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五千年來的編輯簡介

五千年來的編輯簡介

林漢達先生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從事研究和寫作,作品豐富,影響深遠。

教育類別

對傳統教育的挑戰

西方教育史演講

文本改革類別:

中國拼音文字的出路

漢語拼音字符的排列

流行的歷史讀物

東周故事新編

《漢書前後故事新編》

三國故事

上下五千年(與曹合著)

不怕死的太師

外語教材

高中英語標準讀本(1951新編,解放前中華書局出版)

《初中英語標準讀本》(解放後新編,解放前出版,1953秋季修訂)由中華書局出版。

行動

我找到壹篇他的壹個學生回憶他的文章。看完之後發現這個人真的是民國文人的性格。

記得有壹次他講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個口號時,發出壹聲嘆息。他說這三個口號很漂亮,但是在中國還是行不通。中國仍由大地主大官僚的大資產階級統治,帝國主義是“太上皇”,稱為“中華民國”。普通人連基本人權都沒有,更別說其他政治權利了。

他邀請陶行知、鄧初民、簡伯贊、胡自應、李等民主人士和民主教授來校講學。他們幾乎都在談論同壹個主題:只有政治民主化,教育事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只有停止內戰,恢復和平,讓人民安居樂業,教育才有光明的前途;大學生不應該埋頭學習,而應該走出學校,加入爭取民主的運動。

在上海北站廣場舉行的送各界和平代表到南京請願的會議上,他說:“中國沒有人想打內戰。中國的主權屬於全國人民,政府官員只是主人的仆人。但今天不是主人掌權,而是仆人掌權。我們想恢復主人的力量。我們的代表要告訴仆人們立刻放下武器。我們不能讓仆人把主權交給外國人。現在我們的代表要去南京請願。如果不成功,我們就第二次去全上海人民。我們必須走著去實現我們的目標!”

1946下半年以來,國民黨反動派對漢達師的迫害愈演愈烈。敵人說他拿了* * *制作方的津貼去宣傳;學校當局也開始散布流言蜚語,目的是把這位受歡迎的教授排擠出學校。漢達師光明磊落,面對逆流而浪,壹笑置之。他來學校的次數少了,壹部分是因為社交活動繁忙,壹部分是為了避免特務的糾纏。我們在學校見不到他,就更多的去他住處咨詢。他的家在建國中路的壹個胡同裏。兩個房間住了八九個人。中外書堆得到處都是,空間不大。在這個空檔,經常會有滿滿的來訪者來找他咨詢,和他討論問題。這是他在《失房明》這首詩裏寫的:雖然屋漏偏逢連夜雨,但我們之間沒有丁白。不是工作人員就是老師或者學生。無論是民國老人還是先進文化。我們無所不談:從教育到政治,從天文到月經;從戲劇到屈伸,從甲骨到壯丁。砰的壹聲,水漏到了我的頭頂...在詩中,作者還憤怒地斥責:“還有人瞎說我被‘收買’了。當然有‘背景’,……”然而,所有出入他的‘漏雨之室’的人,都能從這個平凡的客廳裏,汲取到豐富的思想營養和無窮的戰鬥力,感受到壹個睿智的老師和好朋友的溫暖。曹說:“解放前我在大學中文系學習,但我十幾歲時就開始學習古代漢語。我小的時候,城裏的小學就已經用上了新的國家語文課本。但我去了鄉下的私立學校。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老師還教了壹些古詩和散文。我的父親,北大中文系早期畢業生,是壹個桀驁不馴的知識分子,不善於管理學生。

。他認為自己無能,大部分是被儒家思想誤導,所以不想讓孩子再讀書了,尤其不贊成讀文科。我的兄弟們都很早就找到了工作;我父親很少過問我的學習。但他熱愛詩歌,經常喜歡在孩子面前朗誦詩歌,抑揚頓挫,韻味十足。這種吟誦自然對我年輕時對詩歌的熱愛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後來在哥哥的幫助下,我去了上海,進了壹所高中。看了壹本普通話教材,接觸古代漢語比較少。

13歲,剛上完初中壹年級。因為哥哥失業,在上海得不到任何資助,我只好輟學回老家。老家在山村,看不到新鮮的報紙和書籍。家裏的書大多是被章魚吃掉的線裝書,成了童年唯壹的精神食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開始自學古籍。

我自學古籍,從《論語》《孟子》開始。這並不是因為它們是儒家經典,主要是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接觸過這兩本書,覺得它們在古籍中比較簡單易懂。我用的是朱的《四書集註》。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看筆記就能大致理解課文的意思,如果實在看不懂可以跳過。我給自己定了個規矩,每天看三四頁,在疏通了文意之後再反復看。學了壹年,居然把《倫》、《孟》通讀壹遍,全部背下來。後來,我花了壹年左右的時間自學了《左傳》、《史記》和《詩經》的民族風格和小半部分的壹些內容。

少年時,理解力有限,但記憶力特別強。從背誦來看,這個時期收益最高。我當時背的書,不僅在中學或者大學的時候沒有忘記,甚至四五十年後,基本都能背出來。當我遇到像孔子和石雲這樣的引語時,我大多數人都能記住它的出處。有些內容,因為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可能壹時理解不了,但後來重新接觸,可以起到重溫老朋友的新作用。

熟悉幾本古書對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主要是掌握壹些古漢語中常用的詞語和句型。我當時沒有學語法,但是通過熟讀,不知不覺掌握了壹些古代漢語的語法規則。比如我看過“我知我夫,不患人不知”(見《論語》)這句話,感覺很習慣。至於古漢語語法中否定句賓語(代詞)可以先於動詞的規則,我是後來才知道的。還有,我知道壹些文字訓詁的道理。例如,學習的時候,朱的《筆記》說:學習,鳥兒飛翔。學無止境,如幾鳥飛。這樣,Xi的本義和引申義就壹起解釋清楚了,非常生動,令人記憶深刻。壹般《論衡》和《孟》中的意思都是較早的,也常常是較晚的。讀了《倫》和《孟》,我覺得讀唐宋散文並沒有多大困難。

現在看到有些同學最頭疼的就是背文言文,把它當成苦差。但我小時候不僅沒有覺得苦,反而讀起來還有點樂趣。大概有兩個原因:第壹,我覺得我看的書內容不枯燥。以《論語》為例,有些章節頗有文采。比如孔子白天睡覺被宰,大為惱火,罵他朽木不可雕,糞墻不可雕。這個故事很生動。當時覺得孔子對學生要求很嚴,責備太多,印象很深。再比如看《左傳》和《史記》,主要看壹些有情節的文章。像《大學》《中庸》,我雖然背了,但是因為缺乏情節,說教簡單,所以沒那麽喜歡。第二,無論是倫、孟還是後來的雜文,都比較註重修辭,句子比較平仄,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背誦和記憶。多讀幾遍壹些排比句和排比句。只要前面的句子有提示,後面的句子就容易記住,不需要死記硬背。根據我的經驗,背古文不能死記硬背斷句,要從從句意義和修辭兩方面來讀。

除了上面提到的古籍,這期間我還通讀了流行的《古詩精選》、《古詩觀》、《唐詩三百首》。當時還看到壹個文言文讀本,文字對比,白話文翻譯很差。我自學文言文,從不依賴翻譯書。如果讀中國古代文學的觀點,我覺得看看吳楚材和吳調侯自己的評論就夠了。而且我也意識到,從培養讀古文能力的角度來說,用文言文的註釋(壹般來說比較淺顯)來理解古文,比讀譯本要好。"

  • 上一篇:林珍奇電視劇情節簡介
  • 下一篇:社交活動十二生肖大課教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