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廢除保甲制,全縣分為99個鄉。同時在吳江增設了第八區。
1951,深土加9區,湖西加10區。
1952分別在長橋增加第十壹區,沙溪增加第十二區。至此,全縣共有12個區,下轄6個鎮,135個鄉。
此後,該鄉的名稱和管轄範圍頻繁變更。
1955年9月,撤銷第11區(長橋區)、第12區(沙溪區),將原屬第11區的甘棠、歌後、茶陵、青茶、xi內等5個鄉劃歸第1區(城關區)管轄。龜甲、東山屬二區(石榴區)管轄。西阪、西溪、檀青、長橋、西平屬第三區(官潯區)管轄。同時將原屬第十二區的北齊、郜林、高山、嶼頭、鶴慶、沙溪、土樓、徐坎、彭山、下寨、白衣等鎮劃歸第七區(杜潯區)管轄。
1955,65438+2月,東山縣古雷區岱仔、興仔、龍口、油坳、下車、港口等28個村歸漳浦管轄。同時,全縣重新劃分為11區,各區名稱均以區辦事處所在地命名,分別為城關、石榴、官潯、老城、佛潭、赤湖、杜潯、吳江、深土、湖西、古雷***11區。
6月5438+0956,10,武江區、湖西區撤銷,城關區改為城關鎮(直轄市縣)。全縣轄石榴、官潯、老城、佛潭、赤湖、神土、杜潯、古雷等八個區,轄五個鄉鎮,92個鄉鎮。
1957年3月,原屬南靖縣城西區管轄的南浦、馬援、奚仲鄉劃歸漳浦縣管轄(改為石榴區)。同年8月,漳浦縣官潯區管轄的東浦、山梅、山邊鄉劃歸海城縣管轄。同年65438+2月,官潯區辦事處遷至長橋區,更名為長橋區,將茶陵鄉劃歸原石榴區長橋區管轄。同時將再次調整全縣行政區劃,下轄102個鄉,5個鄉鎮。
1958年3月,撤銷區直管鎮建制,全縣合並為53個鄉(鎮)。
1958年9月,撤銷鄉建制,在全縣建立10人民公社和3個農林場。人民公社把基層政治組織和經濟組織合二為壹。公社下設管理區,管理區下設生產大隊。該縣分為50個行政區和256個旅。
1960年5月,烏江人民公社撤銷,並入老城人民公社。全縣只有九個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撤銷行政區域,全縣重新劃分為26個人民公社和3個農林農場。他們的名字如下:
城關公社、下潭公社、蘆溪公社、石榴公社、象牙公社、盤陀公社、長橋公社、官潯公社、南浦公社、佛潭公社、湖西公社、前亭公社、文安公社、赤嶺公社、神土公社、赤湖公社、車坳公社、公社、古鎮公社、宋卡公社、吳公社。
1964年9月,全縣原有的26個公社合並為17個人民公社,有5個農場,2個林場,2個鹽場,1個茶場。
3月,從石榴人民公社抽調1978、10旅成立盤陀人民公社。
1980年9月,城關人民公社劃出5個農業生產大隊和1居民大隊,分別為綏東、綏西、綏南、綏北、南門,成立城關鎮(1982年3月改為綏安鎮),直屬縣。
1984年9月,政社分開,原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原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縣內有綏安、佛曇、老城三個鎮,城關、石榴、盤托、長橋、南堡、宋卡、杜潯、沙溪、古雷、霞美、神土、劉驁、赤湖、前亭、赤嶺、湖西16個鄉鎮(含赤嶺、湖西)。
1985年5月,從長橋鄉劃出來的西北、西阪、錦江、康莊、春建、趙厝、盧生、夏虹、下陸9個村設立官潯鄉。
65438年6月至0987年6月,白竹湖華僑農場分為白竹湖農場和南山華僑茶果農場。
1987年8月,佛壇鎮劃出馬尾、後康、仙都、文安、葉靜、戴林六個村,重建馬坪鄉。
1988年5月,撤銷城關鎮建制,城關鎮原行政區劃並入綏安鎮。同時,杜潯鄉、赤湖鄉分別改為杜潯鎮、赤湖鎮。
1989年全縣劃分為5個鎮,15個鄉,11個農林茶鹽場,293個行政村(含居委會),50個工作區,19個工作區。鄉鎮名稱如下:綏安鎮、舊鎮、渡汛鎮、佛曇鎮、赤湖鎮、宋卡鄉、古雷鄉、沙溪鄉、霞美鄉、劉驁鄉、神土鄉、馬坪鄉、前亭鄉、南浦鄉、官汛鄉、長橋鄉、石榴鄉、盤托鄉、湖西畬族鄉、赤嶺畬族鄉。
1990年,漳浦縣* * *轄7個鎮(綏安、佛潭、赤湖、老城、杜潯、霞美、官潯)和13個鄉(石榴、長橋、南浦、前亭、神土、劉驁、宋卡、沙溪、古雷、官潯)。
1997、漳浦縣面積1981平方公裏,人口77萬,轄16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綏安鎮、老城鎮、佛曇鎮、赤湖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石榴鎮、潘坨鎮、長橋鎮。
2003年,漳浦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
2008年,漳浦縣轄綏安鎮、舊鎮、佛曇鎮、赤湖鎮、杜潯鎮、霞美鎮、官潯鎮、石榴鎮、潘坨鎮、長橋鎮、前亭鎮、馬坪鎮、神土鎮、劉驁鎮、沙溪鎮、古雷鎮、大南阪鎮、南浦鄉、赤嶺畬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