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記》是詞學成就最高的作品,其特點是語言優美,口語自然,最重要的是語言的戲劇性。王士禛的《藝苑衍》說:“(高)是唯壹真正排斥壹切戲劇的人,不僅在於他寫句子的技巧,還在於事物的美。是體諒人情,也是必須要做的。它描述了事物的狀態,就好像它是生命壹樣。回答問題的時候不扭,所以好。”
全劇典雅完整,生動豐富,展現了文人細膩的眼光和酣暢淋漓的手法。它是中國高度發達的抒情文學和戲劇藝術的結合。總之,《琵琶記》在思想內容、人物、結構、語言等方面都是獨壹無二的,值得欣賞和深思。所以《琵琶記》是壹部值得推廣的優秀劇目。《琵琶記》中描寫的,真的是“孝節賢妻”的內容。高明強調封建禮教的重要性,希望通過戲曲的“感動”力量教育觀眾。因此,明太祖曾稱贊琵琶為“山珍海味,富貴之家不可少”(《南詞敘》)。在這方面,《琵琶記》產生了壹些負面影響。但高明主張戲曲必須與風化和教育功能相關聯,將當時被文人所鄙夷的南戲視為載道工具,卻意在擡高南戲的地位和價值。同時,高正視社會生活的真相,在肯定孝子賢妻的同時,揭露封建禮教的矛盾,表現封建禮教造成的社會悲劇,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
《琵琶記》從正面肯定了封建禮教,卻展現了“滿忠孝”蔡和“忠烈”趙武娘的悲劇命運,可以引起對封建禮教合理性的懷疑。在封建時代,堅守道德原則的知識分子往往陷入情與理、個人意誌與門第倫理的沖突之中。《琵琶記》的悲劇意蘊是深刻而普遍的,它比單純譴責《傷心人》的主題更有社會價值。
《琵琶記》是壹部勸忠孝之作,也是壹部思想性和多義性都很豐富的作品。在幾千年的古代社會中,中華民族長期形成並逐漸發展起來的忠、孝、義等社會道德觀念,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壞的成分,古代的孝也是如此。古代孝道中有壹些愚孝,如“父欲子死,子不死則不孝”或“割股救母”,都是不好的。有愛父母、做好事的父母,為報答父母的恩情,讓父母安度晚年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很好。《琵琶記》意在弘揚孝道,弘揚孝的善的壹面,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宮廷是田舍郎,黃昏時是天子的殿堂。
家裏沒有種子,男人要自力更生。
又不是天寒地凍,梅花香哪來。
十年窗下無人問,名滿天下。
我把心轉向明月,明月照溝渠。“儀態優雅”“德行無憂”的趙舞娘,是壹個美麗端莊,有壹定文化修養(知經會寫善畫)的姑娘,嫁給了同縣(陳留縣)蔡伯傑。故事發生時,她才結婚兩個月。作者描寫了典型的“荒無人煙,民不聊生”,“饑民滿路”,災害頻發,官魚肉村的環境。正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描寫了趙武娘悲慘的人生經歷,突出了她在荒年獨自撫養父母的艱難處境,從而體現了中國女性在極其艱難的生存環境中,在封建制度下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美好品質。正因為如此,幾百年來,趙五娘的形象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好感。
首先,她不滿丈夫被迫參加科舉考試。在此之前,出現在讀者面前的趙五娘是壹個怎樣的人物?“發散,活該欒卓。我對燕兒深感羞恥,捧著杯子都覺得害羞。怕困難頻發,簸箕掃帚都伺候不了。我只願帶著老兩口,做壹個長久的阿姨。”(第二首《高唐慶壽,晉唐月》)
這首曲子表現了趙五娘新婚不久的心情:羞澀不安,對婚姻相當滿意,壹心只想和丈夫白頭偕老,伺候年邁的公婆。這和她反對丈夫將來離家去北京考試的態度是壹致的。隨著劇情的發展,不難看出她是全劇唯壹壹個不為名利所動的人。當蔡公力勸艾博“去春綠”以“換門”,並批評他與新婚妻子相愛,貪戀妻子的愛情,使艾博屈從於父親的命令時,趙武娘對此表示反對。他壹方面抱怨父親“偏心”,壹方面又指責丈夫“壹起忘了誌氣”有壹次丈夫離家遠行,她告訴他不要在換衣服的時候愛上花柳,要早點回國。可見趙五娘對求官的態度是鮮明的。在未來,她總是把壹系列的變化和災難與之聯系在壹起。把自己的不幸、痛苦和憤慨與對它的怨恨聯系起來。在她心目中,丈夫的求職嘗試與蔡門的壹系列不幸事件密不可分。她顯然對那些戴著徽章穿著長袍的女人不感興趣。
其次,她有意識地承擔了為老人服務的最大犧牲。
在趙五娘看來,感恩夫妻恩愛和努力為父母服務並不矛盾。它們是融合在壹起的兩種東西。而後者比前者更重要。“我為父親流淚,但我為母親流淚。我從來不關心我的丈夫。”“哀破,哀不鏡。我只在乎高堂,風燭不定。”(《南浦辭別》)表達了這個意思。所以,試圖拋開“夫妻恩情60天”的心酸,固然有回避與丈夫“癡情”嫌疑的苦澀,也不能說沒有清醒認識到養老和服務是壹回事。看似近乎“人造”的語言,其實是特定環境下人物的特殊心理。正因為如此,她才有了“我全身都難”的抱怨和感嘆。”步蓮輕輕壹動,在堂前問舅媽。我怕缺糧要進去,衣服要補,想去的時候還要幫忙。”(《望妝嘆息》)既是“怕”,又是“問”,我已經竭盡全力,代表薄情的丈夫,毅然挑起贍養父母的重擔。本來就貧窮的蔡氏家族遭遇饑荒後,在送子女進士問題上已經產生分歧的公婆們,如今與日益艱難的物質生活越來越矛盾。而趙五娘,卻任勞任怨,不知疲倦,養活了壹家人的溫飽,同時還努力說服父母。他從物質上和精神上多方面照顧和安慰老人的體貼之情,真的很感人。
第七次“義倉救濟”的時候,趙五娘已經把衣服和袋子都用光了。“福建的和平我說不出什麽。”她去官府要飯,被惡官欺負羞辱。她發出“早死不如早死”的叫聲,想要投井自盡。但是當她想到父母會很快死去,失敗了。在得到張大公的壹點小禮物後,她給父母安排了壹頓便餐充饑,自己只在黑暗中和狗吃的麥片蓋米皮壹起吞下。不料婆婆誤以為兒媳婦不敬業,辱罵懷疑她,眼看姨媽的共同鬧劇就要爆發。但憔悴的趙五娘依然堅持自我克制,犧牲,不辯解,不頂嘴,不自救,不自立,拋棄了兩位垂危的老人。這是多麽感人的角色啊!
