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是我的故鄉”濕地生態旅遊城壹期工程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洪湖濕地生態區,洪湖之濱,長江北岸。規劃用地現狀為魚塘、藕田、淤泥灘,以水體為主。
因此,規劃緊扣當前機遇,把握土地利用現狀特點,突出“水”主題,聚焦“濕地”品牌,以“生態濕地”為核心競爭力,在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應用水科學在水上實施高端度假項目,充分挖掘水景觀,豐富濕地水體驗,促進水產業增值,打造集高端休閑度假和公眾休閑遊覽為壹體的濕地生態時尚休閑度假區。“洪湖岸邊是故鄉”濕地生態旅遊城壹期項目定位為區域第壹生態品牌,是壹個良性自循環的復合生態系統——洪湖生態圈1號,具體包括四個層面的發展方向:人與自然的和諧;濕地環境的恢復、保護和發展;低能耗、高效率的低碳經濟;和高效的生態服務功能綜合體。根據這壹發展方向,我們的規劃目標是:
中國·洪湖國際濕地生態休閑度假區的案例延續了上部規劃中該區塊的整體定位。結合案例的區位特點,案例位於洪湖市中心城區西北部的洪湖濕地生態區,緊鄰洪湖。在整體結構上,提出了“連湖開城,分層遞進”的發展模式和“壹體兩翼,隔而不離”的空間格局。
(壹)“連湖開放,分步推進”的發展模式
本案的空間位置決定了其空間價值在於充分發揮“湖城相連”的城市功能。洪湖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將通過空間上的東西景觀生態廊道引入城市;同時,延續城市的功能和空間形態,形成良好的城市展示面。在區域影響方面,本案的規劃開發將推動周邊土地升值,促進區域城市氛圍的蓬勃發展,推動項目運營向城市運營轉變,最大化整合資源創造價值。
對於日益稀缺的濕地資源,將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作為開發建設的前提尤為重要。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和控制來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成為本案的關鍵問題。為了解決這壹問題,本案例從規劃用地的湖與城的關系入手,采取分層漸進的“級聯式”開發模式,控制湖(濕地保護區)附近區域的開發,同時保證新城區(洪湖濕地生態區)附近區域在空間形態和用地性質上與城市主題相呼應,形成由湖向城逐漸發展的空間開發模式, 並在規劃用地北側預留壹個從湖泊到城市的連續的城市公共空間形成。
(二)“壹體兩翼,分而不離”的空間格局1。壹體兩翼
在這種情況下,規劃的土地被視為壹個整體,這使得它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了新城區和洪湖之間的關鍵連接。通過在土地中心規劃反S形的生態水域,空間自然會形成兩側“高端商務”和“生態休閑”的空間格局。
高端商務組團位於規劃地塊西南側,緊鄰洪湖,私密性和景觀效果良好。適合低密度開發項目,主要宣傳生態保護理念,采用科技、節能、環保,是旅遊開發與濕地生態保護的結合點。建成後將成為洪湖旅遊開發與濕地保護成功結合的示範區。
生態休閑組團位於規劃用地的東北部,緊鄰洪湖大堤,是湖區與新城區的良好邊界點。該區域的功能設置既要滿足大眾生態旅遊的需求,又要承擔部分城市功能。因此,項目規劃主要以大眾休閑娛樂設施為主,包括休閑水街、水上音樂廳及配套的遊樂碼頭。
保持距離
在壹體兩翼的結構下,規劃用地合理劃分為高端商務區、生態休閑區、產權酒店區、濕地生態區四大功能區。各區的職能各不相同又互為補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分離。同時,其周圍的其他三個功能區被中心區反S形的“濕地生態區”網絡巧妙地包圍起來,形成了四個功能區的結合點,使相鄰的功能區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從而達到隔而不隔的效果。本案包括金灣河西側2200畝場地和東側130畝場地。規劃充分考慮了兩個遠程站點的景觀形式和功能配置如何相互呼應和連接。在功能上,整個場地分為五個區域,包括1.30畝土地內的高端商務區、生態休閑區、產權酒店區、濕地生態區和配送服務區。各個領域的功能互不相同,相輔相成,相互交錯。空間形態設計采用“島中之島”、“園中之園”、“湖中之湖”、“水中之水”等空間模式,設計語言統壹多樣。
根據當地政府提出的功能要求,規劃需要在2200畝用地範圍內有壹個為重要國賓和高端商務客人服務的高端接待區,以及壹個為普通遊客服務的觀光休閑區。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空間需求。壹方面,高端接待需要壹個安靜優雅的高品質獨立空間,能夠欣賞和品味洪湖美景,相對私密。而大眾遊更多的是對遊客容量和大眾功能的考慮,要求空間的公共性和開放性,讓更多的人置身其中,體驗濱水休閑帶來的樂趣。是壹個比較嘈雜的大眾空間。
