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麽是鏡頭劇本?
分鏡頭腳本又稱拍攝工作臺,也是將文字轉換成三維視聽圖像的中間媒介。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劇本設計相應的畫面,配置音樂聲音,把握影片的節奏和風格。
2.分鏡頭劇本的作用是什麽?
分鏡頭劇本的作用有:壹、前期拍攝的劇本;二是後期制作的基礎;第三是篇幅和預算的參考。
分鏡理論[/font]
壹、故事板(story board)的繪制要求:
1充分體現了導演的創作意圖、創作思維和創作風格。
2、副鏡頭的使用壹定要流暢自然。
3、圖片形象壹定要簡單易懂。分鏡頭的目的是讓導演的基本意圖、故事、形象清晰。不需要太多細節。細節太多會影響整體理解。
4.子鏡頭之間的連接必須清晰。(壹般不表示子鏡頭的連接。只有當子鏡頭的序列號改變時,連接才會切換。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溶解在裏面和外面。故事板應該有清晰的標記。)
5、對話、音效等標誌需要清晰。對話和聲音效果必須清楚地識別,並應在適當的鏡頭下識別。)
第二,關於考試
1,考試步驟:審題(1,明確題意2,構思故事大綱3,故事分段4,人物造型)
初稿(1,近似場景,人物位置2,標誌光源,陰影)
勾線(1,確定主體的輪廓2,去掉不必要的線3,深入描述人物表情)
著色(使用光源確定陰影和高光級別)
寫下號碼,然後說話。
2、關於考試時間安排:
總時間3小時(考試20分鐘,初稿10分鐘,閱卷40分鐘,上色20分鐘,編號10分鐘)。
3.關於鏡頭。
鏡頭距離:遠的角色主要強調遠的場景。
全景動作表現了人物的相對動作狀態。(人物全身都能看到)
中間場景符合壹般人物的視野,其場景看起來並不遙遠。(人物膝蓋以上)
特寫效果可以看清楚人物的表情。(取人物上半身或其他部位)
特寫鏡頭放大壹個人的臉、人體的壹部分或壹個物體。(突出顯示本地)
鏡頭角度:
平視特征是視地平線在畫面中人物或主體的頭部或上部。(這個角度給人壹種層次感和自然感。)
俯視的特點是畫面在被攝主體的頭頂或上方,層次和動作清晰,但表情不容易看出來。
仰視的視點在人物腰部以下或主體下半部。形象顯得高大,但也有主體形象變形的特點。
混合使用通過擡頭、低頭、擡頭的組合達到預期效果。
動畫鏡頭的運動:
深度運動包括拉鏡頭、推鏡頭和跟鏡頭。
平行運動全景鏡頭。
動畫鏡頭的基本敘事方法;
按時間順序講故事。
插值。中間插值。
倒敘,首先有壹個懸念,在敘述中。
4、案情
養雞場
鏡頭1:全景,月亮在天上,突然出現鐵絲網。
鏡頭二:(重疊)全景,俯瞰,鳥瞰所有雞舍,(鏡頭下抖到地上,停)畫面右側,打扮成警衛的人正領著狗朝我們走來。
鏡頭三:近了,狗在前進,它發出兇猛的光。(向右畫向左畫為運動)
鏡頭四:特寫,壹把鎖被手電照著,警衛的手握著,人在畫。
鏡頭5:特寫,腳走路的畫面,(鏡頭放大到全景)
第四節是漫畫劇本創作的壹般程序和可能的形式。
說到現在,我們明確了幾個問題:漫畫劇本的創作要符合漫畫本身的規律;漫畫劇本其實是壹種特殊的電影劇本;漫畫劇本創作要以預期的畫面效果為前提;漫畫劇本的創作可以遵循壹定的套路;中國的漫畫發展不能走日本的老路;不應抹殺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本質區別。
