教育體制、國內外環境等壹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應該從全面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甲午戰爭的最終失敗是非常復雜的,絕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慈禧太後、李鴻章、丁等個人因素。我認為,甲午戰爭日本海軍的失敗,是本世紀下半葉中日兩國分歧的必然結果,不是壹兩個人所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