因此,本案在空間規劃上,充分考慮了功能區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在地塊中央設置濕地生態區,布局呈倒“S”形,使空間形成兩個組團,即親湖組團和親城組團,每個組團都有獨立的湖城連接點。通過這樣的軟分隔,達到分隔、和諧、靜謐的效果,以滿足不同的功能定位。
在場地設計上,根據規劃用地多為魚塘、藕田的現狀,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基礎上,預留更多的水域空間,減少土方量,突出濕地和水的主題,采用“水在水中”、“湖在湖中”的設計思路,更好地契合洪湖的濕地環境,形成洪湖生態的保護和提升。 並衍生出島的元素形成“島中島”的空間模型,不僅有效。
實現高端接待、群眾享受洪湖濕地的良好願景,最終形成功能分離;景觀、生態、水系、遊覽線路以大空間形式連接在壹起,避免了單獨設置造成的區域自我隔離和生態封閉。在落實當地政府提出的功能要求和滿足上級規劃對本案整體定位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區位和文化主題,按照高端商務區、生態休閑區、產權酒店區、濕地生態區四大功能區的空間分布,對每個功能空間賦予相應的項目內容。從體現湖城聯動的理念出發,規劃了洪湖水、水音樂廳等公共空間,既能貼近城市文化,又能補充城市功能;從生態體驗的角度,在濕地生態區規劃濕地創意園、景區公園等提供公眾休閑和體驗的生態空間;從探索和尋求理想居住模式的角度,我們也規劃了產權酒店(生態別墅);在文化傳承方面,以洪湖傳統紅色旋律為靈魂,規劃了能契合和傳承這壹旋律的金灣酒店、酒店別墅等項目。
洪湖水:洪湖水休閑水街采用新古典主義風格,提取傳統徽派建築符號,通過中國民居建築的基本單元“裏”傳達“生長線”的設計理念。休閑水街內有各種概念店、精致淘寶店、地方風光展示店、特色餐廳等餐飲休閑設施,滿足吃、行、購、娛、休閑體驗的多樣化需求,形成區域內充滿活力的時尚中心。
水上音樂廳:音樂廳位於洪湖水上和金灣酒店之間。它立於水上,呈半島狀延伸入內湖,與新區次幹道隔水相望,有利於形成洪湖新區良好的城市界面,在文化功能上與城市新區形成互補。音樂廳呈鋼珠狀,東西花瓣分別由鈦板和透明玻璃制成。現實與現實的對比相得益彰,就像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壹顆閃閃發光的珍珠。
濕地創意園:位於濕地生態區和整個地塊的西北角。是壹個讓市民熱愛湖泊,體驗大湖視野的綜合性休閑場所。該園以大地藝術的創作和展示為核心,集生態環境、濕地觀光、公眾休閑、藝術體驗於壹體。最西端的湖景廣場是地塊內文化活動的展示場所,也是欣賞五大湖的最佳空間。
風景園林:位於高端商務接待區北側,毗鄰濕地生態觀光區和生態休閑區。具有以濕地生態景觀為背景,以名人、領導留下的題詞為亮點的露天展廳功能。考慮到中長期發展,也可以作為發展的儲備。
產權式酒店:出於高端和私密的需要,產權式酒店選擇了靠近五大湖、遠離大眾遊客的西地塊。每個建築群之間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水面隔開,通過微地形營造背山有水的建築布局,前後院有遊泳池,別墅北側有私人種植園,體現社區農業的時尚理念。南側的陽光露臺通向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和私人碼頭。每棟建築的壹側都有專用的遊泳池,遮擋視線,通過種植設計形成私人空間。在生態方面,別墅采用綠色建築的設計技術和材料,壹平方英寸的土地聚集了太陽能、地源熱泵、雨水收集、中水利用、餐廚垃圾處理、社區農業等先進的生態技術和理念。
金灣大酒店:金灣大酒店位於高端商務區,面向新城區,臨水而建,與洪湖大堤隔水相望,欣賞湖上音樂噴泉,是這壹區域乃至整個園區的核心建築。酒店通過由此衍生的三條軸線,分別與周邊的三個景觀空間相呼應,從而形成視覺焦點,是整個規劃用地的標誌性建築。周邊景觀以緩坡地形為主,小節點序列滿足觀賞和遊樂需求。同時通過孤島布局模式的設計,保證了其相對私密性。
金灣酒店別墅:金灣別墅的設計以島嶼為依托,區域內水系縱橫,便於組織相對獨立的功能群。如有必要,可通過對兩側入口的控制,形成壹個封閉的獨立操作空間。別墅周圍是私人花園,有壹定面積的樹蔭或小橋流水。公園的環境幽雅。隨處可見的竹徑、長廊、疊石的水榭,體現了中國園林的精致。
通過本案項目用地的控制性規劃,將原有的魚塘、淤泥灘等汙染土地改造成為緊扣時代脈搏,集高端休閑度假、大眾休閑遊為壹體的生態濕地時尚休閑度假區。成為縫合洪湖新區(洪湖濕地生態區)和洪湖大湖的良好邊界點;是體現城市文化與濕地自然環境融合的城市生態示範區;是進壹步提升該區域空間品位和城市價值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