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沈繡和惠能兩首詩的描寫心理意義

論沈繡和惠能兩首詩的描寫心理意義

論沈繡和惠能兩首詩的描寫心理意義

孫澤賢

據《壇經》記載,禪宗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602 ~ 675)在東山寺時,為了選拔接班人,召集所有弟子布置了壹個作業,要求每人寫壹首詩,表達自己的禪修經歷。只有沈繡(606 ~ 706)和慧能(638 ~ 713)完成了作業。

漂亮:

我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經常擦拭,不要制造灰塵。

惠能的羅:

菩提樹無樹,明鏡臺非臺。

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

在閱讀了沈繡和慧能的兩首詩後,弘忍終於認可了慧能,並把象征禪宗傳人的衣缽送給了慧能。

後世對這兩首詩的評論很多,有的從宗教角度,有的從哲學角度,有的從歷史角度。我想從另壹個角度來討論這兩首詩的描寫心理意義。

當時,東山寺的和尚們對洪仁給慧能講道感到不解。在每個人的心目中,沈繡自然是最好的接班人。沈繡早年博覽群書,孔孟老莊無所不知。後來出家,受足戒約束。從師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六年,天天砍柴挑水,參禪悟道,事事領先。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很器重,安排他當“教授”,認為“東山之法盡在表演”。就基礎條件而言,慧能和沈繡不是壹個層次的。慧能文化基礎不足,只會聽說,不會讀寫;他到東山寺才八個月,還沒有出家,每天在廚房裏搗飯。僅憑壹句“本來什麽都沒有”,洪仁就把衣缽傳給了惠能。原因是什麽?

原來,古代的宗教話語往往采用“以類比象”的方式,即使用隱喻。佛教中有很多常見的比喻,比如燈、樹、鏡子、太陽、月亮等等。沈繡和慧能的詩歌都圍繞著“鏡子”這壹隱喻展開,用來描述心靈的修煉過程。當時的鏡子都是用青銅制作的,經過打磨,就有了照看壹切的功能。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的時候,就是這種鏡子。

銅鏡是需要打理的,因為鏡子經常會因為氧化形成銹斑,影響打理壹切的功能,必須經常擦拭拋光。沈繡借用這個比喻來說明修行是僧侶的日常工作,必須持之以恒,勤勤懇懇。只有通過“經常擦拭”的努力,才能達到“不使灰塵”的效果。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曾稱贊這首詩,並告訴所有的僧侶仔細研究和理解它。

惠能在詩中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不同版本的《壇經》中有三首惠能寫的詩:

壹個

菩提樹無樹,明鏡臺非臺。

佛性往往是清凈的,哪裏有塵埃。

其次,

?眾生的身體是知識之樹的知識,眾生的心就像壹面明亮的鏡子。

鏡子是幹凈的,哪裏有灰塵?

第三

菩提樹無樹,明鏡臺非臺。

什麽都沒有,哪裏引起灰塵了?

前兩首歌記錄在《壇經·法海本》中,第三首歌記錄在《壇經·慧心本》中。

那麽,這至關重要的第三句話表達了什麽樣的洞見,即“佛性常凈”、“鏡中靜”還是“本無”,導致弘忍將禪師的大位傳給了尚未取得出家證的慧能?

古人常用鏡子來比喻心性修養。銅鏡需要經常擦亮,保持光亮平整,才能看得清楚真實。這無疑是事實,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然而,鏡子除了照看壹切,還有壹個重要的根本屬性,卻被很多人忽略了。鏡子的這種根本性質叫做“學而不納”。鏡子可以看壹切,同時可以清空壹切,讓它不停留在鏡子裏。只有這樣,鏡子才能發揮其正常看待壹切的功能。物來可為鏡,物去則空。這種“學而不收”的空性,才是鏡子的根本屬性。這個根本屬性,就心而言,可以稱之為自性。

中國古代很多作家都對禪感興趣,有著深厚的學識。蘇軾就是其中之壹。他有壹首名為《告別元老院老師》的詩。參議員廖是個愛詩的和尚。壹次見面後,蘇軾寫了壹首詩送別。全詩***28句,其中兩句說:“靜是群動之理,空是容千處之理。”壹“靜”壹“空”是對修心原則的高度概括。“虛有其表,兼收並蓄”說明了“博采眾長,不收並蓄”的必要性。

