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柳”習俗,即拜柳、敬柳,是滿族各部流行的習俗。時至今日,滿族民間仍隨處可見“拜柳”的習俗。比如在吉林省九臺市芒卡滿族鄉的Shikterihara,也就是姓石的滿族人家,至今還供奉著柳枝,插在堂屋東南角的柱子上;吉林省吉林市烏拉滿族鄉壹個名叫尼瑪查哈拉楊的滿族家庭舉行薩滿祭祀時,要選擇村裏樹齡最長、枝葉最茂盛、根系最發達的柳樹作為神樹。
我們不僅要問:滿族的“敬柳”習俗是什麽時候形成的,它意味著什麽?
根據今天流傳的史料記載,可以找到這樣的線索。《北平風俗類誌》載:金代女真清明時“小兒插柳掃墓”,“墳前擺滿‘佛多’以供祭祀”,“清明時婦孺穿篙,柳會卷如桑葚,稱為柳溝”。又曰:“穿柳晴日。”當阿骨打遼時,他帶領群眾去祭祀柳樹。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滿族“拜柳”的習俗最遲在遼金時期就已普遍存在。
作為滿族人的壹種信仰習俗,國內學術界對“尚流”的形成原因和文化意義認識不夠,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關於滿族“拜柳”習俗,目前主要有幾種說法:
圖騰崇拜理論。滿族學者尹玉山先生在《吉林滿族風俗研究》壹書中認為滿族的“尚流”屬於圖騰崇拜。學者劉曉萌、丁亦莊在《薩滿教與東北民族》壹書中提出,滿族的“敬柳”習俗其實是壹個“族譜”的概念;民俗學家何在博士論文《中國的圖騰文化》中指出“滿族人普遍崇拜柳樹,最初可能是滿族人的圖騰”;滿族研究專家石光偉認為,滿族薩滿“拜柳”可以看作是壹種原始圖騰制度的遺存。民族學家傅育光在《薩滿教與神話》壹書中指出,“劉崇拜已經具有氏族圖騰的意義”。上述觀點可視為目前國內滿族“拜柳”習俗研究中的代表性意見,在國內學術界也頗受歡迎。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種“圖騰崇拜”理論頗值得商榷。特別是柳樹是否是滿族的圖騰,學術界尚無定論。就連上述專家學者也不確定“尚流”是不是“圖騰崇拜”。根據中外圖騰文化研究界對圖騰的定義,發現“尚流”屬於“圖騰崇拜”,有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首先,所有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被視為滿族圖騰的動植物有很多,如鷹、烏鶇、狼、鹿、豹、蟒、柳枝、野豬、魚蛙等等,所以很多圖騰與壹個氏族只有壹個圖騰是不壹致的。其次,從圖騰禁忌來看,滿語中沒有反對砍伐柳樹的禁忌。相反,“射柳”的習俗在滿族也很盛行,這是圖騰理論無法解釋的。
然而,壹些學者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射柳活動最初產生於契丹,是壹種薩滿黑巫術,因為柳樹是女真人祖先保護者的象征。契丹人希望通過這種巫術,將女真人的第壹個母親射死,讓女真人失去神靈的保護,鞏固契丹對女真人的統治。後來由於戰爭爆發,女真急需提高騎射技術,於是引進了契丹射柳的活動。在這種需要下,劉成為了女真思想中的多元對象,使得射劉活動與劉崇拜並不矛盾。
與圖騰崇拜理論並存的是生殖崇拜理論。
在原始社會,由於自然條件惡劣,人類最關心的問題之壹就是提高自身的生殖能力。因為人類關註生存,所以出現了生殖崇拜。相對來說,植物的繁殖能力很強。所以原始人幻想自己能像植物壹樣有無限的繁殖力,於是把無盡的希望寄托在植物身上,滿族的“柳樹崇拜”就是這種觀念的體現。