趙五娘的四首《孝經》,在著名的《自糟粕》中,通過事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生動地揭示了這個普通女子的人生經歷的艱辛,內心的痛苦,以及她為父母服務的堅定不移的意誌。“麩皮,妳壹直杵著,篩妳揚妳,吃起來控制不住。好像我現在壹塌糊塗,經歷了各種磨難。”這是我艱苦生活的表現。“麩和米,本來是相依為命的,被扇出來了,被弄得飛在兩個地方(這是壹種試圖求官的比喻)。壹個便宜壹個貴,像奴隸家庭和丈夫,沒完沒了...妳怎麽能教妳的奴隸為妳的公婆提供食物呢?”“這個麩皮還是有人吃的。妳知道奴家的屍骨埋在哪裏嗎?”這其實是被拋棄的妻子內心痛苦的表現。第四首是公婆偷偷窺探她吞糠時的壹首歌。“放心吧,爸媽,奴才壹定是妳們孩子的老婆。”這個關於被寵壞的妻子的故事的運用,既表現了女主角對自己作為壹個貧窮卑微的妻子的認識,也表明了她與父母同生共死,風雨同舟的堅定信念。自己吞糠不讓老人們知道,怕給他們添麻煩,被懷疑後還能容忍,這是怎樣的壹種寬容精神啊!父母相繼去世後,趙武娘剪發買葬,十爪挖泥,裙裾裹土,按那個時代的習俗下葬祭奠父母,描述能力後跪求丈夫,在家盡到兒女的義務。這是《琵琶行》悲涼動人的部分。
然後拒絕蔡公關於再婚的法令。
深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在經歷了接連不斷的災難洗禮後,蔡公頓悟到強迫獨子去搭車,使家庭不幸,特別後悔自己的兒媳跌入苦難的深淵,即將被毀滅,於是立下遺囑要求五娘立即改嫁,以求生存。趙武娘斷然拒絕了這壹點。這種態度不僅符合人格邏輯,也是在丈夫生死不明,公婆死後缺少人祭奠的情況下,忠誠愛老、矢誌不渝為老人服務的信念的突出體現。
以上三個方面相輔相成,貫穿全過程的是趙五娘俯身侍奉父母。應該認為趙五娘的思考和這樣做是有現實合理的思想基礎的。因為作者有著“講傳奇,讓人開心,讓人為難”的創作理念,堅持讓女主角真實動人,所以這個人物的性格有著相當的深度。
第壹,作為壹個熟讀儒家經典和關於侍奉叔伯的傳統的女人,她有著“做壹個孝順的妻子,做壹個好妻子,也終將名垂青史”(《嘆妝》)。雖然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禮教的烙印,但她對什麽是孝順的妻子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真心把公婆當成應該真心尊重和愛護井並為之承擔最大犧牲的父母,並沒有太多牽強的做作在裏面。“媳婦是孩子”,這是趙五娘人物筆記中最強音。她把婆媳關系等同於母女關系,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傳統意識對家庭關系的合理壹面,與封建禮教中嚴格冰冷的等級觀念大相徑庭。
第二,趙五娘對父母的育兒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累在路上》中《賣金帳》的後四首,前三首其實是影射蔡公和蔡婆養波波的過程,後壹首是呼籲波波和其他男人學習,回歸反哺。這說明她對公婆的孝順不是壹種盲目的行為,而是作為壹個孩子報答父母恩情的普遍心理表現。
第三,不言而喻,趙五娘被作者稱贊為孝順妻子,通篇不乏封建說教語言,但即使是這些描寫和評論,也要具體分析。比如當時有壹些成語,比如“壹馬壹鞍,誓無大誌”;有的是封建思想和健康情懷的混合體,如“生為蔡郎妻,死為蔡郎妻”;不能完全否定。對於整個劇情來說,“惹事生非,死葬死祭”的模式是時代的反映,苛求就更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