中國古代學者非常重視體與用的關系,即本體與用的關系。就心性修養而言,學萬物是關於心的使用,學萬物是關於心的本體。只有向別人學習,才能為壹切學習提供根本保證。很明顯,有很多人懂得看待壹切的道理;學而不取的道理是隱蔽的,難以察覺的,很少有人懂。慧能的表述,如“佛性常凈”、“鏡中靜”、“無有”,都是從本體的角度把握心的本質,將這壹重要的頓悟從人的潛意識層面上升到意識層面,確實是對禪修的壹大貢獻。正因為如此,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把禪宗創始人的偉大地位傳給了慧能。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上面的道理,可以更清晰壹些。當然,這裏說的心理學不是馮特的實驗心理學(1832 ~ 1920),而是布倫塔諾的描述心理學(又稱意動心理學)。

首先,有壹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必須習得的,那就是什麽是心理本體論?

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3期,2019,發表了心理學的基礎——李奇微先生的長文——《心理本體論》及對心理學元問題的壹些思考。李奇微先生是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在這篇文章中,他強調闡明心理本體是心理學的基礎,提出心理學研究應註重過程和機制,並指出了布倫塔諾學術思想對闡明心理本體的意義。

什麽是心理本體?在我看來,心理本體論就是意向性流。意向性流動的概念源於布倫塔諾的學術思想。簡而言之,根據布倫塔諾的理論,意向性流動就是意向性不存在,它是外部知覺和內部知覺的統壹。從深層心理學角度看,意向性流動是意識和無意識(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統壹;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意識流是八感(前五感、第六感、後七感、第八雅利安感)的統壹;從道家的觀點來看,意識流是知神和元神的統壹,也是精神的統壹。

意向流有十二個特征:

(1)方向性

(2)流動性

(3)連續性

(4)超亮度。

(5)互動性

(6)建構性。

(7)可控性。

(8)主觀性

(9)不可觀察性

(10)直接了解

(11)不言自明

(12)積分

與本文主題密切相關的是建設性和自明性。

?鏡子的“註視壹切”是對意向性流動的建設性的隱喻。構建什麽?建構概念、關系、情境和圖像。這種建構在意識和無意識中都可以進行;它關系到現在,也關系到過去和未來;既有真知灼見,也有奇思妙想;我們既可以面對現實世界,也可以面對虛幻世界。這個過程是壹個分析、判斷、推理的過程。在中國本土心理學中,建設性屬於認識上帝的功能。

鏡中人的“學而不收”,比喻意識流的自知之明。自明是另壹種與建構性截然不同的認知範式。它不依賴於分析、判斷和推理,而是作為壹個整體直觀地把握,可以立即正確地認識。在中國的本土心理學中,自明屬於元神的功能。

最接近申遠的心理學概念是什麽?提出內在知覺的是布倫塔諾。布倫塔諾說:“內部知覺不僅有壹個特殊的對象,而且還有另壹個獨特的特征,即它是直接的、不含糊的和不證自明的。在我們所有的知覺活動中,只有內在知覺具有這種特征。”

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意向性流動的建構性和自知力是對立統壹的,就像壹棵正在生長的樹——建構性就像樹的地上部分(樹幹、枝葉、果實),自知力就像樹的地下部分(根)。建構主義顯示智慧,自明性顯示智慧。智與慧是人類兩種對立又互補的洞察能力。關於這個問題,我在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上講過,題目是《開發心智資源:智能管理——意向性流動管理四大管理之壹》,可以借鑒。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人們對意向性流動的建設性非常熟悉,但對意向性流動的自我認知卻非常陌生。時至今日,布倫塔諾的內在知覺及其自明性並沒有成為現在的心理學知識。基於建構性的心理學理論和心理治療很多,基於自明性的心理學理論和心理治療很少。正因如此,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留下的心理學寶庫,我們在走進課堂、挖掘整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之所以忽視內感知及其自明性,是因為人們只接受習慣中可以證明的存在,內感知是只能被體驗而不能被證明的存在。正如布倫塔諾所說:“內在知覺的真理根本無法用任何方式證明。然而,它有遠不止證明的東西:它是直接證明。如果有人依靠壹種懷疑主義來攻擊這種理解的終極基礎,他將無法找到建立知識大廈的其他基礎。”

慧能從鏡中學習卻不接受的本性是對人性的隱喻,這對於我們理解意向性流動的不言而喻的本性很有啟發。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另壹個比喻中加深對意向性流動的建構性和自明性之間關系的理解。這個比喻就是算盤。

