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壹。傣族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景谷傣族佤族自治縣、新平彜族傣族自治縣,以及景東、普洱、思茅、騰沖、龍陵、雙江、西盟。分散在雲南大部分地區。傣族人通常喜歡生活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他們大多生活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和紅河流域的河谷壩區。西雙版納有景洪壩、猛海壩、猛遮壩、猛龍壩、韓猛壩,德宏有猛煥壩(芒市)、猛那壩(盈江)、猛卯壩(瑞麗)、猛地壩(梁河)等民族節日。
傣族的主要節日是傣族日歷新年潑水節,夏季安珠節(閉幕節)和夏季安珠節(開幕節)。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辭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是公歷4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堆沙、潑水、扔沙袋、賽龍舟、燃放火花和歌舞狂歡。壹年壹度的潑水節在傣族歷的六月舉行,是最大的節日,傣語稱為“桑幹畢麥”。屆時將拜佛,並大擺宴席招待僧人、親友,以潑水互賀。現在,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日的主要內容,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閉幕節
“關門”在傣語裏叫“入坳”,意思是佛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持續3個月,始於每年傣族歷9月15日(農歷七月中旬)。相傳每年傣歷九月,佛隨母赴西天講經,三個月後再返人世。有壹次,正當佛陀要去西方講他的月經期,幾千個佛教徒到鄉下去傳教,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了他們的生產。人們怨聲載道,對佛教徒非常不滿。佛陀得知此事後,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當佛陀去西天講經時,所有的佛教徒都被召集在壹起,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準去任何地方,只能懺悔以贖罪。因此,人們稱之為“關門日”。
開門節
“開門節”又稱“楚瓦”,是我國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源於古代佛教雨季生活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復辟。時間是傣歷十二月十五(農歷九月中旬左右)。開幕日象征著過去三個月的雨季已經結束,也意味著從“閉幕日”開始,男女之間的婚姻禁忌已經解除。從現在開始,青年男女可以開始自由戀愛,也可以舉行婚禮。這壹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前往佛寺拜佛,供奉食物、鮮花、蠟條和錢幣。祭祀結束後,舉行了盛大的文化集會,慶祝閉館日以來的齋戒結束。主要內容包括燃放火花和上升,點燃燈籠,唱歌和跳舞。年輕人還會在村子周圍跳鳥、動物、魚和昆蟲形狀的燈籠。此時,正值水稻收割完畢,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編輯這個國家禁忌
禁忌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頭垢面進入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在門外脫鞋,往裏輕走。不能坐在壁爐上方或跨過壁爐,不能進入主人的內室,也不能坐在門檻上;壁爐上的三腳架不能動,火不能蹬;不要在家裏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當枕頭,也不要坐在枕頭上;晾衣服時,上衣要在高處晾,褲子和裙子要在低處晾;進入佛寺要脫鞋,避免觸摸小和尚的頭部、佛像、長矛、橫幅等佛教聖物。不能隨意大聲說話。
編輯這個民族飲食
日常飲食習俗
