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潘天壽作品的創新

潘天壽作品的創新

潘天壽:從“深度保守”到“深度創新”

2011 3月30日16:27來源:中國藝術報參與互動(0)字體:↑大↓小。

20世紀中國畫發展的壹個重要特征就是不斷受到西方繪畫的沖擊和挑戰。面對這種沖擊和挑戰,大多數畫家認為中國畫必須吸收和融合西畫的表現技法才能獲得新的發展;只有少數畫家強調中國畫和西畫是兩種不同的繪畫體系,充分保持各自的特色才是發展的光明之路。潘天壽是為數不多的畫家之壹。在他的繪畫理論和實踐中,他從不向西方繪畫學習,而是從源遠流長的傳統繪畫中獲得變革的靈感,以其獨特的藝術創造開辟了中國畫的新境界,推動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潘天壽的創作經歷對於我們回顧中國畫的百年歷史,探索當代中國畫的發展道路具有特殊的意義。

潘天壽壹直認為“中西繪畫應該分開”。他指出:“中西繪畫各有最高成就,猶如兩座高峰,對峙歐亞大陸,使世界‘高’。”但這兩種體系的繪畫“絕不能隨便吸收,不管吸收的成分是否適合對方的需要,是否與各自民族歷史形成的民族風格相協調。”在吸收的時候,壹定要研究測試。否則,我們不但沒有增加兩座山峰的高度和寬度,反而可能會減去自己的高度和寬度,將兩座山峰拉平,失去其獨特的風格。這種吸收自然應該被拒絕。拒絕不適合自己需求的食材,絕不是不合理的保守主義;沒有原則的隨意吸收,絕不是理性進取。中國的繪畫應該有中國獨特的民族風格。如果中國的畫和西洋畫差不多,那無異於中國的自我取消。“潘天壽在對中西繪畫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後認為:以墨線為基礎的表現方法是中國傳統繪畫最基本的特征;用明暗來表現物體的形象,是西方繪畫的主要技法。”如果把西洋畫的明暗技法照搬套用到中國的繪畫上,必然會掩蓋中國繪畫特有的線條美,使中國的繪畫失去了傳統的靈活、清晰、概括的風格,成為壹種西方風格。如果既用線條,又用明暗,那就成了中西妥協,削弱了民族風格的獨特性和鮮明性。“在中國當代繪畫史上,潘天壽如此旗幟鮮明地反對吸收西畫因素,又極力維護中國畫本身的特點,並在理論上作了詳盡的闡述。

但他提出的這壹系列觀點,並不是空頭理論家的奇談怪論,而是反復思考的結果,是長期藝術實踐的總結。潘天壽童年時被介紹到芥菜園,青年時師從吳昌碩和李叔同。他跟著李叔同的詩“學無止境,學無止境,惟似古人。我能在哪裏?”他不僅潛入了傳統繪畫的深層,而且以其天生的氣質和獨特的藝術追求對傳統進行了消化和改造。他努力學習、的豪邁博大,沈的剛健有力,戴的健壯矯健,八大的超常崛起,石濤的蒼茫純樸和毛等。,並由此發展出了壹條奇特險絕、氣勢磅礴的獨特之路,“成為中國現代畫壇將傳統繪畫推向險峰的大師”。

潘天壽繪畫的獨特性和創造性,可以用他自己的篆書語言來概括,那就是“盲從”。所謂“霸道”,是指占主導地位的、強有力的畫風。在造型和構圖上,他突破了傳統繪畫註重平衡與和諧的套路,追求壹種險峻、奇異的效果。他很少畫峰巒疊嶂或千巖萬谷的山,而是多拍近景,多畫壹巖壹壁的部分,使畫面呈現出壹種氣勢磅礴的宏偉,有著驚人的透視和構圖。吳冠中曾分析過潘天壽繪畫的構圖特點,說他把篆刻這種抽象的方法運用到繪畫的商業立場上,善於在平面劃分上拉開差距,增強對比,用最簡單的構圖達到最有張力的效果,從而在構圖上給人壹種“強烈、緊張、嚴肅、驚心動魄的感覺”。這個觀點頗有啟發意義。