此外,民間廣為流傳的關於“尚流”習俗的神話傳說更能說明問題。吉林琿春滿族西塔拉薩滿的補言中記載了壹個神話:滿族為什麽崇拜柳樹?原來,阿布·卡赫赫與惡魔葉普裏戰鬥時,善良的神們死得太多了,於是阿布·卡赫赫赫不得不飛向天空,葉普裏在後面追趕,壹只爪子抓住了她的襠部,抓住了壹片柳葉,這柳葉落到了人間,生下了人間萬物。琿春布都魯哈拉甲骨文中記載的神話是: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剛剛有壹天、壹片土地的時候,阿布·卡恩把腰間幾片細細的柳葉摘了下來,柳葉上長出了飛蟲、爬蟲和人,從此地球上就有人居住了。這些神話傳說無疑是滿族的創世神話,劉被認為是滿族的始祖。
上面引用的創世神話中,柳葉生男的觀念是生殖崇拜最典型的體現。對此,學術界開始琢磨柳葉的象征意義,柳葉在外形上與女性生殖器的相似性進壹步增強了“崇柳”作為生殖崇拜的可信度。民間文藝家賈誌在《滿族薩滿神歌註釋》壹書的序言中,作出了壹個非常肯定的結論,即“柳葉是陰戶的象征”。由此可見,柳樹迷信的實質是壹種生殖崇拜。
滿族“拜柳”習俗最集中的體現,就是滿族姓氏中常見的祭祀“福多瑪”的活動。祭祀“福多姆媽媽”也凸顯了滿族先民的“生殖崇拜”觀念。
祭祀“福多瑪”是滿族家庭祭祀中的壹個重要程序。福多爾媽媽是壹個黃布口袋,頂尖底圓,裏面塞著長34尺的五色線,叫“索羅條子”,也叫“後代繩”、“長命繩”。繩子上系著壹個小弓箭和壹個柳條籃子。小弓箭代表家裏的男人,小柳條筐代表家裏的姑娘。中間分開的加拉漢(豬和羊的骨頭)代表世代。換索(鎖)儀式要在院子裏的柳樹下進行。如果院子裏沒有柳樹,也可以折壹根柳枝,站在祭壇桿下的聖石旁。換繩(鎖)時,先打開媽媽的口袋,取出“繩溜”,壹端系在祖宗的板子上,另壹端系在院子裏的柳樹上,然後家裏德高望重的老人把家裏代表新生男孩的小弓箭和代表新生女孩的小筐系在後代的繩子上,再把代表出嫁女孩的小筐摘下來。
到了清代,“福多瑪瑪”的祭祀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還在宮廷中表演,儀式非常隆重。根據《滿洲禦制祭天大典》第四卷“祈福儀註”壹節的介紹,在宮廷中求福祭祀的過程與祭祀柳枝極為相似。《改期滿洲祭天大典》後記解釋:“以柳枝求福之神,名為佛-佛-多-休姆-司馬,知為嬰兒而祭。”《福州祭神祭天禮》卷七十四明確指出“若為所拜之神祈福,佛必多休謨司馬”。很明顯,清廷祭祀“佛將休姆多司馬馬”作為“福神”,保佑嬰兒長命百歲。
從上面描述的滿族民間和宮廷祭祀的“佛多麻麻”來看,柳枝祭祀真實地展現了滿族先民的生殖崇拜。賈誌先生對此有非常精彩的見解。他說:“福多瑪瑪已經從家庭祭品發展成了生育之神,它把柳樹描繪成生命之源。”這壹觀點得到了著名清史專家洪雪的支持。他在《滿族薩滿跳神研究》序言中說,滿族祭祀“福多瑪瑪”反映了滿族先民對生命起源和氏族繁衍的崇拜。
滿族的“崇柳”不僅體現在祭柳活動中,還體現在其他許多民俗傳統中。比如滿族人長期以來流行的壹些習俗:孩子出生時,在門的左側懸掛柳枝制成的柳葉弓箭;女人結婚要吃柳條餅。這些“柳樹崇拜”習俗的實質是滿族生殖崇拜觀念的具體表現,換言之,這些民俗體現了滿族的生殖崇拜意識。
看了上面的不同觀點,對於滿族人為什麽會有“拜柳”的習俗,我們還是無法給出壹個確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