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2.2 夏商周建築

2.2 夏商周建築

夏商周時代

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大約1000年世界。

與歐洲文明的對比

兩河流域的山嶽臺

埃及金字塔

克裏特文明,希臘文明差不多同時期

夏王朝

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王朝,夏文明與大洪水有聯系,夏無遺跡,二裏頭是否為夏的城市仍存疑。

二裏頭遺址

時間是和夏代重疊。

青銅器,青銅鼎,青銅爵——禮器

二裏頭兩組建築遺址:圍合起來的廊院和壹棟大房子

山東城子崖遺址

時間上屬於夏時期。

建築在夯土平臺,整個地面都是處理過,夯築過,建築庭院都建在上面

450*390 見方的城墻,夯土城墻。

公元前?

安陽殷墟遺址

重要的商代遺跡,1926年發現,世界遺產名錄。

大量甲骨:占蔔的蔔辭,事件的記載

青銅器:國之重器後母戊鼎

宮殿宗廟

大量墓葬,商代王族墓葬(等級高,巨大的鼎,大量人殉)。

建築形態:

? 殷人重屋:兩層屋頂

?四阿重屋:四坡頂

?宮墻文畫:壁畫

?錦繡被堂:使用大量織物

?殷紂作瓊室:漂亮的石材建造房屋

?立玉門:玉石作門

河南偃師商城:

建築形態:

規模小於殷墟。

三層城墻出現,此傳統壹直延續到明清的紫禁城(紫禁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是內城,呢內城外是前門外頭到永定門的外城,壹層壹層城墻套在壹起。)。

雖然夏商時期的建築不復存在,但是從遺物中可以推測他的發展程度。

蕭城臺西村聚落遺址

河北出土的商代中期聚落,平面可見房子之間的關系,已經很像現代村落,和半坡時代有了明顯變化。

夏商時期建設技術和藝術的發展:

定向技術 ,用水找平地面,日影確定方位。

建築基礎 處理,柱礎做法,有新的方法。——具有壹定的抗震功能。

? 二裏頭:表層土挖掉,露出原生生土,夯築,填土,夯實,建房子;夯層下面三層鵝卵石加固。

商代:柱礎下面墊石頭,石頭上面鋪銅板,銅板上面放柱子。

木骨泥墻 為主。

排水設施 ,陶管。

周代建築

春秋戰國時期

人口增長快,農業進步,手工業發達。

思想和藝術有長足的進步。

魯國:方五裏的城市,考古確定方七裏。

魯國遺跡

方七裏,呈矩形,宮城在城市中央,相對較高位置。

齊國臨淄

春秋戰國時期,七萬戶的城市,如果按照春秋時期男丁參軍的制度,臨淄城可以有21萬大軍。

繁華,娛樂活動多。“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走雞鬥狗博踏鞠者。”,“摩肩接踵”來源。

臨淄城分為兩大塊,壹塊是西南角的小城宮城,壹塊是後面的大城,民眾居住的地方。

長城

春秋戰國的長城是國家之間的墻,是各國邊界的城。春秋戰國的長城已經可以連成壹條線,為了秦代長城創造基礎。因地取材,有夯土的,也有石頭堆疊或者片石砌築的。

齊長城防禦對象是楚國和吳國

楚長城防禦對象是秦國、魏國和韓國。

山東齊長城

周代的建築

沒有真實建築留存,銅器、文物雕飾猜測當時的建築。

1983年在河北出土兆域圖。銅板上用金線和銀線錯出壹幅平面地圖——中山王和王後陵墓群的平面。

根據兆域圖,高臺建築。

陜西岐山扶風縣鳳雛村西周建築遺址

陜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質發掘簡報/view/3b43809bf61fb7360b4c65f6.html

與二裏頭建築宮殿很不相同,兩進的合院。

中間是主堂,兩側有圍合的廂房。

軸線中心對稱,對著中軸線門口有壹個影壁。

——中國合院建築的特征。

周代建築特征

城市形態 :大小城制度

建築形態 :高臺建築類型普遍出現、軸線規劃的思想

等級制度 :最基本要尊崇的原則

鬥拱使用 :開始出現

磚的使用 :戰國磚量大,尺寸有規律

瓦的使用 :春秋時仍不普遍,戰國時瓦的尺寸壹般都很大

工匠 :魯班

  • 上一篇:電商模式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什麽?
  • 下一篇:禮器的哲學意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