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旅遊的目的地是壹些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參與者可以獲得獨特的體驗,這些體驗是原始的、獨特的。
(2)生態旅遊強調旅遊規模的小型化,限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既有利於遊客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遊業造成大的破壞。
(3)生態旅遊可以讓遊客親身參與其中,在實際體驗中了解生態旅遊的奧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也有利於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
(4)生態旅遊是壹種負責任的旅遊,這些責任包括旅遊資源的保護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因為生態旅遊的這些特征能夠滿足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的需要,所以生態旅遊的興起是可能的。生態旅遊的類型有
(l)森林遊憩生態旅遊景區
森林遊憩生態旅遊景區包括自然或人工森林生態環境。森林生態環境的旅遊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森林中富含的負離子氧能消除疲勞,提高人體免疫力;②某些植物分泌的植物精華可以殺菌,治療人體的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給人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④森林中的各種景色能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森林中蘊含的大自然的神秘,能啟發人們更深刻地認識生命的價值。各級森林公園和植物園將動物、植物和森林景觀融為壹體,人們可以在這裏享受綠色環境,品嘗綠色食品,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理想的森林遊憩場所。
中國是世界上林木特別是珍稀樹種數量最多的國家之壹。據統計,我國有種子植物2萬種,其中林木8000多種,包括許多珍貴稀有的樹木,如水杉、銀杏、禿杉、鐵杉、紅豆杉、三尖杉、連香樹、珙桐等。截至2005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級森林公園1928個,營業面積1.513x 107 hrri 2。國家森林公園* *擁有旅遊道路60382公裏,旅遊車船16462輛,接待床位36365438張。“十五”期間,森林公園已為社會提供了65438+60多萬個就業機會,帶動社會旅遊綜合收入超過3000億元。另據報道,中國第壹個國家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於2007年5月30日開工建設。植物園集科學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普及和生態旅遊於壹體,總面積458平方公裏。可見,森林遊憩生態旅遊景區類型在中國生態旅遊中占有重要地位。
(2)草原式生態旅遊景區
草地是指半幹旱條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的生態系統。草原發展生態旅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草原上的藍天、白雲、壹望無際的綠色自然風光,體現了草原獨特的生態美價值,能給人壹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牛羊低”的美好享受。②草原上獨特的氣候和優質的空氣,是避暑勝地;③與草原自然風光相協調的民族風情,體現了其獨特的文化特征,對遊客有很強的吸引力。
我國草原的主要類型是溫帶草原,主要集中在東北西部、內蒙古、黃土高原北部和海拔較高地區的高寒草甸。各類草原總面積約為4x108hrr12。草原植被有4種類型,56種生態系統,可開發草原自然風光觀光、草原民族風情體驗、草原日光浴、野餐露營、滑草、長途騎行等多種生態旅遊產品。“敕勒川,背陰山下,天如穹窿,籠蓋田野;天蒼蒼野,風吹草動見牛羊。”這首詩描繪了壹幅美麗的草原風情畫。當妳離開緊張嘈雜的生活環境,來到壹望無際的大草原,面對藍天、白雲、綠草和成群的牛羊在陽光下悠閑地吃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妳的心情會得到極大的放松。
(3)濕地觀鳥生態旅遊景區
濕地是壹個多功能的獨特生態系統。根據《國際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是指長期或暫時的沼澤、濕地、泥炭地或水域,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小於6米的海域”。濕地已成為生態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不僅因為它美麗的自然風光,還因為它為許多生物種群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因此它擁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堪稱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也是鳥類尤其是候鳥繁殖和越冬的天堂,其中不乏天鵝、朱穎等珍稀瀕危鳥類。濕地的生態旅遊功能主要體現在能提供給遊客的新、奇、特、開、野的旅遊體驗。
我國常見的濕地有沼澤、泥炭地、淺水湖泊、河灘、海濱沙灘等。到2006年,已建立470多個濕地自然保護區,45%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30個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鳥類占中國鳥類總數的26%,種類極其豐富。“觀鳥”自然成為很多濕地最受歡迎的專項旅遊活動。目前,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濕地觀鳥生態旅遊目的地有青海湖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禽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紮龍丹頂鶴等珍禽及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江西鄱陽湖及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等。濕地生態旅遊是壹種在中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生態旅遊類型。
(4)沙漠探險生態旅遊景區
沙漠是在降水量小於200mm,蒸發量大於2000 mm的條件下,幹旱和極端幹旱地區地表裸露,植物生長極差的土地,壹般認為“生態”就是生機勃勃,郁郁蔥蔥,沙漠作為不毛之地,不可能成為生態旅遊的場所。然而,沙漠生態系統以其荒涼的原始自然風光、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樓、壯觀的風蝕地貌和沙漠探險中蘊含的冒險精神強烈吸引著眾多探險遊客。此外,在沙漠生態系統中,逆境中生命驚人的環境適應能力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即豐富的生態美內涵。再者,與沙漠自然景觀相融的人文景觀,如敦煌鳴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羅布泊沙漠、樓蘭古城等,相得益彰,為沙漠旅遊增色不少。沙漠中可以開展的生態旅遊活動包括沙漠探險、科學研究、觀光、遊覽、滑沙等。值得註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應堅持“保護第壹,開發第二,利用促進保護”的方針,防止沙漠化的擴大。
我國沙漠面積約1.0x107km:,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著名的沙漠有塔克拉瑪幹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漠,其中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在中國自古以來,大漠戈壁就是壹個人跡罕至,充滿魔力的地方。沙漠探險旅遊,可以觀賞連綿起伏的沙丘、大面積的天然胡楊林和沙漠綠洲風光;沙漠中的古城遺址給人壹種歷史變遷的感覺;沙漠探險可以鍛煉體質,磨煉意誌。長期生活在繁華大都市的人,很少體會到西北大漠無邊給人的感覺。黃色的沙丘和沙梁充滿了神秘的寂靜和荒涼,生長著獨特的野生動植物。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生命的禁區,但對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人來說,這是生態系統的另壹種色彩。沙漠也是壹種重要的生態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