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炭山鎮的節日民俗

炭山鎮的節日民俗

節日:

元旦是法定假日3天。大多數機構和學校在1左右舉行新年茶話會,討論新年計劃,部署新年工作。

農歷12月23日或24日,中國新年被稱為“小年”。這壹天,給竈神燒香、獻糖食,稱為“送竈神”。小年過後,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衛生,俗稱“打掃長毛灰”。大年初壹(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門前貼對聯、門神,室內裝飾壹新。農歷12月30日的除夕也被稱為“團年夜”。晚上吃了壹頓“團圓飯”後,點燃壹個巨大的火堆,全家人圍著火堆談話,稱為“守歲”。長輩也給晚輩“壓歲錢”。半夜燃放鞭炮,防止人們再進進出出。午夜過後,各家各戶都會燃放“開門鞭炮”,也就是開門的意思。建國前,窮家怕過年,債主30晚上門逼債。如果還不起,就去抓豬,所以欠債的人經常出去逃,這叫“當皇帝”。半夜放完鞭炮,債主就不來家裏了,第二年元宵節後開始討債。所以舊社會有“年三十晚上不見面,初壹打電話拜年,十五不要錢”的說法。下個月的第壹天被稱為“新年”。在這壹天,所有的家庭都早起拜年,或握拳鞠躬或握手祝賀。年輕壹代應該向他們的長輩鞠躬。平時對雙方都有偏見的人,這壹天見面也是過年。正月初三,被認為是忌日,不算拜年。這壹天,我開始了新年第壹次倒垃圾。我壹邊走,壹邊說:“把窮鬼送去,把餓鬼送去,送到XX家(富家)吃白飯。”倒完垃圾,把別人家花園裏的白菜連根拔起,連土帶根帶回家,放在神社的下層。叫做“送窮鬼,收財(食)神。”從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鄰居們和朋友們互相請客喝酒,這被稱為“新年酒”。正月十五以後,熟人見面壹般不再拜年,表示新年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正月裏守除夕和慶祝新年的習俗壹直沒有改變。正月初壹,早起拜年,見面握手,不鞠躬不跪。機關和單位有時會舉辦新年晚會來慶祝春節。春聯大多是喜慶的文字,歌頌黨和政府的恩情,頌揚壹年的繁榮昌盛,頌揚祖國的山山水水,祈求家業豐收繁榮。年畫多為吉祥動物和豐收圖案。

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在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吃“湯圓”以示團圓。晚上,全家人,男女老少,都要熄滅彩燈。根據舊習俗,正月十三放燈籠。有各種各樣的燈籠,如快樂燈籠,獅子燈籠,龍燈籠,蛤蜊燈籠,燈籠,皮革燈籠和照明燈籠。還有戲曲花燈、采蓮船、假面舞、高蹺。從正月十壹到正月十五,每天龍燈滾動,鞭炮轟鳴,15日晚上達到高潮,然後把燈放好,表示“關燈”或“圓”,意味著新的壹年結束了。舊時各鄉宗族在元宵節前幾天表演社戲,紮社火。例如,杜詩(今石獅市興西村)在正月十二綁社火。當時紮上彩櫃,讓扮成戲劇人物的孩子層層站在彩櫃上,人們擡著彩櫃繞村壹周,伴著鼓聲和鞭炮,同時燃放“社火”(即煙花)。當晚還邀請劇團演出了壹場社戲,晚會散了。他們在“放火燒了社會”的同時,還把偶像擡來擡去,稱之為“脫黨菩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們仍然有元宵節吃湯圓、打龍燈的習慣。元宵節前後,文化部門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如猜燈謎、競猜,甚至還有大型燈會,非常熱鬧。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那時,家家戶戶門前都插上菖蒲和艾葉,被認為是辟邪的。早上喝雄黃酒,中午把剩下的雄黃酒灑在房子周圍,被認為是防止毒蛇進屋。水箱裏放點雄黃解毒。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紮粽子,做包子,蒸糖餅,煮鹹蛋或茶蛋。龍舟在五月的第壹天下水,第五天正式舉行劃船比賽。龍舟比賽主要在石獅、方希和仙城舉行。在石獅和方希的壹些地方,除了端午節,在5月13日也慶祝壹個“側節”,慶祝內容與端午節相同。