現在,我們可以試著提出這樣壹個問題:漫畫劇本的創作過程和格式是怎樣的?這種物理形態是否影響了劇本的本質?或者說漫畫的本質精神對劇本的物理形態有什麽影響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並不需要長時間的思考和深刻的分析。很明顯,漫畫的劇本形式會和電影非常相似,可以借鑒。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漫畫劇本只有壹種形式,但是如果再細分壹下,就會得到壹些不同層次的做法。如果把這些做法看作是壹個持續的改編過程,我們就會得到壹個漫畫劇本的壹般創作程序——也許這個程序只是在我們的頭腦中進行——其中任何壹個都會是漫畫劇本的可能格式。
首先,最常用的形式無疑是文學和劇本。完全用文字寫出來,把人物的特點,時間地點,事件的始末講清楚,然後根據場景或者鏡頭來解釋行為和對話。這種形式是最容易做到的,所以也是所有嘗試的基礎——當然也有人純粹以寫小說的形式完成劇本,但結果是又要改編,中間難免出現誤解和分歧。
其次,上面的形式會被演化,加入到漫畫的鏡頭理解中。在文字敘述上,增加了對畫面氛圍的要求,對鏡頭處理的要求比如畫幅大小等等。
第三,如果劇本作者和畫師關系密切,劇本還可以包括人物和場景的初始設定等畫面描述——但除非妳已經決定用這個畫師,否則至少沒用。
最後,如果妳自己有很強的鏡頭感,不妨把劇本完全變成畫面形式——就像電視廣告的畫面劇本壹樣,不劃分畫面,只用同樣的大小來解釋鏡頭。必須說明的是,這裏的鏡頭不代表創作的最後壹個鏡頭,作者不應該被劇本中的鏡頭感所限制——劇本作者畢竟不是畫家,即使是畫家自己也應該意識到寫劇本的自己和畫漫畫的自己是有區別的。其實這是漫畫劇本的最後壹行,再往前走壹步,就變成草稿了。建議漫畫作者盡量去體驗這個劇本創作階段,而不是從頭進入草稿階段——沒有劇本的事先規範,草稿中很容易出現不必要的漏洞,特別容易把握漫畫的時效性、流動性和連續性。
得出漫畫劇本的創作形式可以是從最初的文學劇本到最後接近草稿的鏡頭(非框架)劇本的任何形式。它的應用要考慮編劇和畫師的合作形式。壹般來說,文字形式的劇本給畫家更大的發揮空間,繪畫形式的劇本適合合作非常緊密的創作者。(推論5)
作為漫畫劇本的壹般形式,其實到此為止。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更多的精力。如果要更深入的探討,不妨考慮實際劇本創作中的壹些程序問題。
如果細分劇本的創作步驟,可以得到以下三個部分:故事主題、人物、環境設定、風格、劇情、鏡頭。由於漫畫篇幅不同,在這三個部分的使用上也有差異。
初學者或初學者最需要的是精心制作幾個小故事來鍛煉自己的繪畫技巧,作為出版社的敲門磚。因為短篇小說很難刻畫人物,所以制作短篇劇本最重要的是先完成風格、主題、劇情,然後圍繞主題設置人物、場景道具,最後畫故事板。其中,故事的主題是重點,短篇小說的構思是最重要的。壹般8頁的短篇小說只能容納壹個點的情節,可以圍繞壹個中心展開,甚至可以沒有情節。這個時候,主題當然很重要。壹個20-60頁的小故事,可能情節很復雜,也可能沒什麽,但會有高潮(或者更有話題性的部分),這是整篇文章的重點,故事的主題也就在這裏。壹般以抖包袱的形式來制造這個高潮會更吸引人。當然也可以自然的達到效果——這是壹個具體的構圖問題,這裏不需要詳細研究。值得註意的是,在短篇劇本中,人物和事件處於從屬地位,這壹點很重要——如果處理不好,違背了這個原則,就不容易達到創作的目的和效果。
