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添蒼節
農歷正月二十五,煮好壹鍋粘粘的高粱米,用“馬”或“犁”綁上高粱稈放進糧倉,後來簡化為“犁”綁上高粱稈,直接插入糧倉,祈求豐收。
二、太陽日(滿族人稱太陽為“太陽”)
農歷二月的第壹天。滿族人認為這壹天是“太陽的生日”。用面粉做蛋糕,上面放上粘米粉的七彩雞。比喻金雞報曉,迎接日出。
第三,龍向上看
農歷二月初二。這壹天要“畫龍回家”,也就是用草木灰從水缸裏撒到井裏或者河裏。灰色的道路像龍壹樣彎曲,表示龍被邀請回家,祈求龍王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今天是給男生理發的日子,也是龍擡頭的日子。我希望這個男孩變得聰明,在學習上取得進步。這壹天,我也會帶著已經結婚的“阿姨”回娘家吃喝。這壹天吃個餅(餃子)叫吃龍麟,吃煎餅叫吃龍皮,吃元宵叫吃桂圓,吃米飯叫吃龍糞,吃鍋貼叫吃龍爪。
第四,附件日期
農歷四月初八,要“結好婚”。以壹碟熟鹹豆,互敬互食兩“附豆”,意為“結好姻緣,天下壹家”。親和就是先尊重長輩,然後長輩從自己的菜裏夾兩個給晚輩吃,表示不分年齡,團結友愛。
動詞 (verb的縮寫)民間節日
農歷四月初八後的第壹個星期六,是滿族同胞除了“金投賞節”之外的又壹個重要節日——民俗節。是沈陽滿族友好協會於2000年6月邀請遼寧、沈陽的滿族專家學者考察論證後確定的。這壹天,在春光明媚的郊區舉行了壹場全國性的慶祝活動。
不及物動詞蟲王節
農歷六月初六。過去,在這壹天,每家每戶都有壹個人去蟲王廟殺豬,祈求蟲王控制害蟲。後來我才知道,害蟲靠的是預防,而不是祈求上帝。農村改為“曬衣節”,城市改為“爆書節”,給衣服和書降溫,防止蟲子叮咬。
七、馬王節
農歷六月二十三。滿族祖先狩獵和戰鬥大多靠騎馬和射箭。即使出門遠行,也多騎馬,所以更尊重馬王。供奉馬主時,用壹面烤羊肉、壹尾鯉魚、壹只公雞和白酒磕三個頭。全家人好好吃壹頓。
八、黃金節
農歷十月十三。1635年農歷10月13日,清太宗在沈陽發旨,將沈竹(女真)舊族名改為滿洲新族名。因此,人們把這壹天作為滿族姓氏的誕生日。“授金”壹詞是滿語音譯,意為出生、生育。滿族人之所以願意接受,是因為這兩個漢字有吉祥和高貴的含義。所以各地滿族同胞習慣上稱這個盛大的節日為“黃金節”。
九、遠離壹切疾病
滿族婦女的節日。通常在第壹個月的第十六天。那壹夜,三五成群的女子遠行,或走沙卷冰,或尋歡作樂,被稱為“百病同行”。
X.巨大的犧牲
大祭祀沒有固定的日期。沈陽的滿族富家壹年壹次,窮人家三五年壹次。它通常在臘月舉行,持續三天。祭祖第壹天,早上磕頭殺祭,晚上提燈。第二天,人們祭天,又稱“外祭”、“豎桿祭”,磕頭殺獸,吃“小肉飯”、“大肉”,俗稱“毛肉”。第三天祭祀佛母,也就是“背燈祭祀”的神,但“背燈祭祀”是為了感恩和感恩,這個祭祀是為了子孫後代的興旺和人口的安全。
Xi。瑤鄉節
在新賓滿族農家,很多人把五月初五叫做“藥香節”。女人常說:“五壹”是草藥的美好日子。還有人說這種露水就像靈丹妙藥。如果用今天早上的露水洗眼,可以讓眼睛亮壹年,真的是聖水。五月節采集的艾葉陰幹後,可用於“艾灸艾子”(針灸),在胃裏用水融化。秋季艾灸治腿冷,七天就能治好孩子。還有人說這壹天刨的“八腳牛”(白鮮皮的藥名)厲害,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五壹節,人們早早起床,去河邊洗眼睛和臉。滿族農婦起床最早。他們先去河邊洗臉梳頭,還用銅盆裏的回水給公婆洗臉。
孩子們常常在五月節唱壹首歌:“竈間棕籽飄香,艾葉滿香,桃枝插柵,除病除邪,其樂融融。”從這句歌詞中,人們會認為艾蒿比其他草藥更有靈氣。歌詞“艾葉香滿香”是因為上世紀30年代的新賓山城有很多草房。磚房少,屋檐插壹大排艾葉。風順著開著的窗戶吹進了房間,安靜的香味彌漫在房間裏,真的讓艾葉飄香了。
在大門裏插上桃枝。或者用桃石雕成小花籃掛在門上或孩子的手腕、脖子上,被認為可以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