大部分傣族人都有兩餐相食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食是糯米。通常是立即食用[chūng]。人們認為粳米、糯米只有立即食用才能失去原有的色、香,所以不吃隔夜飯或很少吃,習慣用手捏米。農民工經常在野外用餐,他們可以用香蕉葉或大米,加上鹽、辣椒、酸肉、烤雞、米楠(在傣語中是醬的意思)和青松來吃飯。所有的菜和小吃都以酸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我喜歡吃酸菜幹,它的制作方法是將蔬菜曬幹,然後放入水中煮沸,加入木瓜汁使味道變酸,然後曬幹保存。吃的時候放壹點炒菜或者放在湯裏。這種酸菜有些地方的傣族人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人之所以經常吃酸菜,是因為他們經常吃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食物,酸的食物有助於消化。日常肉類是豬牛雞鴨,不吃或少吃羊肉。生活在大陸的傣族人喜歡吃狗肉,擅長烤雞、燒雞,對魚、蝦、蟹、螺、苔等水產品十分喜愛。用苔蘚吃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肴。傣族人吃的青苔是春天河裏巖石上的青苔,最好是深綠色的。釣上來後撕成薄片,曬幹,用竹簽穿上備用。做菜的時候,厚的用油炸,薄的用火烤。酥脆後碾入碗中,再倒入燒開的油,再加鹽攪拌,湯圓或臘肉蘸食,鮮美無比。烹飪魚,多以酸魚或烤香茅魚為主,此外還有做魚排饢(即烤魚加香菜等調料搗碎)、魚凍、烤魚、白醬鱔魚等。吃螃蟹的時候,壹般是連殼帶肉剁成蟹醬做飯。傣族人稱這種蟹醬為“蟹南米布”。苦瓜是產量最高、消費量最大的日常蔬菜。除了苦瓜,西雙版納還有壹種苦筍,所以傣味裏也有壹種苦味。有代表性的苦菜是用牛膽等食材烹制的牛皮和涼菜的混合菜。
昆蟲專業
傣族地區濕熱,昆蟲種類繁多。以昆蟲為原料制作各種風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吃的昆蟲有蟬、竹蟲、大久保、鱉、蟻卵等。捕蟬是在夏天。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翅被露水浸濕,飛不起來。女人們趕緊把蟬摘到竹籃裏,放在鍋裏烤成醬。蟬醬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藥用功能。傣族人普遍喜歡吃蟻卵,他們經常吃壹種在樹上築巢的黃色螞蟻。取蟻卵時,先把螞蟻趕走,再取卵。螞蟻卵大小不壹,有的綠豆大,有的米粒小。它們又白又亮,洗幹凈晾幹,和雞蛋壹起煎。它們很好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著吃。生吃的時候做成醬,熟了和雞蛋壹起炒。常用的酸味水果和苦瓜。
特殊飲料
傣族人嗜酒,但酒精度不高。是他們自己釀的,味道很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人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飲用時,只在火上炒至焦爛,沖泡後略飲。嚼著檳榔,混著煙草和石灰,壹天到晚。因為長期咀嚼,嘴唇牙齒發黑,口液如血,讓人覺得很美。燒陶業比較發達,食具多為女性燒制。
禮儀和飲食習俗
宗教飲食習慣傣族人普遍信仰南傳佛教,很多節日都與佛教活動有關。潑水節是傣族每年六月舉行的最大的節日。屆時將供奉佛教徒,並宴請僧人、親友,以潑水互賀。潑水節期間,除了酒和蔬菜,還有許多傣味小吃。如果有壹種糍粑,是用糯米和糖餡做成的圓餅,外面裹上抹了蠟油的芭蕉葉,可以用火烤,也可以油炸蘸蜂蜜。切絲就是將米粉用水攪拌成顆粒,蒸熟,然後搗碎成球,卷成又薄又大的圓餅,冷卻後疊放,吃的時候放在碗裏焯壹下,撒上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做成的,用紅糖蒸熟,裹上壹層炸豆面,再裹上芭蕉葉作為犒勞。還有用油炸糯米泥做的鍋巴。比較重要的節日是收節(傣歷七月15)和開節(傣歷六月65438+二月15),都是流傳到南方的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和金平的傣族人慶祝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其內容和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相同。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湯鍋、幹豬肉、鹹蛋和幹鰻魚。西雙版納的傣族,家家都要幫忙蓋房子,全村都要幫忙。新房竣工,要恭喜新房。小夥子先上樓,提著牛頭,唱著祝福歌,成熟的男人提著箱子,已婚的女人拿著被褥,姑娘們依次提著食物。然後,他們在壁爐上支起三腳架,擺上桌子,擺酒備菜,唱歌祝賀新房落成,村民們也給主人送去壹些吉祥的禮物。“抓黃雞”是西雙版納青年男女通過吃謠言來尋求愛情的壹種方式,即姑娘把扒雞拿到集市上賣。如果買家是女生的情人,女生會主動拿出凳子讓他坐在旁邊。