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玉器的發展和文化特征是什麽?(中國文化史)

玉器的發展和文化特征是什麽?(中國文化史)

壹、玉石在中國的起源

中國從原始社會就開始生產玉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立的專業,多集中在桂集和杜毅。從宋代到清代,蘇州成為全國玉器制造中心。歷代皇家宮廷都設有玉器作坊進行生產。由於玉石硬度高,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進行加工,所以加工過程壹般包括選料、拉樣、鋸料、制坯、鉆孔、精煉、拋光、雕刻等幾道工序。古玉還需要增加“失能”和“燒古玉”的工序。在奴隸社會,青銅工具是玉器處理的主要工具。封建社會逐漸由青銅工具轉變為鋼鐵工具。石英砂的硬度比玉石高,所以自古以來就用來磨玉,也叫“解玉砂”。當無齒鋸來回推動或鉈和鉆頭旋轉接觸玉石時,放入混有水的石英砂,隨著工具的移動研磨成工具。玉器的形狀和圖案都是用這種方法制成的。所以先秦稱之為琢玉,宋代稱之為磨玉,現在稱之為磨切,以示區別於雕塑和工藝。

中國玉器藝術風格的歷史演變如下:

在中國南方,良渚文化的大型玉璧和高度不壹的多節玉琮表明玉器處理技術已經從石器技術中分離出來。玉器造型較為復雜,已能打磨出陰線、陽線、平凸、隱幾何形、獸形圖案,風格古樸幼稚。商周玉器的特點是形象簡單,表現突出,裝飾細節有雙鉤,有俏麗的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工藝廣泛發展,各諸侯國競相打磨改良。與春秋戰國時期精雕細刻的玉雕相比,秦漢時期的玉雕在藝術風格上更傾向於豪放。漢玉的隱蔽處往往刻有細微的陰線,如同古畫中的遊思邈壹樣強烈,以彌補其立體感的薄弱。這是漢代玉器技法的壹個特點,對後世玉器影響深遠。唐宋玉器光亮如羊脂,質地優良,工藝精湛。動物花卉和精美器皿的題材增加了,寫實能力大大提高。他們已經開始表現出世俗化的傾向,在形式和精神上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這與當時繪畫和雕塑的成熟程度密切相關。元明清時期,南北玉器普遍發展,是中國玉器史上極為輝煌的時代。明代王興祖墓出土的玉帶盤,北海朱翊鈞墓和圓堡出土的玉碗、玉壺、玉杯、玉壺、玉爵、玉佩,可以代表這壹時期玉器的特點。在繼承宋代玉器特點的同時,有兩種互相排斥的傾向:粗放型的加工或繁瑣的打磨。元明時期的玉器也受到文人書畫的影響,發展出磨文人詩詞、寫意山水畫的玉器,並常刻名家名畫,追求文人雅趣。清代乾隆時期玉器因其豐富的玉料、皇室倡導和社會需求而達到了壹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此外,中國維吾爾族的磨玉工藝充滿了地方色彩,是中華民族玉器藝術瑰寶的組成部分。在封建社會後期仿古思潮的影響下,以“返樸歸真”為目標,模仿“漢玉”風格而產生的各種玉器,稱為仿古玉器。這類玉器始於宋代,盛於明清,有其特殊的審美價值,也是古代玉器的組成部分。

第二,中國玉文化的特點和地位。

中國的玉文化源遠流長,從下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它的特點和地位。

1.對比摘玉時間。

這裏有兩個可比較的點,就是采玉的時間和持續時間。距今約1.2萬年前,遼南地區的原始居民開始用蛇紋石制作劈砍工具。7000多年前,新樂文化出現了磨得很細的彩石鑿,河姆渡出現了彩石玉塊。6000-4000年前的新疆羅布諾爾先民曾用和田玉磨出無孔石斧。在接下來的4000年裏,我們的祖先處理玉石的活動從未停止過。國外最早使用玉的是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的西伯利亞原始文化。他們用軟玉制作工具和圓盤,但此後就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在古代日本,寫繩中期(公元前2900-2300年)出現了翡翠珠子,彌生時期(公元前300-公元300年)出現了碧玉管,到了古墳時期(公元300-440年),玉器處理技術衰落甚至消亡。印度玉器始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900年趨於消失。雖然由於檢測方法不同,摘玉時間可能會有壹些誤差,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是最早使用玉的國家之壹,也是使用玉時間最長的國家。

2.比較玉質和玉色。

海外玉石產地出產的玉石顏色單調。比如日本和印度的翡翠以硬玉為主,其軟玉也是深綠色。歐洲軟玉呈藍綠色,貝加爾湖附近出產的玉石有墨點。崆峒的原始文化出產白色軟玉,而在中國,除了青、藍、墨之外,還有黃白軟玉,其中羊脂白玉最好。日本的翡翠和碧玉,毛利碧玉和印度瑪雅翡翠都缺少壹種溫潤晶瑩的感覺,而我國的和田玉則細膩細致。所以,和田玉相比玉質和顏色,也是不如外國玉的。