如果寫劇本的時候劇情是重點,為了講故事,塑造人物,描述世界,那麽至少需要壹部中篇小說來容納。中篇小說的主題還是很重要的,但同時,妳可以選擇主題或情節作為重點。這是因為壹部60-200頁的作品可以展現壹個細膩豐富的情節,塑造壹個或多個完整的人物形象,描述壹個完整的世界,而且它可能包含不止壹個主題。因此,中篇小說劇本的創作首先要完成故事的大綱,以便根據依據來設定人物和環境,而情節要由這些經過深思熟慮的人物來完成。最後,故事板要在完成文學劇本大綱後進入創作,或者只是完成詳細的文學劇本,直接進入草稿創作。壹般來說,中篇小說應該是壹部完整的小說,而短篇小說無疑是壹篇作文。從商業出版的角度來看,中篇小說具有商業價值,能帶來更持續的讀者,可以擴展形成單壹出版物;短篇小說不具備這個價值,就像作文壹樣,它只是展現作者實力的壹種手段,也是要創作的長篇小說的探路者。換句話說,短篇是新人的努力,中篇是成年人的休閑。
有時候,壹系列的短篇小說或拉長的中篇小說,形成壹個很長很長的、沒完沒了的連載,這就是長篇故事。在長篇劇本創作中,人物是長期陪伴讀者的親密朋友,是創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這裏,主題或多或少可有可無,情節曲折,都退居次要地位。精心設計的人物和環境是贏得讀者的終極手段。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討論,對不同風格的短篇小說進行測試,才能確定這部作品的風格和設定。至於主題,往往要看具體情況。壹般壹個商業作品不可能只有壹個主題。往往每壹集圍繞主旋律都有另壹個副主題。完全沒有主旋律的作品也可以成立。劇情往往是在大綱的基礎上單集制作,幾十集組成壹個段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很好的把握市場,無限延伸故事。另外還有每集換主角的連載,這是特例。其實它把壹種人文精神作為主角。這種連載比短集更貼切——它有壹個變形,形式上有壹個連續的主角,但只起到壹個線索角色的作用,每集仍然有自己獨立的角色。其實長篇連載的創作特點就是在完成長篇的準備工作後,將每壹集創作成壹個20-60頁的小故事。
推論六:劇本創作過程由劇本長度決定。短篇小說強調主題,適合實驗性質;中篇小說強調故事的整體性,主題與情節並重,是嚴肅的文學創作;小說強調商業化,以人物和各種設定取勝,從設定中生成情節,闡述主題。小說每壹集的具體創作都和短篇類似。(推論6)
第五節我們的漫畫
經過壹些空洞的理論研究,得出了壹些推論,有助於我們實現自己的願望,對自己的劇本創作有所幫助。
創作壹個好的漫畫劇本,尤其是壹個不抄襲的有價值的作品,至少需要不犯低級錯誤。這就需要把握漫畫的三大原理,理解漫畫的本質;熟悉漫畫創作的套路,有選擇地吸收;知道漫畫劇本創作的過程和規律,就是不會顧此失彼,把精力浪費在不必要的方面。
然而,這些只是基本要求。壹個成熟的漫畫家,壹個負責任的劇本作家,更重要的責任。這就要追究我們搞漫畫的初衷了。
我們中的壹些人在努力畫出自己心中的故事——和大多數文學愛好者壹樣,我們中的壹些人同時也在努力贏得壹口氣——那就是不滿足於日本人,而另壹些人則在努力畫出美麗的圖畫——普及藝術大概也是漫畫的壹大功能。不管是哪壹部分,其實都是為了畫出好的漫畫,那麽什麽是好的漫畫呢?好的漫畫壹定要有好的劇本,那麽什麽是好的漫畫劇本呢?