通過交談,如果雙方相愛,兩人會抱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裏傾吐感情;如果買家不是女孩的情人,女孩會加倍要價;再比如“喝點酒”。壹男壹女訂婚,男方拿起酒菜,去女方家請客。客人散了,男的由三個男的陪著,女的和她的三個女的陪著,擺了壹桌。“吃點酒”就是吃三道菜:第壹道是辣的;第二種方式是多放鹽;第三道菜應該有甜食。它意味著熱情、深沈和甜蜜。婚禮當天,婚禮會在雙方家裏舉行,大多是先在女方家裏舉行。婚宴上,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肴包括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和各種菜肴。酒席前,新郎新娘要做壹個綁禮,即婚禮用壹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膀,兩根白線分別綁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純潔。然後,老人把糯米捏成三角形蘸上鹽,放在壁爐上壹個三腳架的頂點上,讓它燃燒後自然脫落,象征著愛情堅如鐵。元江大坪鄉的新娘進門後要和新郎坐在板凳上,吃糯米拌四個蛋,喝兩杯酒;沅江邊的傣家新娘進門,男方給每位送別者4塊肉,4根排骨,4個丸子,4塊酥肉,然後吃晚飯。祭祀飲食習俗傣族人還崇拜本村的社神。傣族人稱之為“去拉曼”,又稱“皮曼”,是壹種保護者。他們壹年崇拜兩次。播種前,他們祈求豐收,秋收後,他們感恩。他們集體殺死壹頭牛或壹頭豬。每個家庭都準備貢品,並把它們送到供奉社會神靈的房間。看完祭祀詞,大家吃飯。俱樂部的新成員應該向社會之神提供雞肉、葡萄酒和熏肉條。在猛海等地,宰牛吃魚牛皮的習俗依然存在。西方版的壹個部落神,有些祭品壹定是黑牛和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沅江上的傣族人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人都會宰殺紅牛,宰殺前會用白灰塗滿,並在上面鋪上紅綠兩色的布。在同壹個月裏,為了保護牲畜的安全,豬會被獻祭給“天地”。在傣族中,特別是在壹些偏遠地區,烹飪時還存在壹些禁忌,如:先從根部燒柴火;不要越過火坑;不能隨便在壁爐上移動三腳架之類的。典型食物傣味冷熱鹹菜有典型的菜肴和小吃。如:椰子砂鍋雞、炒芝麻酥、牛肉皮、酸肉、烤魚、泡椒牛頭等。萌灣壩(龍川)等。傣族人都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也很普遍,如崇拜神、鬼、農業、狩獵、靈物等。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新年節日,也是傣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每年農歷四月(相當於傣族歷的五月)舉行,通常持續三至四天。第壹天是“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稱之為“萬朵商函”,意為送舊。這個時候,人們要收拾屋子,打掃衛生,準備年夜飯和節日期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叫做“生氣日”,意思是“空虛日”。按照習俗,這壹天既不是前壹年,也不是後壹年,所以是“空日”;第三天叫做“麥帕亞萬馬”。據說這是已故的Maipaya的靈魂帶著新的日歷回到地球的日子。人們習慣把這壹天作為天王的到來,也就是傣歷的元旦。潑水節
潑水節起源於印度,是古代婆羅門教的壹種儀式,後來被佛教吸收。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作為壹種民族習俗流傳了數百年。在潑水節的流傳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本民族的神話傳說相結合,賦予了潑水節更加神奇的意義和民族色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壹個非常有趣的神話:在古代,傣族地區有壹個惡魔。他作惡多端,濫用職權,弄得莊稼歉收,人民不安,人民不幸福。人們對他恨之入骨,卻在很多方面無法應對。後來,魔鬼娶了七個平民為妻。看到他們的同胞過著悲慘的生活,女孩們決心找到摧毀魔鬼的方法。聰明的七姑娘從魔鬼的話中發現了他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只有魔鬼自己的頭發才能殺死他。壹天晚上,魔鬼酩酊大醉睡著了。女孩們勇敢地從他的頭上扯下壹根頭發,緊緊地綁在他的脖子上。果然,魔鬼的頭立刻掉了下來。但是頭壹著地,地上就起火了。眼看要釀成大禍,姑娘們立刻把頭接了過來,火滅了,魔鬼也跟著消失了。為了防止大火復燃,危害人民,姐妹們決定輪流捧著魔鬼的頭,每年都要換壹次。