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出現了常年劇團,演出場地從平臺變成了四桿的舞臺,再推廣到六桿搭建的陽臺或五顏六色花的舞臺。惠臺的演員從以前的三小“小、小、小醜”的行當發展到生、正、老的行當,鑼鼓齊鳴。迄今為止,綿陽花鼓已經發展成為壹種新的劇種。
湖北古畫戲是根據藝人與老師的關系推算出來的,並有相關資料佐證。壹般不會晚於清朝。道光末年,葉寫《高涵詞》,其中有“土蕩(街名)約看戲,開場總在夜場”和“魯紮試演,紗簾輕蓋木偶場”等字樣,說明當時戲和已在漢口。100多年來,湖北古畫戲代代相傳,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受到皮黃戲的影響。在其繁榮時期,有許多階級俱樂部,有許多著名人物。很多地方出現了“三裏五站”臺上唱,臺下和的生動景象。但除黃孝花鼓發展為楚劇外,大多長期活躍在農村和集鎮,停留在“三打七唱”的局面,有的甚至瀕臨消亡。建國後,湖北古畫劇社在劇目編排與創作、音樂唱腔創新、表演藝術提升、藝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其中發展迅速的田面花鼓,有五個專業劇團和許多業余劇團。他們編曲的《站在花墻上》,現代戲《停花轎》《小剛毅》《買個Wob》都有壹定影響。東路花鼓、遠安花鼓、睢縣花鼓、陽新采茶、文曲戲也有專業劇團。
湖北古畫戲,俗稱“花鼓子”,又稱中路古畫戲,原名綿陽古畫戲,形成於清嘉慶年間。是湖北三大地方戲之壹,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回顧其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為四個階段,即普及傳播階段、快速發展階段、改革創新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由於行政區劃的變化和劇種發展的要求,其名稱三次變更,即1981年。——田面古畫戲曲時期(20世紀50-70年代)
花鼓子原名綿陽古畫戲,形成於清代,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發源於沔陽東荊河壹帶,形成於清代,形成於沔陽(今仙桃市)和天門壹帶,後傳播至潛江、監利、漢川、京山、鐘祥、荊門等地。
綿陽古畫戲是在綿陽民歌和綿陽方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明末清初初具規模,清末民初達到鼎盛。壹大批綿陽周邊縣的藝人先後來綿陽拜師學藝,或者綿陽大師去江漢傳教。解放初期,綿陽古畫藝術家的數量是空前的。據《荊州古畫戲誌》記載,1949年以前,荊州有知名的古畫戲曲家579人,其中綿陽(含洪湖)名家284人,占全區藝人總數的壹半。當時民間戲班很多,在江漢平原城鄉,甚至河南、湖南等外省農村巡回演出。
1951年,綿陽縣政府在綿城召開文藝工作會議,落實國務院《關於戲曲改革的指示》,對戲曲協會、名家進行登記。經縣文教部門批準,綿陽古畫的許多藝人組成了四個專業的楚劇劇團(後改為古畫劇團)。戲班的名稱分別為義光、光復、團圓、聯合,意為“兄弟戲班壹家”,接受洋縣文教部門的行政管理。自此,綿陽古畫劇團被政府承認為合法正規的劇團。由於劇團的流動,成立了天門、沔陽、黔江等縣級花鼓劇團。
2.“壹光”藝術團由王守印和倪新平領導。成立後會在監利演出,稱為監利“壹廣楚劇團”。1954年,鐘祥縣政府接收為“鐘祥花鼓戲團”,團長為楊·。1957年在潛江演出,定居。更名為“潛江花鼓戲團”,後更名為“潛江荊州花鼓戲團”,後升級為“湖北實驗荊州花鼓戲團”。1991著名演員胡新忠擔任團長。至今仍活躍在潛江及周邊縣市。
3.“廣福”劇團成立時由邵發青、趙德新負責,到嘉魚解州站演出,後改為“嘉魚縣楚劇團”,至今仍在鹹寧市各地演出。
4.余浩生、李香煥在“團圓”劇團剛成立時負責,6月遷至天門嶽口1952 11。1954年赴天門城關冠名“天門古畫劇團”。因韋澤彬、小(女)等壹大批綿陽籍著名演員欲離開劇團回綿,經有關部門協調,定名為“天門縣天綿劇團”,李新年、沈珊當選副團長。
5.劉和負責“聯合”劇團。1953,崔當選團長,龔繼任團長,1955後任命黃、舒小雲為副團長。1956年5月,正式命名為“沔陽花鼓戲團”,黃任團長,程蘭庭、歐慶生任副團長。1960,金被任命為組長。1973年,古畫劇團重新成立。1977,郭任書記兼團長,肖元林、舒小雲、謝桂芳任副團長。1986撤縣建市後,更名為“湖北綿陽花鼓劇團”,至今仍在城內外城鄉演出。
