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蘇丹草是高粱的壹年生草。主要用途也是切莖葉做青飼料,適口性也不錯。草食性魚類的飼料系數為19 ~ 28。據筆者試驗,蘇丹草產量較高,可達150 ~ 225噸/公頃。長江流域的播種期是5月。直播,每公頃45 ~ 60公斤種子。播種後灑水。蘇丹草再生能力更強,更耐切割。第壹次刈割要早,草長到50 ~ 60厘米高時就可以刈割,可以促進分蘗。以後80 cm左右高的時候刈草比較好,利用率可以達到100%。切割時離地5厘米左右。6月上旬至10上旬生長迅速,水肥適宜。每10 ~ 15天可割壹次,平均每公頃日產量超過1500公斤。種子植物必須有100天以上的生長期,前期可割10 ~ 2次,但會影響。165438+10月初收獲種子。每公頃收獲約4500公斤種子。
(3)象草是狼尾草屬多年生草。切莖葉做青飼料,草食性魚類的飼料系數為30 ~ 40,對魚類的適口性不如蘇丹草。各生長期割草產量為225 ~ 450噸/公頃。象草原產非洲,需要高溫。它在12 ~ 14℃開始生長,在25 ~ 35℃生長最快。所以象草在廣東、廣西、福建分布很廣,壹般在3-4月份割。割前翻整塊地,開壹條溝,溝寬20厘米,兩條溝中心距40厘米。選擇生長期大於100天的健壯結實的莖幹,每三段切壹段,斜放在溝裏。近根端必須向下,近梢端必須向上,不能顛倒。然後蓋上土,在地上留壹段,讓它發芽。植物之間的間距是30厘米。扡插後每天灑水,發芽5 ~ 6天後停止澆水。刈割後當年產量低(22.5噸/公頃),第二年至第五年為高產階段,生長期為每年3-6月,65438+2月,其中4-6月生長旺盛,水肥有保障,每15天刈割壹次。平均每公頃日產量可達1800 ~ 2250公斤。切割高度以80 ~ 100 cm為宜,草食性魚類可以充分利用。第六年產量開始下降,需要再次減產。
(4)雜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和紫花狼尾草雜交而成。用它的莖葉養草食魚,飼料系數25 ~ 30,魚的適口性不如蘇丹草。扡插產量為195 ~ 300噸/公頃。喜歡溫暖濕潤,能抗輕霜,但0℃以下會凍死,長江流域無法自然越冬。雜交植物可以得到種子。目前采用雜交壹代進行無性繁殖比較好。種植采用切莖法和劈根法。飼養方法:第壹步,保護物種越冬。初霜前,選擇生長期大於100天的健壯結實的莖幹作為種莖,從植株基部切下,剪去枝梢頂部,去掉吊葉備用。也可以在6月5438+2月停止生長前,挖全根,只留莖基部5 cm左右,其余剪掉。冬天保暖的方法很多,薄膜大棚的效果最好。根據物種數量,可以做成溫室,也可以做成棚子。這種方法既能保護冬季的物種,又能繁殖,幼苗能在第二年提早生長和分蘗。具體做法是在溫室內翻地,將備用種莖切成12 ~ 13 cm長的小段,每段有壹個莖節,偏向1/3的下端,將種莖的下端垂直插入土中,使莖節在土下3 ~ 3.5 cm,上下兩端不能顛倒。如果根用於越冬,所有的根都種在土裏,剩下的基部莖裸露在土裏。株距約為10厘米。莖和種子在土壤中生根後,要澆水,然後保持溫室溫暖濕潤。如果只是為了越冬,儲藏溫度要保持在5 ~ 10℃,溫度過高要適當通風降溫。冬天也可以采用埋種子的方法。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挖壹個淺坑,把種莖擺放整齊,覆土厚度約40厘米,氣溫低時加厚,使坑內溫度保持在7℃左右。第二步是移植。5月初氣溫達到65438±05℃時即可移栽。先翻整土地,施足基肥。如果采用分根法,將越冬根切掉,使每根有1 ~ 2個芽。不要剪芽。大田種植方法可參照上述越冬法,但株行距約為40 ~ 45厘米。溫室發芽長苗的莖段可按上述株距直接移栽。如果采用埋坑法越冬,則按照上述越冬莖段的方法將種莖切成段。選擇莖芽突出的莖段,老莖段越低,成活率越高。將選定的莖段垂直插入土壤中,用土壤覆蓋莖段約6 cm。株距同上。移栽後要澆透水。長江流域6月初開始刈割,刈割高度以80 ~ 100 cm為宜。6、7月生長最快,水肥適宜,每10 ~ 15天刈割壹次。6-6月可砍8 ~ 10次。6月5438+10月氣溫降至20℃以下時,生長逐漸減緩,6月5438+2月中下旬停止。