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會用頭沖女孩,為的是洗去她的鮮血和成人的疲憊。後來,為了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婦女,傣族人民在每年的這壹天互相潑水,從而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去過雲南的人都知道傣族著名的潑水節,但關於它的起源有兩個傳說。西雙版納和德宏的傳說都來源於“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但麗江花坪壹帶的傣族潑水節的故事獨樹壹幟。這裏的傣族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據說很久以前,金沙江邊的阿呆村住在密林深處。因為森林著火了,村民們有被大火吞噬的危險。壹個叫李良的阿呆人,為了保護村子,沖出防火網,從金沙江中挑了壹桶桶河水來澆山火。經過壹天壹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撲滅,村民們得救了。李良因疲勞而汗流浹背。村民們叫清水來為李良解渴,但是喝了九十九桶水也不能解渴。後來,李良跳入河中,變成壹條龍,沿河而去。有人說他已經變成了壹棵大樹。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傣族人都要打掃每壹戶人家,撒上松葉,沿著選定的河流或水井,搭壹個半裏長的綠樹綠棚。棚子裏鋪著厚厚的松針,兩邊放著裝滿水的水缸。中午,當太陽在頂部時,每個人都走到棚子下,互相噴灑松枝,以表達他們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願。這壹活動壹直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的節日——潑水節。另外,據說諸葛亮曾經來過這裏,教傣族人洗澡、蓋高樓、種植物等。,所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大家都會互相潑水表示祝福。
潑水節的祝福
在“邁日”這壹天,壹大早,人們就會采花采葉到佛寺祭祀,並帶來潔凈的水“為佛洗澡”——為佛像迎塵。“浴佛”結束後,開始集體互潑水。壹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濺得人人落花流水。“潑,戴家人狂”,“潑濕,樂壹生”!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的浪花在空中綻放,人們盡情地潑灑,大聲地笑著,高興極了,渾身濕透,興致很高。
潑水節的愛情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尋找愛情和培養幸福的美好時光。在潑水節期間,傣族的未婚青年男女喜歡玩“丟包”的遊戲。女孩手裏精心制作的花包是愛的信物。丟包那天,女生們費盡心思打扮壹番,然後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男生相隔三四十步,開始互相扔花包。如果小夥子接不到姑娘扔過來的花袋,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花插在姑娘的頭發上。如果女生接不到小夥子扔過來的包,他就得把花放在小夥子胸前,於是他逐漸選中了對方,壹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此開始...
潑水節活動
賽龍舟是潑水節最精彩的活動之壹,通常在潑水節“麥帕亞晚馬”的第三天舉行。那天,人們穿著節日的服裝聚集在瀾滄江和瑞麗河畔觀看龍舟比賽。江面上泊著壹身綠色的龍舟,船上坐著幾十個精瘦的水手。壹聲令下,整裝待發的龍舟箭壹般向前飛去。頓時,整條河鼓聲、鑼聲、號聲、歡呼聲此起彼伏,聲聲對應。這裏的節日氣氛達到了高潮。《讓它上去》《讓它上去》是潑水節的另壹個保留節目。高盛是傣族人制作的壹種煙火。竹竿底部裝有火藥等配料,放在用竹子做成的高架子上,用電線連接,經常在夜間燃放。提升時,點燃導火索使火藥燃燒,會產生強大的推力,把竹子像火箭壹樣推上天空。竹子冒出白煙,發出颼颼的尖嘯,同時在空中放射出絢爛的煙花,宛如花朵,耀眼而奇妙。地面上,歡呼聲、歡呼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贊嘆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潑水節舞蹈
