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白瓷的歷史演變

白瓷的歷史演變

明代德化白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既不同於唐宋時期的其他地區,也不同於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白瓷。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

(1)瓷器致密,透光性極佳,是唐宋其他地區白瓷所不及的。唐宋北方白瓷用氧化鋁含量高的粘土燒制,粘土含助熔物質少,胎不夠致密,透光性差。而德化白瓷用的是氧化鉀,含量高達6%。燒制後玻璃多了,所以它的瓷體致密,透光度特別好。

(2)從釉色上看,德化白釉為純白釉,而北宋白瓷釉為淡黃色。元明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白瓷,白中略顯青紫,與德化白瓷明顯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不僅與原料的化學成分,尤其是氧化鐵和氧化鈦的含量有關,還與燒結氣氛的性質有關。北方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Tio、Aio含量較高,燒成時使用氧化氣氛,所以瓷器呈現白中帶黃的色調;景德鎮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Fe、Tio、Aio含量適中,燒成時采用還原氣氛,所以瓷器呈現出白藍色調;德化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Feo含量特別高,燒成時氣氛中性,所以德化白瓷在釉色上比唐宋北方白瓷和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白瓷更純凈。從外觀上看,明代德化白瓷光潔,乳白色如凝固的脂肪,燈光下釉中若隱若現粉紅色或乳白色。因此被稱為“豬油白”、“象牙白”、“少女白”。傳到歐洲後,外國人也稱之為“鵝絨白”。直到現在,法國人還把德化窯白瓷稱為“中國白”。白瓷獅子面館第壹爐

(1)視覺面觀察:明初釉面白中略紅,就像東方少女的臉白中帶紅;明代中期,釉色潔白,略帶淡黃,就像壹頭成年大象的牙齒。明末清初的白釉略白,就像豬油凝固時的白。

(2)透視觀察:明初胎色為白中帶粉或肉紅色。明代中期胎色偏紅或偏黃,明末清初胎色偏黃或偏黃。當然,由於作品的厚薄,配料的細微差別,燒制時溫度控制的細微差別,每個時期的顏色都會有所變化。值得註意的是,所有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論其厚度,都應該是透光或透光透視的。如果不透明,那就是假貨。這是判斷德化瓷器真偽的重要依據。

(3)釉亮度觀察:仿釉壹般過於明亮,給人以耀眼的感覺。正品的釉面溫潤無力。

(4)從制作過程觀察:仿制品壹般在灌漿後分段組裝。判斷時要註意,由於註漿成型工藝,器皿內會有瓷漿的流動紋,壹般是垂直的,胎體薄而輕,釉面呈乳白色。用放大鏡觀察,壹般都有氣泡,沒有正品光滑悅目的特征。在同壹個圖案對稱的物體上,形狀往往是壹樣的,就像印刷品壹樣,給人的感覺是太規整,太死板,沒有生氣。正品都是手工揉面堆糊的。壹般揉捏界面都有人工揉捏的痕跡。當仔細觀察同壹圖案的同壹對稱物體的形狀時,通常會有細微的變化。正是這種細微的差別,既體現了作品的真實性,又顯示了其自然性和氣場。

白瓷觀音像

(5)從易損部位觀察:長期收藏真品過程中,如手指、衣紋、珠子、牙齒等。,尤其是嬌嫩脆弱部位經常出現的破碎、破損甚至脫落現象,這些疤痕應該是舊痕。新的仿制品不具備這些特征。判斷正品壹般要掌握以下三個要領:壹是看,方法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易損部位是否有裂痕,接口是否是舊痕。二是聞。方法是將瓷器放在沒有任何異味的器皿中壹段時間,然後在無風、靜止的情況下,在房間或辦公室內,當器皿迅速從器皿中取出時,立即用鼻子嗅碎口等部位。這種方法至少可以證實以下幾個問題:ⅰ。可以判斷斷裂的裂縫用什麽膠黏劑粘合;Ⅱ.根據氣味的強弱,可以判斷骨折口粘接的大致時間;Ⅲ.除了各種粘合劑之外,還可以推斷出可以使用哪些化學品。第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去除口腔中的異味後,輕輕舔壹下物品未上釉的部分。接觸面盡量大,看有沒有異味。壹般每當妳的舌頭感到輕微麻木時,這種物品通常是用酸性化學物質浸泡過的。相傳唐朝開元年間,楊貴妃因其天生麗質,溫柔溫順,極受唐玄宗寵愛。唐玄宗為了討好貴妃,使盡了渾身解數。“紅塵中騎公主笑時,無人知是荔枝”是最著名的典故。

楊貴妃精通旋律,不僅能歌善舞,還是打擊樂大師。有壹天,楊貴妃和玄宗正在飲酒作樂,貴妃不小心打碎了白瓷酒杯,掉在地上發出的聲音是“泠然碎如玉”,她很喜歡。玄宗為了博取美人歡心,特意命人用白瓷作為貴妃享用和招待的擺設。然而,官窯制作的白瓷雖然潔白細膩,但敲擊之聲卻渾啞,令貴妃十分不悅。

玄宗為了用自己的愛換來壹個微笑,下令征集天下能工巧匠,做出能發出清脆委婉聲音的白瓷編鐘者,賞1200元,封為禦瓷窯。三月,聖旨壹出,編了無數件白瓷。雖然都比霜雪白,卻得不到。