這確實是壹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首先是功能。
漫畫的直接作用當然是影響讀者,然後讀者決定市場,市場影響社會,社會決定文化。所以漫畫最終會影響並形成自己的文化,任何漫畫作品都有必要從這個高度來認識。中國的動畫片會形成什麽樣的文化,是由所有的動畫片從業者決定的,包括劇本的創作者。因此,在他的創作中有必要考慮到他作品的文化屬性。當然,中國的漫畫作品更多的是把自己歸於中國的文化,這就需要對中國的文化精神有所了解。這可不是壹般的工作——說到中國文化,我們總是先想到傳統文化的傳承——祖先太優秀了,這給後代,尤其是那些不爭氣的後代帶來了壓力。其實中國文化的含義應該是寬泛的,至少對於漫畫來說是這樣的。不僅包括我們的祖先,也包括我們自己。這種文化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不管是我們的祖先還是我們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從我們的生活中提煉出來,美化它,然後用它來影響我們的生活——總的來說,任何文學形式的存在都是為了在表達情感的同時贊美或批判我們的生活,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規範我們的生活。受漫畫影響的大多是年輕人。當這些人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社會就會在他們的規範下運行,漫畫對他們的影響就會體現在他們所掌控的社會中。所以漫畫和所有的文學形式壹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要求,甚至有些幹擾了創作的自由。當然,我們不能允許那種讓藝術變得形式化的幹擾,但我們也應該做出適當的妥協——哪怕是壹種社會責任感——因為漫畫是壹種大眾藝術,它影響的不是個人,而是整整壹代人。壹般來說,通俗、誇張、諷刺、叛逆、幻想...這些令人愉悅的特點不能丟,它們是漫畫的生命力;批判現實的力量也必須保持,這沒什麽好討論的,因為任何壹種文學形式都絕不是僅僅為了贊美某樣東西而創造的;無聊的東西也應該被允許存在,因為它是社會想象的基礎;消極頹廢只是壹種生活態度。只要不犯罪,基本屬於人身自由,沒有理由禁止。相反,如果禁止了,會有更多的人因為在文藝作品中得不到滿足而自己去嘗試。事實上,禁止文藝作品的表演只會適得其反。其實真正應該反對的只有幾件事——違背最基本的道德價值觀,損人利己的事(指的是原則問題,不是帶有諷刺性質的,只要不是刻意宣揚的);叛國罪(這個根本沒得商量);鼓勵和欣賞犯罪(但不指出法律漏洞);直接侵犯公民權利(侵犯名譽和版權)-如果有的話,應該被禁止。至於對政治、生活、信仰的質疑和討論,都是憲法賦予的權利。沒必要防人嘴比防川更治——即使是防川,也應該疏導而不是堵。對於作者來說,要謹慎對待不健康的東西,大膽表達對生活的看法——這就是漫畫的作用,也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其次是主題和情節。
動畫片的題材大多是針對青少年的,所以需要有壹個更簡單、更有創意的特點來適應這個階段的讀者心理。這和文學、影視是不壹樣的。漫畫的題材大多時尚年輕,具有開創性和啟發性。這種感覺在國內還是挺少見的,不過大部分都是嚴肅的說教和胡攪蠻纏的打鬧。說起說教,馬上讓我想起北京漫畫裏刊登的《戒煙》《我是木頭腦袋》。教育意義無界,興趣也同時存在。我也特別註意漫畫語言的合理性,但是味道壹點都不對。在新漫畫的陣營裏真的很難統計。之所以看起來不像,大概是不夠時尚,壹點創意都沒有(在鏡頭方面沒有抓住漫畫的精髓,在造型和鏡頭運用上也是不倫不類,其實草草符合漫畫三原則)。這是壹個舊漫畫向新漫畫過渡失敗的例子,值得關註和回避(作者後來在電視上接受采訪,甚至自詡自己是中國漫畫的救世主,為拯救中國漫畫而生,並相信自己的漫畫很好,是典型的新漫畫——這些話會對自己在床上和電視上產生什麽樣的誤導?!