以上四種草產量高,對肥料要求高。必須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比如用糞肥的話,每公頃要施10500 ~ 15000斤或600噸鮮塘泥(厚約3厘米)。每公頃缺磷土壤施過磷酸鈣約225 ~ 300公斤,與有機肥壹起翻耕入土。割草期每1 ~ 2次追肥1次,使用稀釋的動物糞便和塘泥,少施或不施化肥。作者發現化肥會降低蘇丹草的抗病性。如果施化肥,建議每次每公頃施硫酸銨225公斤左右,結合中耕疏松土壤,把化肥埋在土裏。四草長勢旺盛,雜草少,但也需要中耕除草。割草壹兩次後中耕1次,同時培養根系。如果用塘泥覆蓋作為基肥,壹般不會有雜草,也不需要中耕。幹旱時需要灌溉,尤其是蘇丹草、象草和雜交狼尾草。四種牧草病蟲害少。如遇幹旱、灌溉不及時或缺肥,偶爾發生嚴重病蟲害時,應根據病蟲害情況選擇低毒低殘留藥物,施藥後半個月或雨後刈割,以免毒魚。
(5)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牧草,播種後可連續利用3 ~ 5年,甚至10年以上。紫花苜蓿主要用於切割莖葉飼養草食性魚類,但對魚類的適口性略差於黑麥草和蘇丹草。飼料系數25 ~ 30,紫花苜蓿還可以做魚塘綠肥。在管理良好的條件下,每個生長期的刈割青飼料產量達到75000 ~ 90000公斤/公頃。紫花苜蓿品質較好,初花期莖葉粗蛋白含量達21.12%,蕾期較高。葉的粗蛋白含量比莖高1 ~ 1.5倍。紫花苜蓿適應性廣,抗寒性強,耐-20℃低溫,有壹定的耐鹽堿能力。它們大部分分布在中國北方。近年來,沿黃河鹽堿窪地挖塘提田,種在梯田上,既提供了青飼料,又改造了鹽堿地。長江以南壹些省市的綜合魚場也有種植。播種時間可在春、夏、秋三季,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土壤墑情和留茬安排而定。為了當年割草,最好春天播種。每公頃播種量為11.25 ~ 15公斤。由於種子小而少,可以摻入適量的細沙作為填充物,保證播種量準確,播種均勻。因為種子小,表層土壤強度弱,所以需要淺播,深度2 ~ 3 cm。行距15cm,播種後會稍壓。由於種子小,生長慢,容易被雜草侵入,所以要加強苗期管理。第壹次刈割時間壹般在5月初的現蕾期,此時蛋白質含量最高,粗纖維最低。30天剪壹次。最後壹次應該是停止生長前壹個月到壹個半月,否則會影響第二年產量。采種植物不在春季收割,而是在6月中下旬收割。每公頃種子產量約375公斤。每次割草後立即灌水,立即灌水的幹物質含量高於割草後10天灌水的幹物質含量。冬前灌壹次凍水,可使紫花苜蓿越冬良好,提前返青,生長旺盛,增產10% ~ 20%。雨水過多時,我們應該防止內澇。紫花苜蓿雖然能固氮,但由於利用時間長,刈割次數多,仍需適當施肥。播種前要用牲畜糞便或塘泥作基肥,每年冬春季也要施壹次。磷鉀肥配施能提高紫花苜蓿的產量和品質。
主要陸生牧草營養成分表
(6)紅車軸草和紅三葉,又分別稱為白三葉和紅三葉,也是豆科多年生優質禾草,可利用3-5年。主要用途也是利用莖葉飼養草食性魚類,飼料系數25 ~ 30,略差於黑麥草和蘇丹草,但好於紫花苜蓿;也可以作為魚塘的綠肥。經常飼餵白三葉的莖葉,對魚類病毒和細菌有壹定的預防作用。紅三葉和紅三葉比紫花苜蓿適應性更強,從東北到部分省、直轄市和西南地區均可種植。其青飼料產量為60000 ~ 90000公斤/公頃。播種期、播種量、播種方式、刈割時間與紫花苜蓿相似。紅三葉在夏季高溫下生長緩慢,甚至葉子也會幹枯,所以要經常澆水,既要灌溉,又要降溫。
(7)抱莖小苦蕒,又名大白菜,菊科。適應性廣,耐寒耐熱,從兩廣到東北都可以種植,特別是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基生葉是魚和家畜的極好的綠色飼料之壹。從營養成分來說,魚的適口性好,養殖1和2歲的魚比較好。草食性魚類的抱莖小苦蕒飼料系數為30 ~ 35。播種時間多在3-5月,南方較早。播種方式可以是直播、苗移栽或苗間移栽,壹般采用直播。播種移栽要提前壹個月,苗床覆膜育苗,待有4 ~ 5片真葉時移栽。抱莖小苦蕒的種子小而輕,表層土壤強度弱。播種前,土壤要平整細膩,要濕潤。