6.荊門劇團:解放前,前田民間藝人經常到天門、潛江交界的荊門市沙洋縣下鄉表演傳統歌曲,沙洋地區的農民也從最初的愛聽愛看發展到愛演愛唱。文化大革命前,全縣所有鄉鎮都成立了農村劇團。盡管有各種各樣的戲劇,花鼓戲仍然是最受歡迎的。文革開始後,這些劇團逐漸萎縮,基本解散。文化大革命後,農村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甚至壹些村莊成立了以唱古畫戲為主的劇團。當時,離石、李茂、石橋、後港、官蕩、十裏、馬良和瑤姬等鎮的民間劇團特別活躍。在此期間,鄉村劇團為傳播和普及古畫戲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荊州古畫戲曲時期(20世紀80-90年代)
隨著劇種的發展和行政區劃的調整,田面古畫劇社更名。1981年,天面古畫戲改為荊州地區的荊州古畫戲。
改革開放以來,靖州古畫戲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藝術上更加完善,在思想內容上也更加新穎。新編歷史劇《十三段》、現代戲《家庭公案》、《海峽情緣》、《婆媳到三女兒》均在湖北省省級演出中獲得創作獎或表演獎,使這部地方戲進入全盛時期。1980新剪輯的傳統戲劇《站在花墻上》被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成了壹部色彩斑斕的舞臺劇藝術片。像王的《拆店記》、《趙狼》和《賣窩囊廢》等電視劇都被拍成了電視劇。
靖州古畫戲有八大劇種,包括《家庭公案》和《丈夫到第三個孩子》,進京在首都舞臺上演唱。9月,1988,應中國傳統戲劇現代戲劇研究會和《戲劇評論》邀請,綿陽古畫劇團來京演出。傳統劇目《送甜茶》和大型現代戲《嫁夫給老三》編排演變進中南海,參加中國藝術節演出(華南片)。潛江古畫劇團根據曹禺代表作《園冶》改編的荊州古畫戲,兩次進京:1990參加“曹禺戲劇活動65周年”並在中南海演唱;1996年,袁野被改編為《袁野》中的愛恨情仇,他去北京為第六屆全國文藝代表大會演出。
當時荊門縣和荊門市是分開設置的。當時縣專業劇團京劇團規劃荊門市,荊門縣沒有專業劇團。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弘揚古畫戲曲藝術,荊門縣成立了專業的縣級藝術表演團體——荊門縣京州古畫劇團,電話1983。經過調查研究,考慮到荊門的市場情況,從65438年到0990年,該市將劇團的創作和演出重點調整為現代戲特別是農村題材劇目的編演。十年來,他先後創作並演出了《高》、《翁夫婦》、《桃林深處》、《九月二十六日》、《荷花洲頭》、《鬧龍舟》等壹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話劇劇目。這壹時期,在專業劇團的帶領下,本市民間劇團迅速發展,形成了專業團體努力探索古畫戲曲發展趨勢的局面,使這壹地方戲進入了全盛時期。——(265438+自20世紀初以來)
為處理好曲譜與推廣、傳承、創新的關系,荊門市壹方面加大對農村業余劇團的鼓勵和扶持力度,在組建劇團、聘請教練、演員簽約、購置設備、提供信息等方面給予優惠和便利,以利於古畫戲曲的健康發展和曲譜的廣泛流傳。目前,仍有近十個民間花鼓劇團活躍在該市農村,如:黎城鄧州花鼓劇團、黎城蔡嘴花鼓劇團、後崗花鼓劇團、官蕩金村花鼓劇團等。,常年生活在鄉鎮,極大地豐富了本市農村的普通話生活。
另壹方面,荊門市也非常重視古畫戲曲的創新和提高。政府投入巨資改善市藝術劇院的設施設備,大力引進專業人才,全力做好精品劇目的制作,下決心走古畫戲劇發展、改革、創新之路。
為籌備“八藝節”,荊門市從2002年開始策劃創作大型現代花鼓戲《十二月等郎》。該劇創作的初衷是跳出傳統劇目九,開創戲曲的新風格。壹方面,它繼承了古畫戲曲的傳統,使之具有民族性;另壹方面,它又註入了時尚、現代的氣息,使其富有時代性、發展性和鮮明性。
音腔設計的大膽創新。在保留了古畫戲曲悠揚、甜美、悠揚的音樂元素的前提下,融合了民歌、民謠等民間音樂素材,使之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給人以坦誠相待的耳目壹新之感。比如主題曲《十二月等郎》以江漢平原的“三棒鼓”為背景,無伴奏也沿襲了原生態花鼓戲的無伴奏唱法等等。正是因為音樂中註入了鮮明的元素,才讓當代觀眾感到親切愉悅,才能產生* * *歌曲。
在舞臺藝術上,既吸收了戲劇的寫實手法,又保留了戲劇的寫意手法,使用了大量真實的布景和道具,但又不全是真實的,既有真實的,也有想象的,比如中遠處的房屋,附近的破船,演員手中的白楊、木盆、板凳,有的直接把生活用品放在舞臺上,非常真實。虛擬場景很美,比如妙子和四村谷站著睡覺,虛實結合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