算盤是中國古代發明的手工計算工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用算盤計算時,有壹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叫做“清算”。所謂清算,就是把每個攤位的珠子都拿走,讓所有的珠子都回到原來的位置,把整個盤子都清空。意識流的建設性就像算盤的計算,自明性就像清算。每壹次操作,都要有清算;不清算,經營就會混亂。

鏡子和算盤只是比喻。意向性流動不言而喻的本質遠比任何隱喻都要深刻和復雜。它的重要作用超乎人們的想象,構成了人們最初的自性。這壹點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因為只有當意向性流動的建設性和自明性成為壹個完整的統壹體,才有正常的精神生活。

禪常指人心,是描述心理學中意向性流動的操作。意識流的建設性源於後天,是壹個熵增的過程;意識流不言而喻的本質源於自然,是壹個熵減的過程。相反,它們相輔相成,形成壹個完整的統壹體。

?而在人的後天精神生活中,意識流的建設性本質是壹種強烈的存在,是壹個“表象-判斷-情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概念、聯系、情境和圖像不斷地被構建,夜以繼日。布倫塔諾將這種情況比作壹條洶湧的河流。"在這條河裏,後浪跟隨前浪,推動前浪."

意向性流動的建設性會導致來自觀念的各種焦慮,這些焦慮往往是有跡可循的,屬於理性範疇。還有壹種焦慮,不屬於理性範疇。這種焦慮源於對意向性流動的自知之明的持續壓抑,構成了壹種莫名其妙的根本焦慮。這種壓抑是如此之深,大象是看不見的,以至於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這種傾向的存在。太乙金花的宗旨用“強奴欺主”“太狂妄”來形容這種傾向。這種傾向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意向性流動的自明性是人類的壹種功能,它會遵循“用之棄之”的規律。在意向性流動的操作中,沒有自明的和諧的建設性就像壹匹脫韁的野馬,會把人的精神生活鎖在概念的洶湧流動中。長期以來,人們並沒有對這種危險的傾向有所警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只解決概念焦慮而忽視根本焦慮,往往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禪宗的宗旨是突破觀念的禁錮,釋放意識流不證自明的本性,即所謂“外教他人,不寫文章,直指人心,視自然為佛。”慧能的貢獻在於把心性修養中普遍被忽視的重大問題上升到意識層面,用五個“何琪”明確指出了自明意識流的重要性:

什麽時期的自性,這種自純;

什麽自性時期,這不是生滅;

什麽時候是自性,就是自足;

什麽時期的自性,這個沒有動搖過;

當妳自性的時候,妳就能生出各種各樣的法。

悟是禪宗最重視的壹個術語。禪宗強調“以清醒的頭腦了解自然”,指的是對自己本性的充分體驗。能夠在這種體驗中達到最高境界,叫做開悟。在禪宗看來,開悟是成佛的重要標誌。

必須明確啟蒙的宗教意義和心理意義是不壹樣的。開悟具有增加神秘感、幫助崇拜、堅定宗教信仰的作用,被視為精神修煉的終點。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啟蒙是對意向性流動的自我認識的充分體驗,是自我認識與建構性完美統壹的標誌,是開發心智資源的重要環節。所以啟蒙不是認識的終點,而是認識的新起點。

圍繞如何覺悟的問題,沈繡和慧能的詩歌體現了不同的主張,形成了北宗和南宗兩種不同的禪法。沈繡的北宗禪法強調“循序漸進的修行”,認為修行是長期的努力,要覺知心源,不致作惡,堅持禁欲,不忘上進,才能自然成就。慧能的南宗禪法,強調“頓悟”,認為“道不需要修”,真如佛性,自性自凈。每個人都有,沒必要向外求,可以練出來不作偽。

老僧徐雲(1840 ~ 1959)曾對這兩種禪法做過中肯的評論。他說:“所以黃梅五祖雖然大贊六祖的‘無’,但還是大贊秀祖的‘常抹’,大贊六祖的‘抹’。

在這裏,徐雲老僧並沒有對兩種禪法進行比較,而是從現實出發,指出了兩種禪法的適用人群。慧能的禪法適合極少數人,少到“壹場浩劫”(佛教的壹場浩劫等於43.2億年)。神奇的禪法適合大多數人,以至於“人人都可以照著它去練。”