這時,壹家瓷窯從福建德化不遠萬裏派人來獻白瓷編鐘,貴妃敲擊白瓷編鐘,“如銀雪,輕盈而堅穩”,“如金振玉之聲”,十分歡喜。玄宗見到心愛的公主欣喜若狂,懸賞1200元,賜禦窯壹枚金印,當時稱為金印好瓷、金印瓷。

德化白瓷也以聲順、白玉聞名於世。德化陶瓷的裝飾藝術精湛,裝飾手法多種多樣。德化陶瓷在繼承和發揚雕刻、刻劃、印花等傳統裝飾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廣泛運用堆花、貼花、刻詩、美言等裝飾技法,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質地純白、雜質少的特點,不施任何色料,創造出各種藝術作品,成為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其裝飾內容多取材於漢族的民間生活,多為人們所喜愛,如梅花、玉蘭花、荷花、八仙、龍鳳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中國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的壹部分。

(1)表征

它用竹簽或箅筆直接在器物的濕坯上雕刻各種裝飾圖案。圖案主要有松鶴、雲龍、花鳥、蘭花、竹石、牡丹等圖案。上釉、燒制後形成釉下暗花,常見於盤子、茶碟的內底或杯、爐、雕像的外壁。其圖案細長,構圖疏朗,技法輕盈凝練,自由奔放。

除了壹般的花卉圖案外,德化窯還經常用鐵刀或竹簽裝飾釉面器皿,並用草書、行書或篆書刻上優美的詩句。詩、句的內容多與器物的使用相結合,如燈銘“劉樹美冬春”、香爐銘“壹柱香”、“風香於萬裏”、“煙飛於古篆書,香潔而美。充分利用德化瓷釉本身潔白如玉的優美質感,將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相結合,集實用性與藝術性於壹體,古樸典雅,頗具特色。

(2)印刷

帶有即時圖案的模具與坯料壹次印刷壓制,脫模後稍加修整粘合制成產品。圖案規格壹致,簡單快捷,可批量生產。印花圖案有正印和負印兩種,以正印為主,圖案豐富多彩。宋代印刷的裝飾圖案既有各種生機勃勃的花卉,也有栩栩如生的鳥和魚。元代印刷的裝飾圖案除了繼承以前的圖案外,以蓮花圖案為主,並增加了“福”、“壽”、“福山壽海”、“於今”等吉祥文字。明代印刷術在繼承宋元印刷術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這壹時期的裝飾紋樣多為饕餮、龍紋、風鳥、扇面、八卦等。

這種技法流行於青銅器的仿制中,如爐、葦、龍等。

(3)堆疊和粘貼

疊貼是德化白瓷常見的傳統裝飾手法,也是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堆花是將毛筆蘸泥,按照壹定的輪廓或脈絡,在坯體的外表面堆砌出圖案;但是,貼花腳被制成所需的部分,例如花、頭等。通過模制或揉捏,修整後,用泥巴粘貼在修補好的胎體上。由於貼花的花紋清晰,堆花的花紋模糊,所以常用於裝飾,裝飾效果如同浮雕,立體感強。其流行的裝飾圖案有:梅花、玉蘭、荷花、竹松、水仙、牡丹、鋪頭、八仙、龍鶴、鹿等。

德化白瓷的裝飾紋樣多為疊貼,尤其是爐、杯、洗、人物、罐、瓶。疊紋貼花與器物造型的巧妙配合,展現了德化窯高超的裝飾技藝。如堆獅子頭、象頭、耳香爐、花瓶、梅花壺、梅花橢圓杯等。特別是梅花堆砌而成的橢圓形杯口邊緣很小,外壁壹側貼著幾朵盛開的梅花,枝葉挺拔,生機盎然;把梅枝和花萼貼在壹邊,襯托幾片葉子;杯底有壹根梅花棒,呈框架狀附著,既起裝飾作用,又作為杯子的腳架;腳架與杯底雖然略有縫隙,但渾然壹體,顯得簡潔莊重。貼壺,壺身直圓柱形,開口很小,有母蓋和公蓋。蓋面貼在拱體上,頭部凸起為紐扣。壺腹飾二結,四爪壺貼壺壁,轉頭向外望,張口吐舌,以供流動;另壹只,頭低尾上,姿態如牛,形態奇妙。雙耳三獸足爐肩飾12變形夔文,近底外圍壁印花瓣狀柵欄。爐底有三個獸臉獸腳,通體施白釉,極富光澤,做工精細,造型新穎古樸典雅。龍燭臺,頂端呈圓盤狀,像盛開的荷葉。圓盤下的柱子用三個獨立的獸面腳連接,龍在柱子周圍疊放。通體繪乳白色釉,造型精美獨特,只有當代窯口才有。這壹時期的裝飾花紋與晶瑩剔透的釉彩交相輝映,各種花卉造型蒼勁優美。

(4)通過雕刻

也稱鏤空,是在物體上畫出圖案,然後用鋒利的刀刻成圖案的裝飾手法之壹。德化早在明代就用於博山復明爐、仿銅香爐、筆筒、花瓶等產品。香爐主要用於蓋子的花紋部分,用它裝飾的花草留下線條,中間雕成孔洞。博山香爐也是用精美的石頭雕刻而成。在爐中燒香時,壹縷縷青煙從洞中冒出,彌漫空中,香氣升騰。整個筆筒由交叉的花朵組成,除花朵、枝葉外全部鏤空,成為明代象牙白瓷器的特色產品。自清代以來,博山香爐、八卦香爐和獅子香爐的裝飾仍然是通過雕刻制成的。

  • 上一篇:電子信用證的簽發日期
  • 下一篇:礦產資源管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