清明節前後三天,人們上山祭掃祖墳,燒紙草,在碑上壓紅紙和紙錢,稱為“掛錢”。大部分的老墓都是在清明的時候遷葬的,今天也壹樣。

在舊社會,人們用紅紙和衛生紙折成皇冠,插在田野、魚塘和菜地裏,祈求救災和豐產。“六月六”也是曬衣服曬書的好節氣,所以叫“六月六,曬紅綠”。

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十五”,在舊社會被視為“鬼節”。人們有燒紙和吃芋頭的習慣。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在這壹天,每個家庭都吃月餅和花生。晚上露天設宴,壹家人圍著桌子壹邊吃月餅壹邊賞月。賞月時,長輩們愛給孩子講張柏等神話傳說。

在冬季至日吃狗肉、雞肉和其他滋補品。在過去,壹些氏族也舉行祭祖儀式。今天祭祀已經被廢除,但是在冬季至日吃補品的習慣仍然很流行。

民間傳說:

早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和父系氏族制度的早期,由於兩性關系的混亂,伯侄關系之間就有了天然的權利和義務。舅舅作為外甥女最親的男性長輩,和姐姐壹起承擔著撫養教育下壹代的責任。等我老了,侄女會養我,我的職位(酋長,牧師等。)而個人財產也將由我侄女繼承。很多地方還流傳著“天上雷公地下叔伯”的說法,這是母系氏族制度的殘余,但江西潭山有很多儀式保留著這種“敬叔”的傳統。

以檀山的婚禮為例。我侄子結婚,我叔叔是主賓。結婚那天,舅舅會在大廳顯眼的地方掛壹塊木牌匾(現在換成了玻璃鏡子),寫上外甥的名字和吉祥話。掛的時候,舅舅還需要不停的念吉祥祝福語。這個儀式叫做登記卡。

還有,檀山人娶女兒,都有送走的習俗。結婚的人當中,最重要的是嫁給舅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壹般是最小的弟弟),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妳沒有弟弟,請和妳最親的表弟壹起去。送已婚大叔的任務是給妹妹壹個錢袋(以前是錢箱)。結婚前,新娘要向父母、親友哭訴,哭訴得來的錢就放在這個錢袋子裏。按照客家人的規定,新娘結婚的時候是不允許帶著家裏的錢出門的,所以只能讓弟弟拿著錢袋。我叔叔是客人中的客人,是貴賓中的貴賓。新郎要對他特別尊重和熱情,不敢怠慢。送舅舅不會和妹妹同時進男方家。新郎新娘拜天地後,新郎家會出門迎接,同時給他壹個大紅包。有些人調皮或者想多拿紅包,所以總是在外面徘徊很久。新郎家看到我結婚的叔叔進門後,要馬上給他端上滿滿壹碗菜。另外,新郎要想拿到錢袋子,還得包好幾個紅包。設宴時,男方家要有對號入座的禮儀。毫無疑問,婚禮的大叔,無論年齡大小,都應該坐在宴席上。安Xi也會吹簫放鞭炮,他的壹些婚禮叔叔也會在這個時候躲起來。新郎環顧四周找到後,包好紅包才會入座。洞房有困難的時候,舅舅壹般會陪著妹妹。在洞房鬧事的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散去後,壹些結了婚的叔叔,尤其是年輕的,會留在那裏不肯走,說要和姐姐睡。這時候新郎就要花大力氣,軟硬兼施,用紅包把叔叔引誘走。這個時候,新郎和男方家人再怎麽不耐煩,也要忍著。充分說明檀山人對叔叔的態度不敢含糊。

而且,每當有宴會的時候,只要有叔叔在場,八仙的每壹桌都必須入座。這種表親關系是全社會認可的。

檀山人真的很喜歡“檀山表哥”這個可愛的稱呼,熱情的招呼南來北往的客人,充當江西人“檀山表哥”的角色!

  • 上一篇:深刻的營銷書籍
  • 下一篇:培根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