傣族能歌善舞,潑水節少不了舞蹈。大型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在村裏的廣場上參加群舞。象腳舞溫暖、穩重、瀟灑。跳舞的人圍成壹個圈,用錳鑼和象鼓跳舞,壹邊跳舞壹邊歡呼“我,我”或者“水,水”!孔雀舞優美、飄逸、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趣味和美感的再創造中,體現了傣族兒童的審美旨趣。也有很多舞者放縱自己的即興創作。有的邊唱歌邊跳舞,有的甚至邊跳舞邊喝酒。他們瘋狂奔放,跳了幾天幾夜也不累。
編輯這壹段《戴的家庭》
家庭形式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式是壹夫壹妻制的母系家庭。因為各地社會發展有差異,所以家庭婚姻的形式也有差異。在西雙版納,解放前仍有許多對偶婚的殘余,這表明家庭和婚姻關系不是很穩定,結婚和離婚都比較自由。但是,由於家庭和村社的存在,年輕人的婚姻直接關系到他們對家庭和村社的權利和義務,因此需要得到家庭和村社負責人的同意。當男女之間的愛情成熟後,男方邀請叔叔嬸嬸向女方求婚。這時候女方父母壹般不會像往常壹樣開口,由戶主和村長來回答,詢問“上門”的年限,如何招待親友,經戶主同意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按承諾在女方家工作幾年,才能把妻子接回來。當另壹個家庭建立後,村裏的社區會把它交給“土地”。如果雙方意見不壹致,經團長同意,互遞壹對蠟條就算是離婚手續;如果男方幾個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壹方死亡,無論年齡多大,都要辦理離婚手續,即在死者棺材上貼壹對蠟條,將博物館資料送到樓門口,即表示與死者離婚。耿馬、孟連的傣族家庭的婚姻模式與西雙版納相似,但夫妻婚姻的殘余更弱,主要是不能輕易離婚。
家庭婚姻
內地德宏、傣族地區的家庭婚姻具有更加鮮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買賣、包辦的基礎上。壹般彩禮300元,還有很多其他的費用,比如“開門”、“關門”、“上堂”、“佛事費”、“聘禮費”、“媒人費”,加起來十幾塊。這實質上成了女人的價值。很多家境貧寒的男青年,付不起這筆錢,就采取了偷親接婚的方式,也就是在男女感情成熟的時候,確定“搶婚”的日期。兩倍於他搭檔的小夥子,手持砍刀和銅錢,在預定地點埋伏,等姑娘來了,他“搶”就跑。女孩假裝呼喊通知家人,男子取走銅錢後逃走。既成事實後,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雙方邀請領導、親友商議解決。嫁妝定下來後,他們就正式結婚了。此外,在這些地區,被收養的現象也很普遍,但與西雙版納的性質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習俗的遺留,而是封建婚姻的產物。養子社會地位極低,其子女無權繼承財產。傣族人娶女人。
戴婚禮
傣族的婚禮被民間稱為“金債”,意為婚宴。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開日”到“閉日”(傣歷12月15日之後,次年9月15日之前),婚禮的主要內容是新郎新娘的祝福和綁弦。婚禮將在新娘家舉行。到時候會殺豬殺雞(有的人還殺牛),還會舉辦豐盛的酒席招待親朋好友和本村村民。婚禮當天,在新娘的廳堂裏支起壹張“毛歡”(直譯為靈魂桌),擺壹三張桌子,鋪上芭蕉葉,擺壹對煮熟的公母雞,用芭蕉葉填滿的糯米,米酒,鹽棒,鹽,香蕉,紅布,白布,白線。雄雞和雌雞都需要用芭蕉葉做成的葉帽蓋上,傣語叫“索雷洞”。準備好婚禮後,新娘的女朋友要陪著新娘梳洗壹番,等待新郎上門。新郎也在家洗漱更衣,在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在新娘的竹樓上舉行了婚禮。儀式開始時,主持婚禮的妻子坐在“毛歡”後面的中間位置,長輩們圍坐在桌子周圍,壹對夫婦以男右女左的位置面對主持婚禮的妻子跪著,周圍都是親戚朋友。坐在“毛歡”前面的人伸出右手,放在桌子上,聽著婚禮儀式。婚禮上摘下遮住食物的葉帽,先祝福新郎新娘:“今天是美好吉祥的壹天,現在是壹天中最美好的時光。妳們兩個恩愛成婚,金鳳和桐鳳成婚,日子會幸福美好。希望孩子生孩子,也希望妳生女兒。祝妳幸福,不離不棄。”。婚禮結束後,新郎新娘各抓壹團糯米放在桌上,蘸點米酒、鹽、煮鹽、車前草,放在桌上。主禮人拿起壹條長長的白線,從左至右纏繞在新郎新娘的肩膀上,並將白線的兩端放在“毛歡”上,以示新人的心系在壹起。然後拿兩根白線分別繞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新婚夫婦百年好合,無災無難。在座的長輩還拿了兩股白線,分別綁在新郎新娘的手上。他們壹邊系著線,壹邊念著壹些願望。綁完線,婚禮基本結束,婚宴開始。新娘和新郎向客人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