這位先生真的以為自己領悟了漫畫的真諦嗎?懷疑是喪心病狂?怎麽才能忘記原話?只是時不時想起他們就覺得很生氣。也許我嫉妒這位先生搶了大家的風頭,尤其是我的。反正無論如何,很難接受這位先生的漫畫,不小心看他壹眼的人都會不順眼。我說了些跑題的話,但不影響主題。主題還是在呼喚有創意的作品,尤其時尚和叛逆是商業作品的兩大武器,是時代賦予的,更應該珍惜。雖然時尚是壹種膚淺的東西,但是如果妳不花大力氣去研究和利用它,它仍然只是別人的搖錢樹,而不會成為妳自己的工作——就像老祖宗認為儒家的自然科學是淺薄的實用主義,結果呢...所有人都知道會發生什麽——事實上,他們認為膚淺只是自滿,所以沒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大部分好的漫畫應該是擅長幻想和創作的。即使是成人導向的漫畫,也不流行,叛逆,誇張,最不可或缺的還是想象力。這是人生的樂趣,抹不掉的。我們本土的漫畫很缺灌水,這應該是編輯保守的責任,但同時也有壹些作者表現力太弱的成分。而且,幻想不等於隨想,它只是完成主題的工具,而不是主題本身——如果被迷惑,就會變得泛濫,難以理解。
漫畫和文學在劇情要求上沒有本質區別,但在關註度上會有區別。文學的劇情比漫畫自由多了,但商業化的就那麽幾個;漫畫從壹開始就是商業的,所以在這方面比文學更有表現力。壹部漫畫的情節,和它所服務的主題壹樣,也要求生動、時尚,也要讓讀者有代入感,有說服力。這需要真實——至少在妳創造的世界裏,能夠自圓其說,不啰嗦。還需要讓讀者舒服的節奏感和整體感——這是壹個可以把握的技術活。現實主義來源於生活,不能閉門造車。我們的作家經常深入生活創作小說,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日本漫畫家經常要去采風,去旅行,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是需要建立和完善的,但在此之前,至少要盡力保證真實,尤其是多從熟悉的生活中取材。
再次,是人品。
漫畫中的人物是壹個非常獨特的群體,不僅思想怪異,行為誇張,而且往往是市場上的哲學家,壹代人的楷模。對於漫畫中的人物來說,個性就是生活,誇張就是生活,這和文學真的不壹樣。但這些人的存在壹定是合理真實的,他們的人格應該支持他們自己去演繹整個故事。漫畫中的人物因為理念而活著,而這些理念就是主題。
最後,文化。
漫畫往往涉及各種文化元素,如哲學、歷史、宗教、神話、風俗、民族、節日、體育、科學研究、行業行為特征等...這些文化元素往往外行人很難理解,需要認真的調查和體驗才能有初步的了解。對創作者來說是辛苦的工作,對讀者來說又充滿了神秘感——但正是這種神秘感讓他們在漫畫中具有了商業價值和人性。引入這些文化元素的好處不言而喻,任何文藝作品只要有可能都會想堅持。然而,我們必須謹慎使用它們——日本人在這方面很差。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只是把這些文化元素當成點綴,這是對文化和作品的不負責任。另壹方面,如果中國人能在這方面認真負責,那肯定是打敗日本漫畫的機會。這裏有壹個特例,對於歷史的改編,忠於原著往往是不必要的,壹方面是因為原著不壹定可靠——至少對原著的解釋不壹定可靠,另壹方面也可以看作是架空之作,只是考慮到現實意義——這並不是歪曲,甚至會有助於歷史的普及。相反,不負責任地歪曲歷史是令人憎惡的。不僅看起來假正經,還在偽歷史的本質基礎上不負責任地把自己和歷史混為壹談。兩者的區別不在於對歷史的改編,而在於有沒有獨立的思想,在於改編歷史的態度。壹種是主動自覺的適應為自己的思想服務,壹種是被動懶惰的要求不多的扭曲,思想相當混亂。這種情況在其他文化的使用中也可能存在,但更多的是無意和斷章取義。由此造成的危害是誤導讀者,暗示草率的人生態度——這是非常不好的潛在影響,甚至影響到民族性的根本特征。實在是馬虎不得!
