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文化落後時期,滿族人生活條件簡陋,冬天住在“迪克子”,夏天住在“馬家子”。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與各民族的交流學習,滿族人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俗。
滿族民居的門窗也各有特色。外門是單木門,內門是兩扇帶木插銷的門。窗戶分為上下兩層。滿語有“三怪”,其壹是住所“外貼足紙”。
貼窗戶用的窗花紙是壹種叫“霍山”的紙,滿語叫“在塔哈哈上撒花”,漢語叫麻紙或夠紙。它是以破布、碎布為原料,經日曬制成的。後來常被用作皮質的“韓紙”並將紙塗油,既能增加房間的亮度,又能使窗戶紙經久耐用。
清代東北農村滿族家庭室內陳設簡單適用。東北氣候寒冷,室內日常活動多在炕上進行。客人來了,就請他們坐在炕上,壹家人通常在炕上吃飯、讀書、做針線活。房間裏沒有桌子、椅子之類的東西。
因為房間裏三面都是炕,而且南炕北炕都是圍坐的,壹般家庭南炕北炕上能坐七八個人。雖然沒有落地桌,但是每家都有壹個方炕桌,吃飯的時候盤腿四周坐,既暖和又方便。上院南北炕西端,有壹個四尺高五尺長的大衣櫃,上下兩層相對。
櫃體鑲嵌有四個大的圓形黃銅合頁和八個小的梅花銅墊,櫃門中間有壹個黃銅櫃右,鑲嵌在壹個較大的圓形銅片上。櫃體表面塗有深紅色油漆,並繪有金色圖案。外觀光滑大方,原料多為紅松,長期使用不會變形。
有些大櫃子是代代相傳的,幾代下來也不會損壞。解放初期,在黑龍江省寧安縣滿族人居住的農村家庭中,至今還能看到這種保存完好的大櫃子。在兩個大櫃子中間,有壹個三尺多高的長條形雜物箱,裏面放滿了洗漱用品、帽子和餐具。
在門框的橫木上放壹塊大木板,俗稱架子,利用空間放壹些器皿,讓房間看起來幹凈整潔。“門楣樓間有橫板放瓶筐,家具有細有粗,滿洲裏舊俗比房裏好。”
冬天,大多數農村的滿族家庭都有壹個火盆。火盆壹般用黃土制作,火盆邊緣用小玻璃片裝飾,光滑美觀,保溫性能好。吃完飯,把無煙的炭火放進火盆,壹家人圍著火盆聊天。
滿人客廳上房(指西屋)和廚房之間的隔斷墻,大部分是紅松板做的,還刷了漆。每年春節前,每個家庭都要選壹幅畫貼在“格子”上,慶祝春節快樂。
兒童椽子是滿族家庭住宅中的必備設備。當孩子出生時,他們會掛壹輛搖車,當他們還沒出生時,他們會掛袖手旁觀。
滿族家庭常年在炕上放壹個煙盒,大部分是木頭雕成的。有的家庭對煙盒的雕刻壹絲不茍,很有講究。經過長期使用,已經磨成深紅色。盒子裏不僅有“關東香煙”,還有煙袋。當妳來到客人面前時,妳應該先在他們身上放壹包煙,以示歡迎。
滿人的窗戶分上下兩層。窗戶外面貼著朝鮮紙。裱糊前用鹽水和酥油調成稀糊狀,噴在韓文紙上,以防被雨水浸濕。“外貼足紙”,這也是“東北三怪”之壹。
煙囪,滿語叫“呼蘭”,建在房子側面,高出屋檐幾尺,通過地道與炕相通。除了空心木,煙囪大多是土坯或磚造的。滿人的門多為兩層,裏面是兩個門板和木插銷,外面是單格門,用紙糊著。
滿族認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喜事,壹個屋檐下幾代人越多越光榮。所以隨著人口的增加,除了正房,還有東、西廂房和壹個門房,中間有門洞。這種建築和布局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四合院”。其特征是在院內靠近門口的地方建壹堵矮墻,叫“影壁”。
影壁後面立著壹根八英尺長、塔卡索粗的魔術棒,頂端掛著壹個錫或木桶。掀背車的南端是壹個牲畜圍欄。主屋後面的中間空地是壹個菜園,周圍種著果樹或花卉。房屋四周橫墻,形成自己的院落,大戶用磚石,小戶用圍護。這樣院與院相連,戶與戶相連,自然就形成了堡壘、營地、村落。
房子的煙囪設置在東西山墻外。煙囪離房子60多厘米。它由青磚或土坯制成,有圓形和方形兩種。院子被木柵欄或者用磚塊和泥土砌成的墻圍著。大門口有許多門房或門房。院子裏有壹堵影壁。影壁背面有壹根索倫桿。院內東、西廂房南面有牛棚、馬棚、車棚、糧倉等存放糧食。滿族人講究衛生,室內外都收拾得整整齊齊,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柴垛豎立得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