條播皆可,播種深度2 ~ 3 cm,每公頃播種量11.25 ~ 15 kg。6-7月旺盛期,7月底增長放緩。5月份,植株高度達到30 ~ 40厘米時,長江流域將陸續開始割草,留茬高度3 ~ 5厘米,第壹次割草後每隔25 ~ 30天即可割草。生長期每公頃扡插產量達到75000 ~ 112500公斤/公頃,最高可達150000公斤/公頃以上。抱莖小苦蕒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排灌良好、有機質多的肥沃土壤更好。播種前施足畜禽糞便基肥或塘泥,每次割草後追施畜禽糞便水或速效氮肥,用魚塘肥水澆灌。種子從九月到六月成熟。壹般青飼料刈割2 ~ 3次後留種,即8月份停止刈割。刈割2 ~ 3次,青飼料和種子產量較高。每公頃大約可以收獲750公斤的種子。種子正在陸續成熟,應該分批收割。
(8)聚合草是壹種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適應性廣,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寒性強。見營養成分。可以割掉叢生的葉子來養草食性的魚,但是因為葉子上的剛毛比較密,所以魚的適口性比較差。如果用青飼料切碎機或者人工切碎,養魚效果還是挺好的。草食性魚類的飼料系數為40 ~ 45。如果用打漿機打草漿,可以養濾雜食魚。繁殖方式有分株繁殖、根插繁殖和莖插繁殖,以根插繁殖為主。具體做法:將粗細不同的根切成4 ~ 7厘米長的根段,壹般發育良好的壹年生根可切60 ~ 70根。然後,在準備好的苗床上挖淺溝。把根段放進去,用土蓋3 ~ 4厘米。註意澆水松土,25天左右出苗,30 ~ 40天即可移栽,苗高15 ~ 20 cm。株距、行距為40 cm× 60 cm,每公頃保苗2.7萬株為宜。種植後澆水,過幾天再給幼苗澆水。繁殖季節從4月到8月,但早春更好。聚合草的育苗期主要依靠根段本身的營養,不需要施肥。移植前要施足底肥。3月氣溫7 ~ 10℃時聚合草變綠,6 ~ 8月生長旺盛。早春種植只能刈割2 ~ 3次。每公頃產量112500 ~ 135000公斤,第壹年後每年4月份割。壹年可割4 ~ 5次,每公頃可達150000 ~ 187500斤,最高可達225000斤以上。割草時留茬5 ~ 6 cm。聚合草對水肥要求高,每年返青前或割草後施腐熟的動物糞便、塘泥或速效氮肥。幹旱時經常澆水,雨季時排水。
綜合魚場常見的青飼料有常見的蔬菜、白菜、空心菜等,也是草食性魚類的適宜飼料,飼料系數為40 ~ 45。如果前兩個菜用青飼料切碎機切碎,菜梗還可以讓魚吃,提高了利用率,否則要花人力把吃剩的菜梗去掉。這兩種蔬菜根據魚類的攝食需要,每年可種植3-5茬,每茬每公頃可產3-6萬公斤。播種方式為育苗移栽或間苗移栽,每公頃11.25 ~ 30公斤種子。很多綜合養魚場也種大豆,主要用來磨豆漿,栽培夏花。每5斤大豆可以磨成漿,培育出萬尾夏花。大豆油或浸泡大豆後的豆餅常直接用來餵魚、蟹、蝦、龜等。,進料系數約為3。或制成顆粒飼料飼養上述水產品。谷物大麥、小麥、玉米和高粱也是許多養魚場種植的飼料。這些谷物的種子和幼苗也是魚的美味飼料。它們的再生能力不如上述禾草,刈割量低。雖然養魚用的種子的飼料系數遠低於禾草,但同樣面積生產的谷物和禾草用於養魚,魚的產量可遠小於禾草。比如每公頃6000公斤小麥只能產1500 ~ 1950公斤草食性魚類,而每公頃90000公斤黑麥草能產4500多公斤草食性魚類,增加了2.3 ~ 3倍。所以就經濟效益而言,種糧養魚遠不如種草養魚。還有壹些養魚場,種紅薯、南瓜,把嫩紅薯藤葉、南瓜葉切碎,養草食魚、蟹、蝦、龜。紅薯和南瓜煮熟後,可以直接飼餵,也可以與其他飼料混合,這樣可以飼養多種魚類和其他水產品。用作綠肥的還有紫雲英、蠶豆和青苗。與上述作物相比,黑麥草與蘇丹草或雜交狼尾草的輪作是目前最常見也是效益最好的。在廣東等南方省份,種植象草和冬季蔬菜的效益更好。因為它們不僅產量高、品質好、管理方便,而且它們的割草產量的變化趨勢與魚類攝食量的變化趨勢是壹致的。
黑麥草和蘇丹草的產量變化與魚類攝食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農業出版社《自然資源保護》。