3.對比玉石切割工具。

我國用於切玉的旋轉工具,可能是從原始社會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開始的,後來逐漸發展為“水凳”。日本、西伯利亞、印度瑪雅等地用什麽工具切玉?日本學者從現在的敲玉方法推斷,日本古代玉器也是用旋轉工具碾磨而成,沒有其他的論證材料。在印度,19世紀壹個玉器工人操作旋轉工具的圖流傳至今。估計是壹個老玉工右手推拉弓弦帶動圓重旋轉,左手拿著玉琢磨,不方便,效率也不高。這張圖中的玉雕刀具比《天工開物》中描述的水凳晚了三個世紀,其結構和傳動裝置都遠遠落後於水凳。不可否認,中國古代的旋轉切玉工具在當時是最先進最完善的。

4.對比研磨技巧。

中國古代玉器工藝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在這方面,日本、歐洲、毛利、瑪雅、阿拉伯的磨玉技藝遠遠落後。這裏就要具體分析壹下渾都斯坦玉——莫臥兒玉的打磨工藝了。我們承認,唐代的玉雕技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並且對晚清和近代中國的玉雕技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他的詩中,甘龍對玉雕有很高的評價。他說:“普化昆山傳至印度”,“Xi昆產玉率高,好匠作雕都”,稱贊其玉“薄如紙”或比之為“蟬翼”。他還稱贊自己雕刻精美:“樹葉層層厚,刀斧泥無痕”,“毫無斧削”,“雕刻精美是鬼斧神工”,卻誤以為玉是“水磨”而成,令人費解。從現存的莫臥兒玉器中發現,有胎薄如紙的,但也有胎厚如瓷的例子。蘇州仿“範作”也有薄胎,其中菊花花瓣薄如蟬翼,半透明,可見蘇州玉器工有將玉器磨得極薄的能力。那麽為什麽中國古代有很多胎厚的玉器呢?這與玉料的稀有性和價格高有關。太薄的話,壹是費工,二是讓玉料消耗太多,三是有損玉的美感,給人壹種不穩定感,容易和玻璃器皿混淆。所以,治玉的工作不提倡薄胎。清末玉器界接受了漢都斯坦玉的毛茛科植物紋和寶石鑲嵌兩大特點,發展為“仿作”,說明中國玉器工作者對漢都斯坦玉藝術有壹種揚長避短的態度,吸收其優點來豐富和發展自己,同時摒棄其薄胎和不符合我國民族傳統的阿拉伯造型。

5.比較玉器的功能。

中國古代玉器與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密切相關,其五大社會功能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歐洲人認為掛在腰間的軟玉可以治腎病,這自然是迷信的認識,但其原始社會的玉器工具還是有壹定實用價值的;日本人對玉和玉器的認識比歐洲人更復雜。他們認為玉除了裝飾功能外,還有“符咒、寶藏、祭祀”的功能。阿拉伯玉器壹般限於家用電器和瓶、盆;印度瑪雅玉器除了生活用玉和裝飾用玉器外,還與神靈的功能和祭祀有關。總之,以上國家玉器的社會功能沒有中國古代玉器的社會功能廣泛。

6.從玉石造型對比。

中國古代玉雕體系相當豐富。國外古代玉器的形制大致如下:日本古代玉器僅限於珠、管、塊、鉤、梳和抽象動物,器物少見;毛利人的玉器只看到雕像、飾品和斧頭;西伯利亞的新石器時代,只有斧、鑿、板等工具和器具,形狀也比較簡單。阿拉伯玉器以器皿為主,獨特別致,但種類也比較簡單;印度瑪雅玉器的種類比上述地方略多,包括工具、珠、管、件、人物浮雕和象鼻玉等。但與中國古代玉器種類相比,瑪雅玉器相當單調。

7.比較玉的紋飾。

中國古代玉器的裝飾紋樣有幾何形、動物、植物、人物、繪畫、綜合等。而日本、歐洲、西伯利亞、毛利等地的玉器多以輕元素或簡單幾何圖案的形式出現,裝飾很少。其中,瑪雅和阿拉伯的玉器裝飾圖案各有獨特風格,如荷葉的葉子和“西蓮”、“鐵線蓮”的圖案。印度瑪雅玉器紋飾以人物為特征,但與中國古玉紋飾相比黯然失色,尤其是中國古玉上的繪畫紋樣,在世界玉雕史上獨樹壹幟。

  • 上一篇:爵士資訊急!!!!
  • 下一篇:玻璃花瓶插花技巧分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