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部分來自網絡。
江南,水鄉的魅力令人神往!
另壹種不同於“江南”的中國意象美,是淒美清遠的“瀟湘”。
如果說江南的代表是水鄉,那麽瀟湘的代表就是山水。
江南和瀟湘,這兩個由地理概念轉化而來的美學意象,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並延續至今。
狹義的瀟湘是指湘江上遊,後來引申為湖南的代名詞。
湖南在北宋以前屬於“江南”,杜甫曾在長沙寫過壹句名句“是江南最好的風景,落花時會遇君。”
宋以後改道,“江南”開始東移。此時湖南屬於“鏡湖南路”和“鏡湖北路”。
湖南受到了“江南”的冷落,“江南”二字離湖南越來越遠,而湖南獨特的文化氣質——“瀟湘”也從此顯露出來。
與江南的美不同,瀟湘代表的是壹種冷峻深沈的境界。這個形象在湖南還在江南地區的時候就開始出現,真正成熟是在南宋。
“瀟湘”的意象來自湖南最重要的河流湘江。
正是清澈深邃的湘江,賦予了瀟湘獨特的文化氣質。
花大錢的時候,可以得到江山的幫助。不達瀟湘,不可有詩。
——陸遊
瀟湘因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歷代眾多作家,如司馬遷、孟浩然、李白、杜甫、楊萬裏、陸遊等。
或者提名無錫石雕;
或攬勝詩為嶽廟;
或詩與酒在湖中歌唱;
湖南創作了大量具有瀟湘意境的詩歌。
唐宋文人幾乎沒有不趁著瀟湘風光而入詩的。其中,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最為典型。曾多次遊覽瀟湘、洞庭。
楚留香兒,若想聽姚的隱幽怨,就在這竹水月夜之時的湘江門前。?唐?劉禹錫
瀟湘,何苦等閑歸,水清苔兩邊。?唐?錢起
想象妳壹個人在瀟湘月下,滿懷惆悵的夢聽長猿。?唐?王長齡
洞庭月色雨,想象如夢。?明?於謙
吟詠瀟湘之風,從上面引用的詩句就可以看出來。
在這些詩中,“怨”、“傷”、“悲”隨處可見。
瀟湘對於情感的隱晦表達,成為了靈感的來源和欣賞的對象。
這些文士大多內心單純細膩,誌向忠厚,才華無能。
寄情山川,除智明遺。
《瀟湘》承載了更多的審美和沈郁感,鋪陳出浪漫感傷的基調。
“瀟湘”作為壹個極其豐富的意象,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瀟湘流域自然環境和文化土壤的範疇中。
“瀟湘”這個詞總有壹種別樣的美,帶著淡淡的憂傷和憂傷。每次看完都覺得無比難過。這些都是詩人的瀟湘情結。
獨特的情結帶來獨特的文化。
文人代代相傳。綿延不絕的瀟湘情結影響了他們的創作心理和創作風格,產生了壹大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同時也促使瀟湘形象成為“瀟湘意象群”,這也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壹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可以說,意象群的形成極大地挖掘和豐富了瀟湘的意蘊和審美內涵。
不僅文學、繪畫、音樂長期受“瀟湘”意象影響較大,響水流域更是中國山水畫江南派的搖籃。
壹般來說,瀟湘之間,都是水紋石,岸邊是樹形。真正的化工是畫家,我要在裏面劃船,不想學畫畫。
-青?黃芷君
欣賞山水畫,或沈湎於“點點墨,淡淡詩意”,或沈湎於“雲,煙,雲緩緩升起”,或沈湎於“那壹滴墨,那壹場煙雨”
中國的山水畫起源於瀟湘。
蘇東坡說:“詩是取之不盡的。它溢出到壹本書裏,變成了壹幅畫。當詩歌無法承載所要表達的情感時,人們就尋求用更直接的方式說話。
瀟湘山水的作者,有的謙和狂放,借山水以明誌;
有的小心翼翼地鞠躬,隔著山河訴說自己的感受;
有的還寄壹線希望回到朝野,借山河聊以自慰;
有的清高出塵,最開悟的人是山水。
所以那洞庭瀟湘八百裏山水在胸,匯聚了許多情感的味道,孕育了壹種不斷被切割的濃烈瀟湘情結。
瀟湘畫自然是和流放文化、貶謫文化、隱逸文化聯系在壹起的。
而這三種文化都與在朝鮮為官的文士有著密切的聯系。
文士心中苦悶的由來是入仕的坎坷,釋辭的方式之壹是寄情山河。
在人生最坎坷的時候,往往是他們創作達到高潮的時期。
同時期出現的瀟湘八景,是歷代才子所追求的。
《平沙落雁》、《蒲元歸帆》、《山城晴嵐》、《江田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夜鐘》、《漁村晚霞》的畫風都趨於低沈憂郁。
它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瀟湘地區的美麗景色。
但並不是單純的寫風景,而是通過寫風景來表達作者對世界的不滿和對山川的向往。
瀟湘山水因其意象深邃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書畫同源,在書寫的狀態中融入情感的表達,山水與文人心中的意象融為壹體,形成水墨。在水墨交融中,要塑造事物的形象,無論是山川流水,還是清溪飄逸的小溪,都自然出自筆下。
瀟湘圖的字面解釋是描繪湖湘風光。
自然環境方面,湖湘大地貧瘠,多雨陰沈,雲霧鎖天。即使是候鳥也不會去那裏。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其成為流放和貶謫的首選。這樣壹個連候鳥都不想住的地方,自然是遠離人群,遠離政治。於是這片荒山野林就成了壹些隱士保命的天堂。
在湖南的死水之地,風伴著湘妃的哭聲,猿聽著屈原的委屈,雨染著文士和路人的憂傷。太多的人生和歷史的悲情,匯聚成壹股清泉,在瀟湘文化的水脈中徘徊。這樣的傳說和歷史影響,結合自己的經歷,怎麽能不投入到文字、書畫瀟湘中呢?
編輯?莫奇
排版雲光
-摘自參考資料部分?-
瀟湘情結的文化淵源和美學意蘊
論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瀟湘情結
趙啟斌。中國歷代繪畫欣賞。
晨光佩容。青年藝術欣賞手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