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班公所分的是“層次”,而非等級,且與所享受的權利無關。其“愚、中、智”的層次則是以學問為界,自然包括知識和技能,還有更重要的為人處事的經驗和準則。 在當今大力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主題下,在翻出“等級論”絕不順乎潮流,更不順乎絕大多數“平民”之意。若他日“風雲在起”定會“批倒批臭”,“再踏上億萬只腳”最後狠狠地碾幾下。啊!吾這班“等級說”之人就被“搞死”了------。
事實上呢?既便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人們滿口頌揚“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歌詞的同時,有“小兩口兒”在經歷過不知多少次“親密地握手”之後,將呈現真實的“人性”對話。
(本情景對話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女曰:看人家老張,今天又是小轎車給送回來的,這次我看清了,是“上海牌”的。
男曰:人家是幹部!(順手抽出壹只“戰鬥牌”香煙)
女曰:對了!上次老張抽了壹只“鳳凰牌”香煙滿樓道都是香味兒!
男曰:人家有“票兒”,也有人送!(那時高檔香煙是要憑票買的)
女曰:妳知道嗎?人家的半截墻是藍的,地板是紅的,是木頭的。
男曰:人家講究,幹凈。
女曰:看他們家的“小崽子”,整天“板兒藍”“板兒綠”的(當時北京最時髦,“有路子”的象征),實際上“軍挎”裏裝的是“板兒磚”,叼裏吊樣的,還穿“翻毛皮鞋”!
男曰:--------。
女曰:還有!要告訴咱家“小強”不能跟老王的孩子壹起玩兒,那個壞小子整天往他爸的工廠裏跑,去偷鐵絲和橡皮筋,然後就做彈弓子去嘣人家的玻璃。
男曰:唉!畢竟是孩子,不能總是讓他傻呆在家裏呀。
女曰:那也不能叫他與壞小子壹起玩兒。
男曰:那叫他跟誰玩兒呢?老張家的“兔崽子”整天玩兒“仿真”的,咱孩子沒有呀!
女曰:哼!說不定他家就是大特務,反動派!--------睡吧!
男曰:老婆,我想-------。
女曰:妳還想-------?
男曰:我也想當幹部!-----
時隔數日,女興沖沖地推門而入。
男曰:高興?
女曰:高興!
男曰:在走廊妳與誰講話?
女曰:正好遇見老張,我給他讓路。
男曰:怎麽沒有聽見他講話?
女曰:人家沖我點頭兒了。
男曰:妳沖人家笑了?
女曰:嗯,笑了。------
時又隔數日,壹切如往常壹樣平靜,清晨“小兩口兒”壹起出門,忽然發現樓門洞上掛著壹砣“牛鞭”似的東西,女方大驚失色,壹下子癱倒在地。
男曰:怎麽了!?妳怎麽了!?
女曰:老---張---死---了---。
------------。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此時的人是怎麽了?
在我生活經歷過的情景中,也常常思考這類的問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菲爾.泰勒來京的場面。看著誠惶誠恐.熱情有余的人群,在骨子裏確透出的是壹股媚笑,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如果繼續虛構的話,泰勒隨意點壹個人名請我吃頓飯吧,相信除像“邢主任”等少數人以外,任何壹個人都會不惜四處打電話借錢也要叫老爸踏著單車將錢送到,最後還不忘責備壹句:看您滿頭大汗的,為什麽不買只冰棍吃呢?老人家半天只說了壹句話:妳快去吧!壹定要把錢拿好,不好叫人家久等!------。至此,我的心都有些酸楚,雖然有些人不會這樣做,但壹定有人會去這樣去做,這是為了什麽呢?
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許許多多,不知道大家註意到沒有,幾屆的全國冠軍風水輪流轉,不管是轉到哪裏誰拿了冠軍,此人定會在舉手投足.說話的語氣甚至在眼神上都會出現壹些變化,這又是什麽在作怪呢?
以上壹切的壹切都是“等級”在作怪,由此看來“等級”所帶來的後果是可怕的,是很消極的。但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將消極的後果再去消極地面對,這才是此文中心的論點。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特定的環境下都會有特定的地位,從而也就被納入等級,有些人將此稱之為“命運”。但我們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和明確的等級定位的話,就會產生相反積極的效應。實際上從根本上講起就是“我是怎樣壹個人”的問題,妳了解自己嗎?“了解自己”是刻在特爾菲的阿波羅神殿上的第壹條格言,更是正確態度和定位的關鍵。我們有些人因為害怕自己的地位卑微,從而從不敢正視自己甚至產生排斥的心理,為盲目自大提供了溫床,正是這種誤區才導致妳進入無邊無際的“惡性循環”當中去。
我也很贊成“戎玉”之說,他將現代人分為四等。壹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沒脾氣。四等人:沒本事,有脾氣。在這裏我們只說說四等人,此種人最無聊,既沒本事卻又很有脾氣。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非但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反而天天像有多大本事似的動不動就出點“高見”或耍耍脾氣,正應古人有雲:此下愚雖教無益。難道我們把“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的傳統美德都忘了嗎?
如果按班固的“九品量表”劃分,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態度和定位,即使是“下愚”也能夠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改造逐漸地晉升為“中人”,再逐步地向“上智”發展,只有這樣才是壹個良性循環,今後的發展才更有希望。
由此看來,消極的“等級觀”是完全可以進行積極地轉化的,對等級這個非常敏感容易觸動,特別是“平民”神經的話題大可不必回避。相反,在特定的情境下應大力提倡,通過我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對學生適時地灌輸等級觀念,甚至有時“惡語”相加能使他們自己很清楚地知道是在為自己而“戰”,從而激發他們自己內在的動力。
有人常常怪自己沒有機遇,並稱這是“命運”的安排。事實上呢,我們每個人整天都生活在機遇的周圍,更加確切地說是機遇將我們團團包圍著,只是自己不知道去珍惜。還是以飛鏢為例,此項運動在我國還是最初級階段,甚至在國際上還未達到成熟的程度,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機會是平等的,大家都是處在同壹起跑線上。面對這樣的機遇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妳是選擇像“下愚”人那樣整日自以為是不學無術呢?還是如曾子般“吾日三省吾身”?很明顯後者更能抓住機遇。
最後,望大家不忘先人之教誨:“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