傳統花鳥畫的圖像處理壹般以美、麗、活潑、可愛為主。八大和揚州畫派的畫家們把他們的豪情、幽默和冷酷的生活態度註入到花鳥畫中,並用變形和誇張的手段修正和拓寬了這壹傳統。潘天壽與八大山人、揚州畫派畫家有著明顯的淵源關系,但他從不停留在簡單模仿或步他人後塵的境地,而是進壹步將花鳥的形象由美變奇,使其成為現代花鳥畫家中最具個性的畫家之壹。他作品中的家貓、八哥、蟾蜍、睡鳥等,在精致神韻、靈動靈動上與壹般的花鳥畫大相徑庭,總給人壹種難以接近、輕松自在的感覺。尤其是他的指畫禿鷲,孤傲獨立,氣勢磅礴,卻不神秘不狂妄,而是催人奮進,催人奮進。他的花鳥與八大的花鳥相比,兩者無疑都是沿著壹條險峻而奇特的山路攀登,但在精神追求上,如果說八大主要有出世的情懷,那麽潘天壽主要有入世的精神;如果說八大奇觀包含了更多的犬儒、辛酸和冷酷,那麽潘天壽的奇觀則包含了更多的拯救、熱情和理智。

筆墨是中國畫的主要表現形式。明清以來,文人畫家強調用書作畫,追求圓潤、清麗飄逸或筆墨線條的豐富;潘天壽跳出了這個窠臼,用筆力求方、辣、勁。他在筆墨上偏重線條,在線條上偏重方筆的意境,幾乎都是用方線條來構造自己的形象,這在中國繪畫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在這壹點上,他與八大拉開了距離:他熱愛八大的奇思妙想、仙境奇形怪狀,卻拋棄了八大在筆墨上的飄逸靈動。如果說吳昌碩以樸拙渾圓為特色,齊白石以挺拔蒼勁為獨特,黃以濃墨重彩開創新天地,傅抱石以迷離蒼茫為獨特,那麽潘天壽則以樸拙、剛勁、奇詭、開闊為鏡,汲取過去,在繪畫上傲然闊步前進。晚年,他認真學習指畫,成為繼高之後最傑出的指畫大師。他的指畫在立意和構圖上繼承了自己註重經營的特點,點、濺、鉤、塗並用,但追求“不雕”和“自然”的墨趣境界,與他的筆法相得益彰,大放異彩。

潘天壽的作品雖然包含了他的個性,但並不是自然的自然流露,而大多是理性支配下慘淡經營的結果。他曾深有體會地說:“要贏得壹幅具有陌生感的畫,首先要有陌生的天賦,陌生的擁抱,陌生的教育,陌生的環境,然後才能激發陌生感成為陌生感...而如果妳能在陌生中看到它的陌生,能在平庸中看到它的不公正,那大家就都沒了。”雖然怪,但是穩,是潘天壽最得意的本事。這是由於他的坦率和正直。

他深沈而獨立的人格氣質,得益於他對祖國民族文化發展的遠大抱負和執著追求,得益於他對中國畫藝術精神和藝術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卓越認識,得益於他註重從生活中獲取靈感的知識素養和創作習慣。按照他對創新中國畫的理解,強調生活的感受,在生活中尋找新的題材和表現手法,是極其重要的壹步。他對所描繪的對象進行了大量的現實觀察和細致研究,甚至還畫了大量的素描。他的許多作品,如花鳥和風景,靈感來自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很多人認為他把山水融入花鳥之中,賦予花鳥廣闊的空間,是壹個偉大的創造,而這個創造源於他不甘於墨守成規的內在氣質和從生活中發現新的藝術因素的能力。

潘天壽的山水、花鳥突然戛然而止,他那種詭異而又威嚴的畫風,正如郎所說的“遊走在古典與現代審美疆域的邊界上,讓現代藝術中的欣賞者覺得近在咫尺,甚至以為踏入了自己的領地”他的畫壹方面將傳統繪畫推向了危險的巔峰,另壹方面又讓具有前衛意義的現代藝術家驚嘆不已。但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創作實踐中,他壹生都堅持從傳統本身尋求創新,從不借鑒外界因素。潘天壽的藝術道路對於我們思考中國畫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

“深刻的保守主義”往往不是缺陷,它可以孕育“深刻的創新”。

作者:錢念孫

請采納~

  • 上一篇:了解濟南學區房新政,了解確切信息,然後選擇符合條件的房源。
  • 下一篇:三字經全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