有些人沒有上學的資格,不肯勤修,只是喜歡講禪。他們常常隨意猜測慧能語錄的字面意思,在想象中增添空虛,在外面增添神秘,把原本旨在超越概念的禪意生活拉回想象概念的戲劇理論。最終,他們認錯了別人,浪費了時間。老和尚許雲把這種情況稱為“口頭禪”。

許雲老僧,歷經三代,壹生苦修,活了壹百多歲。他是中國近現代第壹和尚。他的話可信度很高。

在法定繼承人方面,慧能接受了五祖弘仁傳下來的衣缽,成為禪宗的第六祖。但就禪宗而言,慧能並沒有繼承五祖東山法,而是自成壹家,對禪修、念佛等禪宗傳統修煉方法完全持否定態度。正是沈繡繼承和發展了東山心法,他的“五方方便門”為禪宗北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個“五方方便門”是禪宗修行的五個重要環節:

(壹)永遠示佛身遠離門,即依照大乘信仰理論示佛身,遠離思想。

?(2)開啟智慧之門,就是按照Hokkekyo的說法開啟智慧之門。

(3)示不可思議門,即根據《維摩詰經》示不可思議法。

(4)了解壹切法的正定性,即根據梵天所問的經書,了解壹切法的正定性。

(5)無分別,即按華嚴經,解脫無障礙。

沈繡的禪法在以洛陽和長安為中心的北方地區廣為流傳,深受信眾擁護。哪裏有講座,哪裏就有集市。當時,皇帝武則天、中宗和宗瑞都邀請沈繡在宮中講學,並給予他們最高的禮遇。沈繡能成為“兩京之主,三代之主”,享壽百歲,且90歲高齡仍能勝任傳道,充分說明了修行帶來的身心益處。

從描述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古代養心的本質是意向性流動的管理。為什麽要管理它?因為意向性流動的建構性具有很強的慣性。這種建構始於表象(對象的呈現),繼之以判斷(是非),同時產生情欲(愛與恨),在情欲的推動下發生新壹輪的“表象-判斷-情欲”過程。這個過程周而復始,日以繼夜,是意向性流量運作的基本程序。這最初是笛卡爾(勒內·笛卡爾,1596 ~ 1650)發現的,但後來逐漸被人們遺忘,布倫塔諾又將其發揚光大。在意識流的運作中,情欲是驅動力。在世俗欲望的驅使下,意識流如波濤洶湧的河流奔流。妳是順流還是逆流,決定了妳人生的結局。古人常說:順從他人,才能成仙。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正因為如此,“禁欲智慧”是佛教三大流派之首。如果沒有“言傳身教”,“決心”和“智慧”只是壹紙空文。“戒”是管理,其中對情欲的管理占有很大比重。當然,意識流的管理不僅管理情欲,還管理判斷力、智慧和信念。同時,對意向流的管理不僅僅是理念,更是實際操作技術。這四種管理是對古代精神修養的壹種描述性心理總結。

中國的傳統文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心理資源,包括禪宗在內的儒、釋、道中的養心術值得我們很好的繼承和發展,讓中國元素不斷加入到心理療愈領域。

《黃帝內經》指出:“得其所欲者,止於壹言;不知道是什麽,沒完沒了。”這裏的“要”是什麽?是切入點。這個突破點就是在本文的語境下,厘清心理學本體——意向性流動及其運行規律。只有抓住這個突破點,才能找到打開中國本土心理學寶庫的鑰匙,才能認識到書有千千萬萬,無非是靈感;修行千門,原本壹家。

當我們談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時,經常會聽到“三教唯心”的說法。這裏的“心”是意向性流動的運作。沈繡曾說:“心是萬聖之源,心是萬惡之主。涅槃永遠是快樂的,由心而生,三界輪回也是由心開始。心是出世之門,心是解脫之門。”這種觀點不僅在內部文化中可以看到,在外部文化中也可以看到。聖經也有這樣的意見:“妳要保守妳的心,勝過保守壹切,因為生命的果子,是從妳的心發出的。最重要的是,保護妳的心,因為它是生命的源泉。”(箴言4: 23)所以古今中外的各種修心,並不神秘。總之,他們都想從管理中獲得利益。所有的身心收益都來自於意向性流動的管理:管理智慧、管理判斷、管理情欲、管理信念。

  • 上一篇:清明上河圖是誰畫的?
  • 下一篇:結婚禮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