總結起來,壹部好的漫畫應該具備以下特征:首先,具有文化和社會功能,能夠影響大量讀者甚至壹代人;宣揚向上的主題,有完整連貫的情節,符合漫畫的根本原則;能塑造合理感人的人物,創造自己完整的世界;能
以上只是對好漫畫特征的粗略回答,但好漫畫從何而來?
制作好的漫畫劇本,有時候不壹定全靠個人創作。改編現有的文學作品是壹條捷徑,但也需要漫畫劇本制作者的努力,才能讓它們更適合漫畫。
組建壹個創意小組也是壹個好主意。更多的時候,更好的方式,是提供專門與作者溝通,通過密切合作產生優秀作品的編輯——不僅作者不能胡來,編輯也不能強迫他們做什麽。也許在他們中間增加壹個專業代理人是個好主意。
也許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大的漫畫經紀人會成為實體,組建漫畫工廠,引入流水線——雖然阻礙了創作的自由,但確實有著無與倫比的速度。那時候連漫畫劇本都會工廠化,所以必然要走壹定的套路。
隨著硬件的升級,電腦創作和網絡出版也是不錯的出路。這樣可以形成規模自由的壹體化生產,但由於缺乏編輯約束,質量無法保證。
說這些是我們的漫畫還不夠準確,但是從這些需求出發,我們會壹步步接近自己的漫畫。重要的是認真思考,努力工作。
結局
現在中國漫畫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麽?
答:就是漫畫家的溫飽問題。
無論作者、編輯還是經紀人,都處在業余的邊緣——從水平和待遇上來說,都是業余的。如何提高待遇,其實和提高水平壹樣重要。而如何提高待遇,必須依靠各種幫助——最重要的當然是我們自己。
漫畫家要想提高待遇,必須多掙錢;要多賺錢,就要開拓市場,想各種辦法;要打開市場,就要有能拿得出手的產品——這不僅是廣大還在中學階段的作者的責任,編輯和經紀人也不能總拿著這張漁網,只喊魚快點過來;說到底,要出壹個好的產品,還是要靠優秀的劇本——不僅要符合中央精神,還要在壹兩篇文章裏。我們需要的是對現實生活和幻想空間的全方位介入,大量鋪天蓋地的劇本,最好是成熟優秀的——這才是編輯和經紀人應該做的。
對於編輯來說,有三種方法可以得到壹個好的劇本:
1,自我創造——不管產生的量有多小,多小,光靠質量是很不靠譜的。
2.組稿——這無疑是必要的,但遠遠不夠。這種行為從原創漫畫創立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也沒有看到好的作品。
3.培養專門的力量——聽起來不可能,但卻是唯壹可行的方法。
據說電影學院的學生都是寫劇本掙大錢的,沒人會寫漫畫(就算願意寫,我估計也寫不好,因為是半調子——漫畫的外行。如果他們不謙虛,還有比沒有更糟糕的事情。培養自己的劇本團隊確實很難,但如果妳能創造條件將其與就業掛鉤,相信也會為未來打下壹些必要的基礎——這只是星星之火,但不點燃,就永遠看不到燎原的希望。主席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裏只要形成壹個開放的出口,就會形成吸引力;只要做了足夠好的先例,壹大批作者就有了行為的依據和指導。人會飛向希望,而他們需要的只是創造這樣的希望——這就需要突破以前不敢突破的東西。
漫畫不同於以往的任何媒體,需要新的出版體系與之相適應,但這壹步還沒有走到位。其實沒有太大的需要,但是在人事上,要把美國編輯-文學編輯-總編的格局細分成各種特約編輯;增加壹些編輯部以外的輔助成分,比如編劇、專欄作家;出版形式要靈活,在單壹出版物上附加各種專題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